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流消浪单元、透流消浪堤坝、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8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7493.2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浪堤坝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透流消浪单元、透流消浪堤坝、系统及施工方法。一种透流消浪单元包括一级透流挡浪组件和二级透流挡浪组件,一级透流挡浪组件包括一级挡浪墙体和一级通道;二级透流挡浪组件包括二级挡浪墙体和二级通道;一级通道与二级通道错位设置且相连通,至少一个一级挡浪墙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二级通道的一级内凹部。本申请的一种透流消浪单元,不仅能够获取更多水流进二级通道,以增加透流效果,而且能够使得一级透流挡浪组件和二级透流挡浪组件形成的整体具有更优的反射波浪、耗能的作用。本申请的一种透流消浪单元,主要由几片墙体作为主要构成件,有效降低成本,具有更高性价比、为更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案。

    一种负浮力沉管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574130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22664915.6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浮力沉管,包含本体,所述本体的设计干舷值小于0。无需将管节设计为对应水域中能够自浮,因此,无需为保证浮运时最小干舷值而增加沉管的截面高度,避免了设计环节中考虑干舷值与运营期抗浮的设计矛盾,无需设置干坞检测干舷值,特别适用于场地受限的工程项目。本申请打破了现有技术中必须采用自浮沉管的设计理念,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高度,节省主体结构、基槽回填等工程量,无需设置干舷调整层,有效节省预制成本及施工成本,有利于降低设计难度及预制难度,避免了浮运环节在水中调节干舷值的繁琐操作,有利于缩短运输时间,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悬浮隧道管段姿态测量装置、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727440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788456.7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隧道管段姿态测量装置、试验系统,测量装置包括用于与悬浮隧道模型管段相固定连接的支架,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的背景板,背景板上设有的至少两个特征点,以及对特征点进行实时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试验系统包括水池、模型管段以及任一所述的测量装置,模型管段放置于水池中,测量装置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模型管段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将悬浮隧道的水下测量转换为水上测量,具体实现方式为利用支架将水面上的测量特征点与水面下的悬浮隧道模型管段相连,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拍摄露出水面的特征点,再几何换算得到水下管段的姿态信息,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量装置可以精确的测量悬浮隧道管段姿态,满足试验精度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移动式复合止水系统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76741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1100845.3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复合止水系统,包括可相互移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二者之间形成结合腔,两个构件上安装有使结合腔相对密封的外部止水装置,所述外部止水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柔性止水带,该柔性止水带的伸展长度与两个构件相对移动的长度相对应,所述结合腔的腔体内还安装有内部止水装置,该止水系统的外部止水装置其主要止水作用,内部止水装置起备用、复合止水的作用,当外部止水装置发生渗漏或损坏时,内部止水装置发挥作用,进一步实现止水功能,不会对施工或使用产生影响,达到复合止水的效果,实现双重止水的目的和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