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0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18727.2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3/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法同步转移分离污水中碳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厌氧混合,微氧曝气,排泥,沉淀,排水和活性提升;其中,厌氧混合30分钟~60分钟;微氧曝气30分钟~60分钟,微氧曝气时的溶解氧为0.3mg/L~1.8mg/L;泥龄控制在1天~4天;沉淀30分钟~60分钟;排水比50%~70%;活性提升30分钟~60分钟,活性提升时的溶解氧为2.0mg/L~2.5mg/L。该方法的碳转移分离率可达到60.5%,磷转移分离率可达到77.6%;并且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高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9075.8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生活污水掺混影响的污水处理厂进水BOD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各类非生活污水的日排入量Qi;步骤S2、测定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排放量q、生活污水BOD排放浓度C0;步骤S3、测算服务区域每天产生排放的居民生活污水量Q0;步骤S4、分别计算各非生活污水的掺混比例δi;步骤S5、试验确定掺混比例δi条件下各非生活污水的氧化还原性对生活污水BOD浓度的衰减影响因子wi;步骤S6、核算非生活污水掺混影响下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的理论值C。本发明适用于非生活污水入流、入渗污水收集管道后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的预测,具有方法科学、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19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307868.5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52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碳磷捕获为目标的污水处理方法,步骤为:构建污水处理池,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捕获区和分离区,所述的捕获区通过左右两个中间隔墙分为三个捕获区域;根据进水COD和总磷浓度采用三种运行模式对污水中碳磷进行捕获;采用本发明方法针对城市污水捕获碳磷技术主要基于碳捕获技术且运行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将进水COD和总磷浓度分为三个浓度区间,在三个浓度区间采用相应功能区的组合方式,形成了适用于不同水质条件、可灵活运行的多种碳磷捕获模式,运行参数明确,提高了碳磷捕获技术水平。相对单纯的化学沉淀方法,减少了化学药剂的投加,提高了经过微生物吸附、生长作用富集的碳磷浓度和比例,更利于捕获碳磷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138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11930.6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悬浮填料极限脱氮方法,使二沉池单元出水进入进配水区且通过投加碳源后进入悬浮填料脱氮反应区,利用悬浮填料表面附着的反硝化生物膜进行反硝化脱氮后悬浮填料脱氮反应区出水进入絮凝反应区,在絮凝反应区内通过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对水中悬浮物和脱落的生物膜进行絮凝沉淀,絮凝反应区出水进入沉淀区,沉淀区最终处理出水进入下一处理单元。该方法脱氮效率高、脱氮负荷高、运行操作简单、可满足污水处理厂氮的高标准极限去除要求,实现出水TN小于3mg/L。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6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64423.4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包括强化脱气区、缺氧池、好氧池、脱气区、出水区、二沉池和生物池进水系统,缺氧池设置有碳源投加系统,出水区设置有化学协同除磷加药系统,强化脱气区与缺氧池连接,缺氧池与好氧池连接,好氧池与脱气区连接,脱气区与出水区连接,脱气区与强化脱气区之间设置有硝化液回流系统,二沉池与强化脱气区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系统,生物池进水系统处设置有在线磷酸盐仪,强化脱气区由厌氧池改成,进料为回流硝化液与回流污泥。本发明具有运行操作简单、碳源利用效率高、强化脱氮效果好、碳源投加成本降低显著、除磷药剂投加量低、运行能耗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0376450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0767847.7
申请日:2023-04-09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捕获污水碳磷资源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系统、反应池、沉淀池和控制系统,所述反应池设置通过隔墙底部流道联通的两组池体,第一组池体设置有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口、混凝剂投加口、回流污泥进口、搅拌器和氧化还原电位仪,第二组池体设置有搅拌器、溶解氧仪和与沉淀池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泵、在线COD检测仪、总磷浓度检测仪和进水管;所述沉淀池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污泥出口、污泥排放总管及支管、污泥回流泵、污泥泵、在线COD检测仪和总磷浓度检测仪;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泵、检测仪、空压机和电机连接。该装置可根据捕获目标和效率灵活调整方式和参数,实现污水中的碳磷资源捕获。
-
公开(公告)号:CN215288420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0868852.8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氮磷有机物高标准同步去除的城镇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悬浮床处理单元、介质耦合处理单元及过滤保障单元三个主体部分,且各主体部分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悬浮床处理单元通过进水管引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过滤保障单元出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下一深度处理单元。所述悬浮床处理单元依次分为配水区、脱氮区和有机物去除区,所述介质耦合处理单元依次分为配水区、混凝反应区、磁介质加载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分离区。该系统可实现氮磷的极限去除以及新兴污染物等有机物的高效去除,且具有水质适应性强、出水水质优,运作操作简单灵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1030590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996133.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浅埋污水提升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污水提升组件和污水收集计量箱;箱体埋于地面下,嵌入污水检查井中,箱体的顶部设置加固盖板,加固盖板上设置有检修孔,加固盖板位于地面上;箱体的两侧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流口,进水口和溢流口齐平设置;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污水提升组件,污水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污水提升组件的出水口设置出水管,出水管通过三通分别与出水口及回流管连接,出水口连接污水收集计量箱。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提升收集装置能够快速收集城镇居民小区源头污水,提高污水提升收集效率、稳定性和持续性,其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559862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890120.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分离耦合主流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所述装置由高负荷碳分离反应池、第一沉淀池、主流厌氧氨氧化反应池、第二沉淀池和污泥厌氧消化产能单元五个主体部分组成,其中主流厌氧氨氧化反应池依次分为缺氧区、主PN/A区、氮抛光区和脱气区。本实用新型将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高负荷碳分离反应池中被分离回收用于产能利用,污水中氮通过缺氧区的反硝化、主PN/A区的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氮抛光区的多模式净化得以去除。该装置及运行方法具有污水潜能回收利用、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能耗物耗低等优点,是适用城市污水处理的新装置及新工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707871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2366452.5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精确投加系统,包括进水管、碳源混合池、反硝化滤池、反硝化滤池进水管渠、反硝化滤池出水管渠和碳源投加泵;所述碳源混合池的进口连接进水管,出口与所述反硝化滤池的进口之间连接反硝化滤池进水管渠,所述反硝化滤池的出口连接反硝化滤池出水管渠;所述进水管上设置在线流量计和第一在线硝酸盐仪,所述碳源混合池连接有碳源投加泵,所述反硝化滤池内设置在线溶解氧仪,所述反硝化滤池出水管渠上设置在线亚硝酸盐仪和第二在线硝酸盐仪。该系统具有碳源精确投加、节省碳源投加成本、出水超标风险低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