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025771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544911.9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智能小体积动态配浆系统。设有包括供浆阀门1A、供水阀门1B、高低位压力计、含数据中心和控制中心的微控制器等的智能灌浆循环回路。灌浆孔允许注浆总容积V6减去返浆体积V0再与配浆桶总容积V1之比为N,即N=(V6-V0)/V1;N不为整数,V0为常数。采用上述结构及参数的智能小体积动态配浆系统便可实现智能小体积动态配浆。解决了现有智能动态配浆中仅有智能大体积配浆系统造成的极大浪费、环境污染和清洗麻烦。解决了高位压力计失效无法精准配置少量浆液的问题。可用于水电站智能灌浆单元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69011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534554.8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8C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搅拌位置的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搅拌轴、法兰,在靠近所述搅拌轴的中部及中下部各设有一组叶片调位孔,在上述两组叶片调位孔相同位置的侧面各开有一个叶片限位槽;在所述两组叶片调位孔的位置各加装一个搅拌叶;在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连接部设有一组搅拌轴调位孔;所述法兰开有中心孔,在中心孔的孔壁一侧开有一个贯通的搅拌轴固定孔,在法兰的连接盘上开有四个相互等距的法兰固定孔;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连接部插入所述中心孔,选择其中一个搅拌轴调位孔与搅拌轴固定孔对应并螺栓连接固定。采取可调节式搅拌叶结构,有利于调节搅拌叶在搅拌桶内的高度及两组搅拌叶之间的距离,使搅拌混浆更加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21127895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1744165.4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底板的其中两个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多组对称布置的长螺杆对拉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底部之间分别定位固定有底层第一挡板和底层第二挡板;在底层第一挡板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一挡板,所述底层第二挡板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二挡板。解决了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的分层浇筑问题,同时解决了模拟不同风速对碾压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影响时风无法直接作用于下层混凝土表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941617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463609.0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坝仓面冲毛装置,它包括制备装置和运行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高压水泵、空气压缩装置和中央集控中心,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水箱相连,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高压出水管,所述空气压缩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有风砂出管,所述风砂出管同时与用于提供砂料的砂箱和用于提供石料的小石箱相连;所述运行装置包括并排相连的高压水枪和风砂枪。根据大坝仓面混凝土间歇时间及强度,选择高压水枪及风砂枪单一或双重功效进行仓面混凝土冲毛,实现最佳冲毛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58409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22037822.3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阀门、柜体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在柜体中,高压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设有进浆口和出浆口,进浆口和出浆口的交汇处为高压腔;阀芯包括阀轴和阀芯套,阀芯套可拆卸的套设在阀轴的下端部,套设有阀芯套的阀轴的下端部插入高压腔内;阀体包括进浆管和阀本体,进浆管和阀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拆卸下进浆管时,能更换阀芯套;驱动装置能驱动阀芯上下移动,能调节高压腔的空间大小。本实用新型在伸入高压腔的阀轴下端部套设阀芯套,可以防止阀轴的磨损,而阀芯套磨损后,在需要更换时,只用拆卸下进浆管,就能实现阀芯套的更换,整个更换过程简单方便,且经济实惠。
-
公开(公告)号:CN208588624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1156545.1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樊启祥 , 周绍武 , 杨宗立 , 杨宁 , 牟荣峰 , 乔雨 , 李果 , 张国新 , 刘毅 , 王振红 , 辛建达 , 李璐潞 , 尚静石 , 张磊 , 汪娟 , 马晓芳 , 吴哲 , 侯文倩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不同约束度下混凝土强度损伤历程的装备,该装备包括一单轴混凝土强度和/或应力试验机,该单轴混凝土强度和/或应力试验机包括一模板系统、一温度控制系统、一机械加载系统、一位移测量系统、一声发射测量系统和一荷载测量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备可以在不同约束度和不同温度过程下测量混凝土强度损伤历程,即混凝土试件中裂缝的产生、发展乃至于试件抗拉强度的方法中使用的装备,以达到能够对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开裂风险精准评估,为混凝土结构温控优化设计提供参数基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395355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0934226.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E02D15/02
Abstract: 一种大坝横缝面循环养护装置,它包括养护系统、回收系统、储水系统和控制系统,通过养护系统和回收系统与储水系统联通,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养护系统从储水箱内抽水对大坝横缝面进行喷洒养护,养护后的水由回收系统的回收槽收集,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回收系统抽取回收槽内的水进入储水箱。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大坝横缝面养护时依靠人工浇水养护劳动强度高,成本低,不环保节能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养护水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劳动强度低,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22974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220468.X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乔雨 , 牟荣峰 , 杨宁 , 吴林强 , 宛良朋 , 蒋龙 , 晁燕安 , 金治成 , 向鹏 , 刘迎雨 , 黄伟 , 李果 , 谭高文 , 孟友瑞 , 张钊 , 郑成佳 , 乔江 , 曹光春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坝横缝面保温保湿装置,它包括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固定在横缝模板导轨上的定位钢板,所述定位钢板上安装有主梁轨道,所述主梁轨道的端部设有主梁,所述主梁与保温水箱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内部设有电加热棒,在保温水箱的外部设有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保温水箱内部设有压力小孔和压力传感器;所述主梁下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副梁连接,所述主梁与副梁之间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固定在主梁轨道上,包括无线控制器、控制面板和位于控制面板下部的感应主箱。可以很方便的落实大坝横缝面保温保湿工作,进行自动化保温保湿控制,大大节省了人力等资源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209624242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221094.3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樊启祥 , 洪文浩 , 杨宗立 , 汪志林 , 陈文夫 , 牟荣峰 , 郭增光 , 杨宁 , 乔雨 , 金治成 , 李果 , 黄伟 , 周孟夏 , 谭尧升 , 龚攀 , 刘春风 , 李庆斌 , 高小峰 , 胡昱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楔入劈拉法测试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浇筑模具,包括两个L形侧模板,其两端相互扣合且分别通过具有锁合和解锁状态的第一锁合组件可拆卸连接,两个侧模板的底端依次分别通过具有锁合和解锁状态的第二锁合组件与底模板可拆卸连接,并与底模板共同围成容置空间,侧模板的顶端设置有预留槽和预制缝,两个侧模板上的预留槽和预制缝相对;以及预留槽体和预制缝板,预留槽体的两端依次分别插设于两个预留槽内,预制缝板的两端依次插设于两个预制缝内。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测试,使得模具的拆装过程简单,以提高该模具的使用方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934151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331855.0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B01D21/02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净化的沉淀池系统,它包括进水渠,所述进水渠的末端连接有一级蓄水池,在一级蓄水池的内部通过整列式交错布置有渣石堆积物,并在相邻的渣石堆积物之间形成多个交错布置的缺口;靠近一级蓄水池的尾部设置有透水式挡墙,在一级蓄水池的尾部连接有一级出水渠,所述一级出水渠与二级蓄水池相连通,在二级蓄水池的进水端设置有底部镂空式挡水墙,并在二级蓄水池的侧壁上连接有二级出水渠。此系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采用多层自然净化体系,废水沉淀物就地利用等构思设计的一套废水净化系统,解决了现有处理系统中电负荷高、场地要求高、淤泥回收量大且另需场地堆存、环保要求难达标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