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5119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966266.4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与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两相流透明管壁内类油滴附着物识别方法。1、对油水两相流PTV图像进行初始图像处理;2、提取有效特征;3、对A进行随机抽样;4、随机选择一个样本属性V;5、在每个子空间中递归进行步骤4;6、重复3‑5直至产生t棵孤立树;7、将A分为异常样本集D、密集样本集C和正常样本集B;8、在正常样本集B和密集样本集C的并集中计算样本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9、在当前分类结果下重新计算油滴边缘聚类中心、类油滴附着物边缘聚类中心;10、重复8和9直至满足指定条件之一;11、计算异常样本集D中每个样本分别到当前油滴边缘聚类中心、当前类油滴附着物边缘聚类中心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31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626037.8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图片型测井曲线数据自动提取方法,其包括:一、在photoshop中载入测井曲线图像;二、确定测井曲线图像中测井曲线实际坐标范围;三、对测井曲线图像进行角度校正;四、沿着图像中横坐标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提取测井曲线数据点;五、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当前提取的测井曲线数据点进行异常值识别与修正,将异常值剔除并修正此处异常值;六、对剔除后的数据进行标定,将其从当前窗口坐标系映射到实际测井曲线坐标系中;七、对转换坐标后的测井数据进行三次B样条拟合,得到实际测井曲线拟合函数,以获得平滑数据。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而且能提供每条曲线上每个点的测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31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6037.8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图片型测井曲线数据自动提取方法,其包括:一、在photoshop中载入测井曲线图像;二、确定测井曲线图像中测井曲线实际坐标范围;三、对测井曲线图像进行角度校正;四、沿着图像中横坐标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提取测井曲线数据点;五、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当前提取的测井曲线数据点进行异常值识别与修正,将异常值剔除并修正此处异常值;六、对剔除后的数据进行标定,将其从当前窗口坐标系映射到实际测井曲线坐标系中;七、对转换坐标后的测井数据进行三次B样条拟合,得到实际测井曲线拟合函数,以获得平滑数据。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而且能提供每条曲线上每个点的测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96424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145611.0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油气采空区沉降预警方法,步骤一:采集沉降数据并记录地址沉降数据;步骤二:对沉降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异常值的识别与修正;步骤三:增强沉降数据的光滑性;步骤四:将进行一次累加(1-AGO)形成序列;步骤五:对采用NDGM(1,1)模型进行预测获得油气采空区的预测值;步骤六:进行反累加和反光滑变化获取油气沉降区的预测值;步骤七: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确定预警值;步骤八:建立基于灰关联的油气采空区沉降预警模型,当采空区沉降达到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沉降区就有塌陷的危险,这个临界值称为预警值,如果某点的沉降量超过临界值,则需要发出预警。本发明克服了由于数据不光滑造成的预测精度降低的缺陷,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8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0959995.X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Q10/04 , G08B3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架构钢柱形变损坏在线智能预警方法。1、在钢柱上布设电阻应变片群组,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每根钢柱轴向和径向随时间变化的短时形变量;2、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钢柱在轴向和径向随时间变化的长时形变量,并将其作为钢架构支柱临界损坏阈值;3、在已安装完成的钢柱上布设电阻应变片测量钢柱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轴向应变σhft和实际径向应变σrft,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修正由于振动等因素造成的应变测量异常值;4、建立钢架构钢柱形变损坏在线预警模型,进行钢架构钢柱形变损坏在线预警判定。将钢柱在轴向和径向随时间变化的长时形变量作为钢架构支柱临界损坏阈值,实现了钢柱的动态测量,提高了预警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827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206484.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原位开采薄层油页岩产能预测方法。1、在进行薄层油页岩原位开采的水平井中,沿着井向等距离的选取n个测量点,每个测量点再取m块油页岩石,测定其密度,获取有效等价密度;2、根据含油率计算公式,测定开采薄层油页岩样品的含油率,并求平均值;3、依据油页岩中热传递规律,建立热量在油页岩中的扩散模型,由油页岩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等,求解油页岩的温度场分布;4、根据油页岩裂解条件,建立油页岩裂解百分比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5、建立包含薄层油页岩的密度、含油率和温度场分布等因子的薄层油页岩产能预测模型。预先估算所开采薄层油页岩层产能,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8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59995.X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Q10/04 , G08B3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架构钢柱形变损坏在线智能预警方法。1、在钢柱上布设电阻应变片群组,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每根钢柱轴向和径向随时间变化的短时形变量;2、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钢柱在轴向和径向随时间变化的长时形变量,并将其作为钢架构支柱临界损坏阈值;3、在已安装完成的钢柱上布设电阻应变片测量钢柱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轴向应变σhft和实际径向应变σrft,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修正由于振动等因素造成的应变测量异常值;4、建立钢架构钢柱形变损坏在线预警模型,进行钢架构钢柱形变损坏在线预警判定。将钢柱在轴向和径向随时间变化的长时形变量作为钢架构支柱临界损坏阈值,实现了钢柱的动态测量,提高了预警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840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55166.2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与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灰关联的油井产能智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某区块选取a×N条测井曲线作为样板曲线,其中a为油井产能分类类别数,N为每类产能曲线条数;2、将所有样板曲线数字化,将待判定测井曲线数字化;3、建立测井曲线形态相关性判定的变权值灰关联模型;4、确定测井曲线形态相关性判定的变权值灰关联模型权值系数;5.对待测测井曲线形态相关性判定,并给出产能预测。该预测方法克服了由于人工读取法识别测井曲线不客观、基于神经网络大数据法识别测井曲线需要大量数据导致的测井曲线识别不够准确从而导致产能预测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8797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53732.0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于改进的DPIV垂直井油水两相流流速场测量方法,这种基于改进的DPIV垂直井油水两相流流速场测量方法采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代替传统互相关进行图像匹配,同时利用移动最小二乘(Moving least squares,MLS)综合整个流速场信息进行边界位移值补充,改善了DPIV的图像匹配效果,提高了垂直井油水两相流的测量精度。本发明在匹配的过程中同时考虑了平面内油滴的平移和旋转,能够提高两相流灰度图像的匹配精度,解决了在垂直井油水两相流流速场测量中由于图像匹配效果差、位移场边界缺失导致的测量精度降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9642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45611.0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油气采空区沉降预警方法,步骤一:采集沉降数据并记录地址沉降数据;步骤二:对沉降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异常值的识别与修正;步骤三:增强沉降数据的光滑性;步骤四:将进行一次累加(1-AGO)形成序列;步骤五:对采用NDGM(1,1)模型进行预测获得油气采空区的预测值;步骤六:进行反累加和反光滑变化获取油气沉降区的预测值;步骤七: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确定预警值;步骤八:建立基于灰关联的油气采空区沉降预警模型,当采空区沉降达到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沉降区就有塌陷的危险,这个临界值称为预警值,如果某点的沉降量超过临界值,则需要发出预警。本发明克服了由于数据不光滑造成的预测精度降低的缺陷,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