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翻板式止水闸门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21976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43871.7

    申请日:2015-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6B9/00 E06B2009/007

    Abstract: 一种地埋翻板式止水闸门,包括闸门门框、止水闸门板、与止水闸门板连接的动力执行机构、控制动力执行机构的动力控制系统以及密封系统,还包括连接在地埋空间内的底部机架,底部机架的一侧上端连接有止水闸门板门轴,止水闸门板门轴的高度位置与地埋空间的上边沿高度位置相适应,止水闸门板通过止水闸门板门轴与固定在底部机架上的门轴座铰接、且止水闸门板关闭时与地面平齐,动力执行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接在止水闸门板与底部机架之间的、折叠隐藏在地埋空间中的折叠式连杆结构。本发明止水密闭性好、抗水压强度高、结构性能可靠、机械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功能齐全、维修便利、埋深尺寸小,整个装置地埋掩藏,节约空间,节省人力成本。

    一种轨道密封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43872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666583.7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一种轨道密封装置,由刚性连接在钢门框下框上的轨道密封槽和设置在轨道密封槽中的轨道外侧密封件、轨道内侧密封件组成,所述轨道外侧密封件和轨道内侧密封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限位挡板、螺纹杆定位挡板、盖板、轨道密封仿形橡胶体、楔形施压橡胶体、推板、螺纹杆和防松弹簧,所述限位挡板和螺纹杆定位挡板刚性连接在轨道密封槽的槽帮内侧,所述盖板螺纹联接在限位挡板的顶部、螺纹杆定位挡板的顶部和轨道密封槽的槽帮顶部之间。本装置密封严密,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有效解决了轨道密封难题,密闭性能可靠,本装置不需战时安装,不需要专门的存储空间来存放,也不存在由于存放丢失的情况。

    液压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3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10391.9

    申请日:2014-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7/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开立转式防护门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安装在地铁正线区间的液压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该液压平开立转式防护密闭兼防淹门的液压系统包括泵站和阀组,泵站包括油箱、手动泵、电机、油泵、吸油滤油器和回油滤油器,阀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组阀、第二组阀和第三组阀。本发明能够在地铁隧道进水时实现快速安全的关闭;既能满足平时靠电力驱动泵站,操作防淹门;还具有当一套泵站失效时防淹门仍能正常开启的特点;还能满足电力供应中断时,既可以在机房操作手动泵完成防淹门的启闭,又能在区间采用传统的手动方式操作防淹门的启闭共2种模式的操作。

    轨道密封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44130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306218.9

    申请日:2009-08-27

    Abstract: 一种轨道密封装置,与钢门框的下框连接,并置于对应于门框部位的轨道外围,它包括仿形橡胶体、螺栓杆、螺母、推压板、L形挡板,轨道密封槽和限位挡板;轨道密封槽包围在轨道的两旁和轨道、减振垫的下方,其顶部与钢门框平齐,其两槽帮内壁分别与两块限位挡板固定连接,轨道两侧与轨道密封槽两槽帮之间的腔体内分别置有仿形橡胶体,每个仿形橡胶体的内侧面与轨道侧面形状相仿,仿形橡胶体的外侧面与轨道密封槽的槽帮相邻,仿形橡胶体的顶面、后面和前面被L形挡板和推压板包围,与轨道密封槽一起形成轨道密封盒。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密封可靠,易于快速实现地铁区间隔断门平战转换,解决了地铁轨道密封的问题。

    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87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915496.X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涉及人防技术领域。为了保障进风控制的可靠性;进风系统按区域划分包括滤毒室、战时进风机房和防化通信值班室;滤毒室内设置有过滤吸收器;战时进风机房内安装有人力电动两用风机;防化通信值班室内设置有电气控制箱;滤毒室的进风段设置有预滤室和除尘室,滤毒室通过进风管的前端与预滤室和除尘室相连通,战时进风机房内还安装有主通风管,进风管的后端穿过滤毒室后与战时进风机房的主通风管连通。本发明的进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各种机电设备启闭迅速,逻辑设置简单易操作,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高;净化换气功能可避免污染空气长时间积聚,危害人员生命健康。

    一种等效静荷载作用下的防护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1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811302777.8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等效静荷载作用下的防护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根据人防工程的实际封堵尺寸,建立防护设备的整体结构,将爆炸冲击波的动力载荷通过等效静荷载方法转化为加载到受力结构表面的均布静力荷载,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并将结构拓扑后的整体实心构造进行差动构造设计,最后按照装配体的构造要求及尺寸优化理论,达到轻量化的目的。通过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可以在约束条件下,改变设计变量,求得单目标甚至多目标值的最优解,是机械设计中实现结构轻量化的一种绝佳手段: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轻量化设计减轻了设备重量,提高了设备的操作性能和人防工程现场装配的安全性。

    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

    公开(公告)号:CN115126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62688.9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涉及方舱装备和人防技术领域。为了便于灵活布局配置;该防空地下室由各方舱模块组成,所述方舱模块包括:通道方舱,所述通道方舱紧邻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通道方舱包括第一防毒通道、第二防毒通道;第一防毒通道和第二防毒通道串联连接;进风方舱,进风方舱包括进风口、进风扩散室,进风口设置于进风扩散室的一侧。本发明的各类方舱模块具备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的特点;防空地下室设计时只设计必要的出入口、风井等主体建筑,工程内部则可根据防空地下室不同战时用途,灵活配置相关组件模块单元,从而打破工程功能设计限制,快速展开形成防护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