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的二维材料柔性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028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331341.1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的二维材料柔性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首先,由机械剥离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得到待转移的目标二维材料;然后,在该二维材料表面喷涂上聚碳酸亚丙酯胶;静置并加热使聚碳酸亚丙酯胶固化后,二维材料将依附于成形的聚碳酸亚丙酯薄膜下方;接着将该薄膜安装在载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缓冲层的微观操作手上,并借助光学显微镜精确对准到目标基底的目标位置;最后加热融化聚碳酸亚丙酯薄膜,并用有机溶剂去除残留的聚碳酸亚丙酯。本发明实现了二维材料的精确可控转移。该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且适用性广泛,有较好的扩展性,在微电子领域、生物检测领域和电池领域有着较广的使用前景。

    一种可控的二维材料柔性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028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31341.1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的二维材料柔性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首先,由机械剥离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得到待转移的目标二维材料;然后,在该二维材料表面喷涂上聚碳酸亚丙酯胶;静置并加热使聚碳酸亚丙酯胶固化后,二维材料将依附于成形的聚碳酸亚丙酯薄膜下方;接着将该薄膜安装在载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缓冲层的微观操作手上,并借助光学显微镜精确对准到目标基底的目标位置;最后加热融化聚碳酸亚丙酯薄膜,并用有机溶剂去除残留的聚碳酸亚丙酯。本发明实现了二维材料的精确可控转移。该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且适用性广泛,有较好的扩展性,在微电子领域、生物检测领域和电池领域有着较广的使用前景。

    一种基于纳米管和磁珠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95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71207.2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纳米管和磁珠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包括两端开口的纳米管,纳米管水平放置在下方的基底上。纳米管的管壁的上、下方分别刻蚀有纳米孔,用于通过生物分子。在纳米管的内部放置有一粒磁珠。磁珠的表面已预先被特定的功能集团修饰,以确保磁珠能够通过生物大分子与右侧的竖直挡板相连。在基底平台左侧安装有一枚电磁铁。当电磁铁开启后,会在周围形成较强的磁场。由于磁珠的顺磁效应,磁珠会被迅速磁化并被电磁铁吸引。如若此时生物分子正处于通过纳米管道的过程中,生物分子会在磁珠推动下弯曲,从而延长生物分子通过纳米管的时间。本发明有助于减缓生物分子通过纳米孔的速率,实现生物分子的精准检测甚至基因测序。

    二维平面异质结构的蛋白质拉伸测序平台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898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700951.X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平面异质结构的蛋白质拉伸测序平台及其控制、制作方法,本发明设计的二维平面异质结构的蛋白质拉伸检测平台,是由MoS2和WS2无缝拼接而成的,通过预先设计WS2的通道轨迹,利用WS2与MoS2化学势的不同,拉伸原本弯曲折叠的待测蛋白质分子,同时由于WS2吸附作用,蛋白质分子会吸附在WS2的纳米通道上,氨基酸的热波动大大减少了,同时也会显著减少被测蛋白的螺旋构象。这种吸附在二维表面的拉伸蛋白质分子构象,将有助于使用高分辨率原子力显微镜或者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蛋白质测序,并显著提高信噪比。如果结合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则有望实现低成本高通量的蛋白质测序。

    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718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1214317.4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该纳米机器人由微纳米颗粒和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通过金‑巯键或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强相互作用,自组装而成形成四足纳米机器人。通过在硅基材料上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沉积圆形金电极,同时在圆形金电极上加工四个纳米孔;该尺寸的纳米孔使得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每个纳米孔将仅能捕获一条脱氧核糖核酸链。由于纳米金电极与外接电压源相连,通过调控各个纳米孔上电压的方向和大小,可以调控纳米孔上电荷密度的电性和强度,从而控制通过纳米孔的电渗流方向和强度,并与脱氧核糖核酸链所受的电场力形成联合或竞争驱动,从而控制纳米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一种超灵敏塑胶炸弹侦测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7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14153.5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塑胶炸弹主要成分黑索金RDX分子的超灵敏侦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三级滤膜芯片和RDX分子信号检测芯片组成。三级滤膜芯片上分别加工有直径为1000nm,100nm和10nm的阵列纳米孔,对待测气体中的杂质和干扰分子实现逐级过滤。RDX分子信号检测芯片上则加工有直径为1nm的阵列纳米孔,该纳米孔尺寸与RDX分子相当,仅可以使得RDX分子以及比RDX分子小的分子通过,此外在各个纳米孔上都还加工有纳米金电极,该电极与外接电源和电流表相连,由于空气中的其他分子比纳米孔小很多,不会产生隧穿效应,然而由于RDX分子与纳米电极间隙相当,基于隧穿效应该电极可以用于检测RDX分子过孔时的隧穿电流特征信号,从而实现超灵敏爆炸物的侦测识别。

    一种多通道阵列式DNA测序系统及其测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750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20550.1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C12Q2565/607 C12Q2565/631 C12Q2565/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DNA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序列的纳米孔DNA测序传感器。该传感器包含电流检测单元,二硫化钼场效应管,原子力显微镜进给系统和阵列单元。将DNA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键合在原子力显微镜探针上,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进给控制系统,可以使得驱动DNA进出纳米孔的速度控制在一纳米每秒,这一速度完全满足DNA测序电流信号检测的带宽需求。在DNA过孔的过程中,因为纳米孔处于二硫化钼纳米带上,而二硫化钼纳米带在电流信号的检测过程中扮演着场效应管的角色,可以对DNA过孔的信号进行实时的放大,有效的提高信噪比。此外通过将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对应二硫化钼场效应管阵列化的方法可以同时并行的对待测DNA进行多通道并行实时测序,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