-
公开(公告)号:CN119581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3373.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控制棒布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177堆芯压水堆的控制棒束分组布置及其束内布置方法,在保证堆芯安全的前提下,增强控制棒的调节控制能力,满足各类负荷变化的控制要求。该束内布置方法,将4根强吸收体棒分别布置在所述栅阵内坐标(4,4)的位置及其绕仪表管栅元旋转90°、180°、270°的位置;该分组布置方法在177组燃料组件的堆芯中分为T棒组、S棒组和AO棒组布置控制棒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在保证堆芯安全的前提下,增强控制棒的调节控制能力,满足各类负荷变化的控制要求。在指定的强吸收体、弱吸收体数量配比下,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能力强,对局部功率分布扰动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2674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1583867.0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换料长周期燃料管理方法,平衡循环每次换料采用超过5%富集度的新燃料组件,每次换料的新燃料组件数量小于等于所述堆芯组件数的1/2;平衡循环为24个月换料周期。通过采用超过5%富集度的新燃料组件换料,且每次换料组件的数量均不超过堆芯组件数的1/2,可以有效提高燃料经济性,实现燃料经济性好的24个月换料周期的燃料管理方法,实现针对于大型核电厂的各种堆型的压水堆24个月换料方式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22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1294883.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钆富集的压水堆堆芯长循环换料装载方法,涉及燃料管理领域,解决了长燃料循环的压水堆堆芯装载问题。本发明包括在堆芯中应用氧化钆作为可燃毒物;对氧化钆中钆的同位素进行纯化、富集;调整载钆燃料棒中氧化钆的质量分数;调整载钆燃料棒中U‑235的富集度;调整过渡循环与平衡循环为低泄漏堆芯装载模式;对燃料组件在轴向设置分区,在端部不设置可燃毒物,抑制堆芯轴向功率分布振荡。本发明能够满足18~24个月乃至更长换料周期的燃料管理策略,相同的循环长度下新燃料组件数目降低,卸料燃耗加深,提高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降低运行最大硼浓度,减轻系统运行压力,确保堆芯慢化剂负反馈特性;同时更好地展平功率分布,使反应性更为平稳地释放,含钆芯块导热性能较目前设计增强,从设计上提升安全性与燃料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59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0841.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堆芯18个月循环长度的装载方法,解决目前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不能直接实现堆芯燃料18个月长周期换料的目标,电厂运行的可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压水堆堆芯由177组燃料组件组成,按照U‑235的富集度不同,燃料组件分为2.4%、3.1%和3.9%三区,首循环的装载采用高泄漏模式,所述燃料组件加入载钆燃料棒作为可燃毒物,所述载钆燃料棒中包含UO2‑Gd2O3燃料芯块,第二循环到平衡循环的装载:每次装入72组新燃料组件,新燃料组件中U‑235的富集度为4.45%或4.95%,所述新燃料组件采用钆可燃毒物,UO2‑Gd2O3燃料芯块中U‑235富集度为2.5%,第二循环到平衡循环的装载采用低泄漏模式,到第五循环达到平衡装载。本发明具有直接实现18个月长周期换料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4588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1214357.X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负荷跟踪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两套相对独立的控制棒组用于核反应堆的反应性和轴向功率偏移功率控制;两套控制棒组分别为T棒组和K棒组,其中,K棒组由多束黑棒组成,T棒组包括多束灰棒和黑棒;在核反应堆的基负荷运行期间,仅有K棒组插入堆芯,且K棒组的插入深度大于或等于咬量加上24步;在核反应堆的负荷跟踪运行期间,所述T棒组和K棒组均插入堆芯中。该方法在基负荷运行期间只需要一组控制棒插入堆芯,该方法避免了基负荷运行时过多控制棒插入堆芯所导致的燃料燃耗不均匀、控制棒注量升高、控制棒吸收体燃耗较多、控制棒驱动机构负荷增大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4588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14357.X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负荷跟踪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两套相对独立的控制棒组用于核反应堆的反应性和轴向功率偏移功率控制;两套控制棒组分别为T棒组和K棒组,其中,K棒组由多束黑棒组成,T棒组包括多束灰棒和黑棒;在核反应堆的基负荷运行期间,仅有K棒组插入堆芯,且K棒组的插入深度大于或等于咬量加上24步;在核反应堆的负荷跟踪运行期间,所述T棒组和K棒组均插入堆芯中。该方法在基负荷运行期间只需要一组控制棒插入堆芯,该方法避免了基负荷运行时过多控制棒插入堆芯所导致的燃料燃耗不均匀、控制棒注量升高、控制棒吸收体燃耗较多、控制棒驱动机构负荷增大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6430.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水反应堆的177Lu辐照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Lu2O3粉末封装在靶件盒中,密封处理,将靶件盒储存在跑兔系统在堆芯外部的储存罐中;步骤2:在压水反应堆运行期间,将靶件盒通过跑兔系统运输到堆芯内部;步骤3:靶件盒在中心仪表管轴向中部位置接受中子辐照,176Lu反应生成177Lu;步骤4:靶件盒中176Lu辐照产生的177Lu达到设计的饱和比活度时,将靶件盒运输到堆芯外部的辐照后靶件储存罐中;步骤5:在压水反应堆运行期间,重复步骤2~步骤4,直到反应堆停堆。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分析可控制靶件盒单次辐照时间,从而实现在压水堆单个换料周期内辐照多个靶件盒,大幅提高177Lu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1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81808.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 G21C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为了减小或消除核电反应堆无源启动时的盲区范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无源启动装置及反应堆无源启动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于堆外探测孔道中的探测器及在反应堆的压力容器与吊篮之间的下降段冷却剂层中设置的中子通道箱,中子通道箱靠近堆外的探测器处;中子通道箱为空心通道时,反应堆无源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堆启动过程中,保持中子通道箱内充有高压气体,并保持中子通道箱内不流通冷却剂,吊篮和压力容器间其他区域仍流通冷却剂;在反应堆临界启动完成后,向中子通道箱内注入冷却剂;本发明消除首循环反应堆达临界启动过程中临界监测盲区,实现首循环反应堆无盲区无源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2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1582185.8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24个月换料周期燃料装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压水堆堆芯由177个燃料组件构成,堆芯的首循环采用24个月换料策略,堆芯从第二循环开始至平衡循环的各个循环的每次换料均采用两种超过5%U‑235富集度的新燃料组件。从首循环即采用24个月换料策略,在过渡循环和平衡循环中每次换料通过采用两种超过5%U‑235富集度的新燃料组件,可以快速实现首循环、过渡循环和平衡循环的循环长度均达到24个月长周期换料设计需求,降低平均燃料成本,提高平均批卸料燃耗,具有极高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1518651.6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硼控调峰方法及系统,采用硼控调峰运行的模式,在保证应有的安全裕量和调峰能力前提下,取消用于控制反应堆功率的控制棒组,仅设置控制轴向功率偏差的R棒组和停堆棒组的棒组,减少控制棒组数量,降低核电建造成本,由于采用硼控调峰模式,使得堆芯功率分布的扰动变小,提升了安全裕量,提高了核电厂的额定功率,增加了核电厂的发电量,提高了核电厂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降成本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