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减小创伤骨科中次生损伤的急救固定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515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306300.4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小创伤骨科中次生损伤的急救固定设备,包括第一弧形夹板,第一弧形夹板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弧形夹板,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的另一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三弧形夹板和第四弧形夹板,第一弧形夹板的表面缠绕有连接绳,第二弧形夹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第一弧形夹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架组件。上述方案中,利用了伸缩杆、伸缩装置以及防护层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更加适配不同的差异个体,进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受害部位的稳定和愈合生长速度,从而保证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装置的发展前景,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价值,提高了该装置的舒适度。

    一种用于血管损伤桥接的联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070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87957.1

    申请日:2021-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损伤桥接的联通装置,其包括桥接管,所述桥接管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血管与桥接管之间;所述桥接管的外周侧配置有支管以为血管供给提供通道,所述支管垂直于所述桥接管的轴线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直线段和锥形段,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直线段的外周侧配置有连接螺纹,所述桥接管端部的内侧壁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部的直线段与所述桥接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的锥形段插接于血管中并粘合固定。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血管损伤桥接的联通装置,其结构合理,连接方便,有效保证了血液的正常供给,避免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肢体缺血、坏死及致残等病症。

    一种骨科六角螺丝刀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223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985780.5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六角螺丝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柄、旋钮、六棱柱和升降杆,所述六棱柱设置在手柄内部,且六棱柱与手柄固定连接,升降杆设有六个,且六棱柱中设有六个滑道,六个升降杆分别设置在六个滑道中,且六个升降杆与六个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旋钮设置在手柄的顶部,所述旋钮底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手柄,且所述螺纹杆与手柄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还设有压盘,当旋转旋钮时,可通过螺纹杆与手柄的螺纹配合带动压盘上升或下降,当旋动旋钮使压盘下降时,可对六个升降杆实施压力,将六个升降杆压至六棱柱底端,可通过六个升降杆增加六棱柱的受力点和摩擦力,弥补六棱柱底端棱的损耗导致的滑丝。

    一种肢体肌力智能化辅助增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880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031975.5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肢体外骨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肌力智能化辅助增强装置,包括背部支撑板和腰部支撑板,腰部支撑板滑动穿设在背部支撑板的下端,背部支撑板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中央控制器,横杆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背部支撑板的上侧外表面,横杆调节组件的两端均连接有上肢辅助增强组件,腰部支撑板两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块,腰部支撑板外表面开设有的第二调节孔,第二连接块自由端均连接有下肢辅助增强组件,上肢辅助增强组件和下肢辅助增强组件均连接有压力传感器;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外骨骼支撑装置不能有效对患者肢体进行支撑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肢体不方便的患者。

    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6340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06151.5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机构,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自旋夹持组件、健侧固定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同步旋转模块、第一丝杠模组、第二丝杠模组、第三丝杠模组、弧形导轨模组;机构通过手术床两侧的床旁导轨与手术床连接形成框架式封闭结构,支撑组件和健侧固定组件与床旁导轨滑动连接。通过手动调节上述机构的直线移动距离和定轴转动角度,可实现骨盆骨折块六自由度平移和旋转。机构刚度及负载力大,便携性好,装配及操作简单,运动精度高,其运动中心为空间虚拟点,位置可根据患者位置和骨折类型调整,为手术提供了方便。

    一种可穿戴柔性脊柱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3820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797702.1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柔性脊柱外骨骼助力机器人,涉及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领域。该可穿戴柔性脊柱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包括安装于贴身穿戴内衬服外侧的顶部外骨骼组件、中部外骨骼组件、底部外骨骼组件和多组主体外骨骼组件。通过将电极片在与人体脊背贴附,可以监测对应位置的脊柱肌肉是否发生弱化,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发生至控制系统,在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极片进行放电,刺激该位置的脊柱肌肉,使该部位的肌肉能够持续增长,防止萎缩,经过长时间的持续穿戴和电刺激,可以进一步使脊柱肌肉支撑起使用者的整个脊柱,从而有效防止老年人弯腰驼背的发生,对正在处于脊柱蜕变期的老年人也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一种脊柱三维定位系统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436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08640.0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脊柱三维定位系统,利用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脊柱左右两侧的横突骨骼进行扫描成像,获取脊柱的三维超声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提取三维超声数据的特征值;利用剖面投影装置基于皮肤表面的不同深度生成冠状剖面投影图,生成矢状剖面投影图;利用定位程序基于矢状剖面投影图和三维超声数据特征值确定脊椎的空间位置及姿态;利用模型构建程序根据所述脊椎的空间位置及姿态数据生成整体三维脊柱模型;利用存储器存储获取的数据,并利用显示器对系统的实时数据进行更新显示。本发明的脊柱三维定位系统,能够提供完整的椎体结构信息,可以对脊柱各椎体的姿态进行完整成像,更加直观全面地评估脊柱的三维畸形程度。

    一种具有温度不同部位器的超声骨刀

    公开(公告)号:CN1148480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22488.1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不同部位器的超声骨刀,所述具有温度不同部位器的超声骨刀包括:温度检测模块、主控模块、超声振动模块、磨削模块、复位模块、手术监控模块、照明模块、振动调节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磨削模块可以有效提升超声骨刀磨削的安全性及精准性,实时、精准、安全地完成病变骨磨削任务;同时,通过复位模块能够避免由于操作者的瞬时或持续对超声骨刀的刀头施加垂直压力或纵向压力过大,从而使超声骨刀的刀头振动阻尼过大,造成工作谐振频率超过设定的最大频率,导致停机的问题。

    一种具温度传感器的骨科高速磨钻

    公开(公告)号:CN114848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26496.3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温度传感器的骨科高速磨钻,所述具温度传感器的骨科高速磨钻包括:温度采集模块、转速采集模块、摄像模块、主控模块、打磨模块、清洗模块、温度预警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温度预警模块对磨钻温度进行阈值,降低了预警的不确定性,能够得到准确的温度预警结果,实时性高,温度预警效果好;同时,通过故障诊断模块能够高效、精确地对磨钻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将样本数据从时域空间转化到数学形态特征空间,即实现了数据信息压缩目标,又消除冗余数据噪声的影响,从而极大提高了磨钻故障诊断的效率。

    一种运动疲劳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92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462600.6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运动疲劳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运动疲劳的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数据处理中心,装置本体连接有第一检测杆、定位杆和刻度盘,第一检测杆连接有第一检测件和连杆,连杆设有滑槽和刻度标识,滑槽连接有第二检测杆,第二检测连接有检测弹簧,检测弹簧连接有绝缘板,绝缘板连接有第二检测件;一种运动疲劳的检测方法,包括S1:检测肌肉部位完全安静时两点之间的信号数值,S2:暂停竞技训练后立刻测量与S1中相对两点间的信号数值,S3:对比分析检测组的数据与对比组的数据差异,并判断训练者的疲劳程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过度运动疲劳给肌肉造成永久性损伤的问题,适用于运动疲劳程度的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