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冲击式双转轮排水补气量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354581U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20728666.9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冲击式双转轮排水补气量的结构,涉及冲击式水轮机组领域,包括上转轮室、下转轮室、螺旋形导流板、导流补气盒、排水廊道、挡水板、上转轮和下转轮,所述上转轮室中设置有上转轮,下转轮室中设置有下转轮,上转轮室与下转轮室之间设置有挡水板,导流补气盒设置在下转轮室的侧面,导流补气盒与上转轮室连通,导流补气盒的壁面连接有螺旋形导流板,所述下转轮室与导流补气盒下方设置有排水廊道,该结构能提高排水效率,降低占用空间,防止出现转轮室内不允许出现的正压与气压不平衡的情况,保证转轮室内部为均匀的大气压力。

    利用自重复位的水轮机中心补气阀

    公开(公告)号:CN214384184U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23046145.5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自重复位的水轮机中心补气阀,涉及水轮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固定在发电机的顶部,所述旋转部分置于固定部分内且与发电机转动部件顶部相连;具有内外两个补气腔,外补气腔主要由盖板与补气阀罩组成,内补气腔主要由压板、补气阀座组成。空气经进气管进入外补气腔,再通过由内外补气腔连通管进入内补气腔,由压板经主轴中心孔、转轮上腔向尾水管及水轮机空蚀区域补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气更有效,运行更稳定、能够完全杜绝因“返水”产生安全隐患的水轮机中心补气阀。

    一种摩擦传扭结构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65314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045787.4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擦传扭结构。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擦传扭结构,包括摩擦片,转轮上设置有环形槽,摩擦片设置于转轮的环形槽内,主轴的法兰与转轮通过联轴螺栓连接,摩擦片位于转轮与主轴的法兰之间,联轴螺栓穿过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基材为弹簧钢,摩擦片的表面设置金刚砂涂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摩擦传扭能力的结构。

    一种全范围运行的喷嘴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380777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0610604.8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击式水轮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范围运行的喷嘴。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范围运行的喷嘴,包括喷嘴主体,喷嘴主体内安装有活塞缸,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活塞缸,还包括喷针,喷针设置有中心通孔,喷针的中心通孔处与活塞杆通过中心螺栓连接,喷嘴主体的喷嘴口可拆卸连接有喷嘴口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针和喷嘴口环方便拆装的全范围运行的喷嘴。

    一种提高自润滑导轴承循环冷却油量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328174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20738545.2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轮机导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自润滑导轴承循环冷却油量的结构。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自润滑导轴承循环冷却油量的结构,包括套设于主轴外的上油腔和下油腔,上油腔和下油腔均与轴承座连接,轴瓦位于上油腔内;所述主轴上连接有排油泵板,排油泵板上设置有若干排油孔,若干排油孔的内侧与下油腔连通,上油腔连接有集油盒,若干排油孔的外侧与集油盒连通,集油盒套设在排油泵板外,若干排油孔与集油盒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自润滑导轴承循环冷却油量的结构。

    一种防止水轮机接力器杆头销转动的推拉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404326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23046604.X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水轮机接力器杆头销转动的推拉杆结构,包括平行设置、通过连接钢板焊接固定的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所述连接钢板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之间,连接钢板两边分别与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的板面焊接连接,且连接钢板的长度方向与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位置和尺寸对应、用于与控制环连接的杆头销;所述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的两侧、靠近其长边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用于供螺栓穿过的开孔,且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同一侧上的开孔数量和位置对应,若干根螺栓垂直穿过所述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上位置对应的开孔设置,且螺栓两端均通过螺母和止动垫片分别螺紧在所述上推拉板和下推拉板上。

    一种水轮机导轴承毕托管的限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256995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23285841.5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轮机导轴承毕托管的限位装置,括轴承座、毕托管、导轴承瓦、转动油盆、轴承上油箱、冷却器和冷却器管路,所述毕托管为L型结构,所述导轴承瓦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毕托管穿过导轴承瓦的通孔连通至转动油盆内,所述毕托管上部设有外螺纹,与导轴承瓦上端部采用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导轴承瓦的通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毕托管台阶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台阶孔的较大部分与限位凸台紧密配合,所述台阶孔的直径变化的台阶处设置有导斜角。通过限位凸台和台阶孔的相互配合,可以起到防止毕托管轴向和径向发生位移,而且具有防松加固的作用,可有效避免毕托管产生振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