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2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7926.8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要素变化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车辆的初始点云数据;对初始点云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第一点云数据;对第一点云数据进行格网分割,得到矩形格网,对每个第一点云数据的坐标值进行计算,得到每个第一点云数据在矩形格网中的格网行和列号;根据第一点云数据、所有格网行和所有列号,得到每个第一点云数据对应的三角形,对所有三角形进行检测,得到第二点云数据;对第二点云数据进行分隔,得到节点,从而得到节点组成的R树结构,根据R树结构对第二点云数据进行抽稀,得到R树结构中的第三点云数据;对第三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车辆行驶道路上要素的变化。本发明实现了对车载激光点云进行数据分析和变化检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90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11508008.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车载ADAS研判道路交叉口车道级排队长度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持续采集ADAS本车信息;收集以ADAS车辆为圆心、以ADAS车辆覆盖距离为半径的圆内的道路交叉口的特征信息;持续采集前方邻近车辆信息;将前方邻近车辆信息和ADAS本车信息打包为一个数据帧;将数据帧组成连续数据帧;计算每个数据帧内的绝对位置变化数据和绝对速度数据;如果绝对位置变化数据小于绝对位置变化阈值,或绝对速度数据小于绝对速度阈值,则判定前方邻近车辆处于排队状态;计算各车道的排队长度;将排队长度打包成道路交叉口车道级排队长度集合。本发明从回避了道路交叉口的地形限制,打破了安装固定检测设备的各种限制;实现覆盖整个路网;成本极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4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246860.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病害变化特征智能反演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在多个不同的时间段对待测隧道衬砌区域进行地质雷达数据采集,获得待测隧道衬砌区域在多个时间段的B‑scan数据;分别对各个时间段的B‑scan数据进行合成孔径聚焦算法处理,对应得到聚焦B‑scan数据,形成待测隧道衬砌区域各个时间段对应的的二维B‑scan数据对;将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二维B‑scan数据对分别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由时相切片反演模块和位相切片反演模块通过四维反演模块级联形成;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介电常数模型,得到待测隧道衬砌区域缺陷的变化特征。本发明实现待检测区域的病害动态检测,能极大(56)对比文件耿大新;李洪梅;郭俊;梁国卿.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常见病害模型实验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06),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46860.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病害变化特征智能反演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在多个不同的时间段对待测隧道衬砌区域进行地质雷达数据采集,获得待测隧道衬砌区域在多个时间段的B‑scan数据;分别对各个时间段的B‑scan数据进行合成孔径聚焦算法处理,对应得到聚焦B‑scan数据,形成待测隧道衬砌区域各个时间段对应的的二维B‑scan数据对;将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二维B‑scan数据对分别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由时相切片反演模块和位相切片反演模块通过四维反演模块级联形成;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介电常数模型,得到待测隧道衬砌区域缺陷的变化特征。本发明实现待检测区域的病害动态检测,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反演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477488.3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非强震区的轻型装配式桥墩,包括预制轻型盖梁、预制管墩及现浇承台;预制轻型盖梁的全截面盖梁跨中段和悬臂段盖梁下方挖空,预制轻型盖梁的下方形成有预留承插孔;预制管墩的上段为墩柱承插段,预制管墩承插段承插在对应的盖梁预留承插孔中并用盖梁墩柱连接灌浆料灌浆固定,预制管墩的下段为墩柱承插段,墩柱承插段插入承台预留承插孔中并通过墩柱承台连接灌浆料与承台灌浆固定。本发明适用于非强震区的轻型装配式桥墩通过对预制墩柱以及预制盖梁进行结构减重,有效降低预制墩柱和预制盖梁重量,减少用料并方便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吊装,预制轻型盖梁、预制管墩上下两端均采用承插式连接进行装配式施工,缩短现场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5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85706.9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样本自动选择与地表形变速率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评价因子,获取地表形变速率;自动选取不同时期的滑坡样本与非滑坡样本;利用选取的滑坡样本,对评价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滑坡样本与非滑坡样本,训练sDAE‑RF模型,获取滑坡易发性初始概率;利用地表形变速率,对滑坡易发性初始概率进行修正,得到滑坡易发性评价分区图。本发明利用反映滑坡运动状态的地表形变速率,使评价结果与区域滑坡实际分布情况更相符,提高了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为后续滑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准确的决策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21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710224378.3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预应力钢束交错锚固布置方式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预应力短束,所述的多个预应力短束交替分布在墩顶中心截面位置的两侧,其一端锚固于原悬臂端截面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悬臂端对侧的墩顶截面处;且多个预应力短束位于墩顶中心截面位置处的端部部分重叠,在墩顶部位形成重叠锚固的交错锚固区。由于对预应力钢束进行了合理布置锚固,适当地化长束为短束,而预应力损失与预应力钢束的长度息息相关,因此大大减少超长预应力钢束由于钢绞线与管道壁摩擦、钢筋松弛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从而减少由于预应力损失过大而引起的跨中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2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24053.5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 E01D1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10 , E01D21/105 , E01D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梁组合连续刚构桥扣挂支结合式施工装置及方法,包括扣索系统、挂篮系统和支架系统;所述的扣索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双肢主桥墩及悬臂现浇下弦拱形箱梁梁段上的扣索孔道以及穿过该扣索孔道的临时扣索;所述的挂篮系统包括设置在下弦拱形箱梁上,且能沿着下弦拱形箱梁底面斜向上行走并适应拱形箱梁斜率变化的挂篮;所述的支架系统设置在已施工完成的下弦拱形箱梁顶面,用来为上弦箱梁悬臂浇筑提供模板临时支撑。本发明在保持传统的悬臂施工工艺的前提下,使得高墩大跨拱梁组合连续刚构桥拱梁组合框架区悬臂施工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21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24378.3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预应力钢束交错锚固布置方式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预应力短束,所述的多个预应力短束交替分布在墩顶中心截面位置的两侧,其一端锚固于原悬臂端截面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悬臂端对侧的墩顶截面处;且多个预应力短束位于墩顶中心截面位置处的端部部分重叠,在墩顶部位形成重叠锚固的交错锚固区。由于对预应力钢束进行了合理布置锚固,适当地化长束为短束,而预应力损失与预应力钢束的长度息息相关,因此大大减少超长预应力钢束由于钢绞线与管道壁摩擦、钢筋松弛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从而减少由于预应力损失过大而引起的跨中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562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63235.4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梁结构与悬臂扣挂浇注施工的方法,其步骤,一是对根部区域的腹板挖空,使根部区域的梁体分离成上弦和下弦,根部腹板挖空区域的长度,取主跨径;二是选取根部总高度,取主跨径;三是选取实腹式梁段的高度,上、下弦汇合处高度取实腹式梁段长度、跨中高度取主跨径长度;四是选取上弦梁段的高度,高度取挖空区域长度;五是选取下弦梁段的高度,高度取主跨径长度,下弦下缘与实腹梁段下缘按连续曲线变化;六是挂篮设于上弦的悬臂扣挂浇注法对称施工下弦节段;七是悬臂施工实腹式梁段各节段,并合龙,完成全桥施工。本发明方法简便,实施方便、安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提高了大桥的跨越能力和工程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