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73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099168.8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材料性能测试的烧蚀及摩擦磨损耦合试验机,属于材料烧蚀磨损耦合试验技术领域。本试验机由烧蚀系统、摩擦磨损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烧蚀系统包括一个火焰喷嘴、一个流量监视器以及氧气瓶与燃气气瓶,摩擦磨损系统包括一个机架,机架内部设置有一个驱动轴,驱动轴铰接着一根连杆,连杆与一个底盘相铰接,底盘的上端面与一个分度盘连接在一起,机架上设置有一个压杆,压杆下端装有对磨块,机架上装有一激光三维形貌仪,控制系统可对烧蚀系统及摩擦磨损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集成了实验、表征于一体,且避免高温影响测试元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烧蚀、磨损耦合试验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8639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092356.8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10M169/04 , C10N30/06 , C10N4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纳米级碳基固体添加剂的新型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摩擦学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润滑油的制备步骤包括预磨、固体添加剂的调配、混合三部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润滑油提升了了现有基础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降低了磨损;同时由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方是由纳米级碳基固体添加剂组成,对环境无污染,能够减少传统有机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使用,降低使用时分解产生的硫、钼、磷等化合物以及灰分,有效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2015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1024354.1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H01J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偏转装置及方法,属于离子偏转技术领域,所述离子偏转装置及方法包括离子产生舱,所述离子产生舱上端安装有高电压舱,且离子产生舱右侧安装有离子偏转舱,所述离子偏转舱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号调位机构。本发明中硅胶层吸收的水分子被电晕放电的电子激励而飞出,从而可以形成水簇,所以形成寿命更长、更重的簇离子,包围离子的方式形成的水簇分子的量越多离子越稳定,由湿度检测仪对检测室内部气体湿度进行检测,从而便于根据湿度对离子产生舱内电离度进行掌控;通过测算推杆位移值与离子偏离角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对离子偏离度进行精确估算掌控,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4523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418479.3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探用镶齿、牙轮钻头及钻探用镶齿的加工方法,其中钻探用镶齿包括镶齿齿部,镶齿齿部包括设置在顶部的钻探面及设置在侧面的排屑斜面,钻探面为平面结构,镶齿齿部中相邻两个排屑斜面之间设有内凹的齿部凹槽,齿部凹槽的顶端与钻探面衔接。在本申请提供的钻探用镶齿中,通过在相邻两个排屑斜面之间设置齿部凹槽,且齿部凹槽顶端与钻探面衔接,即钻探面设有缺口结构,钻探面形成多齿结构,钻探面和齿部凹槽衔接折角位置应力集中,破岩作用力较大,本申请镶齿在较大推动力下破岩效果更好,进而提高在硬质地层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776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58395.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核壳结构的“氧化物‑石墨烯”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加工装置包括控制罩、冲洗机构、配料机构、气体控制系统和上夹具,控制罩内设置有应力加载机构,应力加载机构与上夹具相连,上夹具的下方设置有运动台,运动台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可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往复运动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的上端设置有环形的收集槽,收集槽与收集装置相连,收集槽内设置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的上端设置有与上夹具配合的模块式夹具,气体控制系统和控制罩相连。本发明往复摩擦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旋转式摩擦,可以根据不同原料以及要求进行压力的突变,使得到的产品满足颗粒大小以及核壳结构的层数,保证产品的多样性以及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00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94736.5
申请日:2020-02-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32B15/16 , B32B9/00 , B32B9/04 , B32B33/00 , B32B37/10 , B32B37/06 , B32B38/00 , B32B37/12 , C01B32/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具备自润滑特性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了一种具备自润滑特性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硬质合金层,普通金刚石微粉层以及混料金刚石微粉层三个组成部分自下而上阶梯平铺后经过预压制备坯体,而后经过高温高压烧结形成复合结构。所述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保证其自身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在粉体中添加MAX润滑相,使得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获得自润滑特性。所述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克服了聚晶金刚石复合材料在真空下润滑剂选择受限的困难,使得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真空条件下的使用更加高效,延长了其在真空环境下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69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384952.0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杆接头耐磨带,包括:钻杆接头基体;设置在所述钻杆接头基体表面的多层结构的六方氮化硼质量含量不同的涂层;所述六方氮化硼质量含量不同的涂层的成分为Fe基非晶合金和六方氮化硼;所述多层结构的六方氮化硼质量含量不同的涂层中六方氮化硼质量含量从内部到表面逐渐增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冷喷涂可避免钻杆接头产生高温相变及热应力;FeCrMoBYC非晶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具有耐磨效果;HBN的层状结构,具有减摩效果,将二者结合制备成梯度涂层,可以极大地增强耐磨带的综合耐磨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钻杆接头耐磨带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90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092341.1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金属二维减摩薄膜的制备装置,包括液压部分、剪切部分、加热部分,环境控制部分。液压部分由加压柱、液压机下基板、液压缸、液压上基板组成,实现对样品加压;剪切部分主要由剪切旋转台和电机组成,对样品施加切向载荷;加热部分由加热线圈、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组成;环境控制部分由多功能控制罩、气体调节阀、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组成,通过控制器对剪切环境条件进行可控操作。通过上述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高压装置中只能满足材料变形受到单一轴向力的作用,而实际成型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有限的成本和时间内,同时受到轴向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体积小,装置简单,效率高且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07767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858395.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核壳结构的“氧化物‑石墨烯”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加工装置包括控制罩、冲洗机构、配料机构、气体控制系统和上夹具,控制罩内设置有应力加载机构,应力加载机构与上夹具相连,上夹具的下方设置有运动台,运动台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可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往复运动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的上端设置有环形的收集槽,收集槽与收集装置相连,收集槽内设置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的上端设置有与上夹具配合的模块式夹具,气体控制系统和控制罩相连。本发明往复摩擦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旋转式摩擦,可以根据不同原料以及要求进行压力的突变,使得到的产品满足颗粒大小以及核壳结构的层数,保证产品的多样性以及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12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96187.7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兼具疏水和耐磨性的复合涂层,它是二氧化铈分散于聚四氟乙烯中形成的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的厚度范围为20-40μm;复合涂层中二氧化铈的含量按质量份计为1-15份,二氧化铈的粒度范围为100nm-2μm;聚四氟乙烯的含量按质量份计为85-99份。该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为:将待涂覆表面(比如冰层取芯钻具的切削刃及钻头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以去除表面氧化层,使表面具有一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改善机械性能并提高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将二氧化铈粉末分散到聚四氟乙烯水乳液中,然后利用表面工程技术在待涂覆工件表面获得兼具疏水和耐磨性的二氧化铈/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