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3290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50093.3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27/26 , H04L1/00 ,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可见光Flip-OFDM通信系统LED非线性失真的动态补偿方法,其将经过调制的子载波数据向量分割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子序列,乘以相应的加权系数并扩展为厄密共轭对称序列后进行IFFT变换,选择使组合信号的负信号幅值最小的加权系数,将组合信号极性分解为Flip-OFDM正信号和翻转负信号并限幅,将正信号的切顶信号作为补偿信号承载在翻转负信号对应的零信号位,接收端通过补偿信号恢复正信号。通过采用该方法,可有效抑制Flip-OFDM系统中的PAPR,降低LED非线性失真,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58858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10141231.0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安全技术领域中的物理层加密问题,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径冗余的MMSE预均衡无线信道加密方法及装置。在TDD工作模式下,1)接收机首先利用上行信道发送信道探测信号用以探测多径信道;2)发射机根据接收的上行信道发送的信道探测信号估计出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径信息;3)将所述无线信道多径信息翻转处理;4)根据所述无线信道多径信息,按照功率约束条件得出预均衡因子;5)利用所述预均衡因子和预处理因子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本发明基于无线信道的多径冗余特点和时间分集思想,利用时间反演技术在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引入环境自适应性,利用随机时间反演对信道进行加密,解决了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带来的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1734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00694.9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控多模终端的预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第一伪基站将自身克隆成所述第一公网中的基站,目标多模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公网的基站中;第一伪基站向目标多模终端发送下行信号,接收目标多模终端返回的位置更新请求,将目标多模终端纳入控制范围;第一伪基站构造基站重配信令,将基站重配信令发送给目标多模终端,指配目标多模终端到第二伪基站中,第一公网的安全等级高于第二公网的安全等级;第二伪基站向目标多模终端发送下行信号,接收目标多模终端返回的位置更新请求,将目标多模终端纳入控制范围,以便监控目标多模终端。本申请保证了公网的稳定性,为对高安全等级网络的目标多模终端进行监控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215484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41224.0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W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机时间反演的宽带无线信道加密方法及装置;收发信装置含有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含有信令接收模块、信道估计模块、随机时间反演器、发射前端和发射天线,接收机含有信令发射模块、接收前端和接收天线,接收机的信令发射模块发送出的信道探测信号经信令接收模块接收后,再经信道估计模块的估计后进入随机时间反演器中,信源信号经过随机时间反演器处理后,再经发射前端发射出去,接收机接收到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后经解调、解码后,再采用最大似然准则公式判断出发射机发送的信息,最后还原出信源信号;本发明在保证授权用户正常接收信号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被非法用户截获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95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29923.7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构网NOMA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实现过程如下:针对运用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的异构网各个合法用户,通过配置NOMA服务各合法用户的信号功率系数,并根据合法用户位置分布配置零空间人工噪声分配系数,根据配置的信号功率系数和零空间人工噪声分配系数进行异构网NOMA物理层安传输。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人工噪声,增强系统在窃听信道质量优于合法用户信道质量时对于被动窃听的抵御能力,提升异构网中NOMA无线传输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增强NOMA系统抵御潜在静默窃听的能力,尤其是在窃听信道质量优于合法用户信道质量的情况下,提升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可用于异构蜂窝网等用户密度较高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385691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210520015.1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GSM手机号码的方法及系统,方法为:克隆公网基站形成的伪基站发射无线信号,将目标用户纳入服务区域,并获取其IMSI;伪终端在公网基站驻留,并克隆目标用户向公网基站发起业务请求;公网基站向目标用户发起鉴权请求;利用伪基站和伪终端透明转发公网基站的鉴权请求和目标用户的鉴权响应,完成鉴权;伪终端向公网基站发送包含IMSI信息和指定显号终端手机号码的显号短信;公网基站根据IMSI查找到对应的手机号码加入到显号短信中,并发送显号短信至指定显号终端;指定显号终端对显号短信进行分析处理,获取配对的IMSI与手机号码。本发明实现了在用户无感的情况下,获取GSM手机号码。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310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215922.4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理层安全的异构网络统一认证方法,包括:认证中心获取终端统一身份标识信息;终端和接入点产生物理层随机认证参数;接入点将物理层随机认证参数上报认证中心;认证中心利用终端根密钥和物理层随机认证参数产生认证数据,并发送给终端;终端利用根密钥、物理层随机认证参数和认证中心认证数据对接入点和认证中心进行认证,并生成终端认证数据发送给认证中心;认证中心利用终端根密钥、物理层随机认证参数和终端认证数据对终端进行认证;终端和接入点实时同步更新物理层随机认证参数,实现持续认证。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实现了各种终端和异构网络间的多方双向身份认证,能够识别并抑制伪基站和伪终端的“透明转发”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00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44233.8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数值计算领域,具体涉及大规模MIMO阵列天线远场辐射的精确快速分析方法,包括:确定M×N元平面阵列天线的结构参数;求解单元天线入射场与散射场的关系;根据单元天线间的互耦特性,在阵列环境条件下选择提取单元的子阵形式和规模;对于提取单元的天线子阵,求解子阵中单元远场辐射方向图;根据阵中单元远场辐射方向图,按照叠加原理计算阵列天线远场辐射方向图。本发明利用互耦计算的精确性,很好的解决了借助于矩量法、有限元法、时域有限差分等方法中存在的受单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限制,当阵列天线规模过大时,全波仿真方法因内存和计算时间的巨大消耗而无法快速精确地实施天线辐射场的计算等问题,具有可以分析大型、共形阵列天线的方向图,具有合成精度较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5791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303255.6
申请日:2012-08-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检测和管理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利用无线环境传感器获取公网基站特征,用伪系统克隆公网基站;步骤B:所述伪系统发送下行信号,使目标移动终端向所述伪系统发起位置更新请求;步骤C:所述伪系统获取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步骤D:所述伪系统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的合法性对所述目标移动终端进行管理;所述对所述目标移动终端进行管理至少包括:发送关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管理通知消息,允许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通信或者禁止所述目标移动终端通信。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以在违规移动终端进入到指定安全区域时,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和管理,同时可以维持合法移动终端的正常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409251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49388.9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1/06 ,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可见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空间调制与空间复用技术的室内可见光MIMO传输方案,记室内可见光通信MIMO系统的LED灯数目为N,光电检测器的数目为M,该传输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LED灯分组;(2)进行信道训练;(3)设置发送方案;(4)设置接收检测方案。本发明是一种结合空间调制和空间复用技术的MIMO传输方案,相比传统方法具有如下优点:通过LED灯分组使组内LED灯间距足够大,组内LED灯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可以采用SMP技术,提高空间复用增益;组间采用SM技术,单一时隙仅有一个LED灯组发送信息,避免了相关性较强的LED灯产生相互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