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白桦悬浮培养生产齐墩果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592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71296.5

    申请日:2009-01-19

    Abstract: 一种利用白桦悬浮培养生产齐墩果酸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白桦成树一年生枝休眠芽、展叶芽和种子为材料,接种于WPM+6-BA 1mg/L培养基中获得白桦无菌苗,再以无菌苗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IS上诱导获得稳定、快速生长的愈伤组织,最后在B5培养基,激素为0.1~0.4mg/L6-BA和0.01~0.1mg/L TDZ的培养基中进行悬浮细胞系的培养,蔗糖为20g/L,pH值为6.0~6.5,接种量鲜重为30~50g/L。23~25℃,110~130转/min,光照8~10h/d,光照强度1400~1700Lx,15天继代1次,多次继代培养后获得稳定的白桦悬浮培养细胞系。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获得的白桦恳浮培养细胞中齐墩果酸含量可达到0.217~0.714mg/g(干重)。本发明是第一次在白桦植物中通过细胞工程方法生产齐墩果酸,此方法周期短,成本低,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解决天然植物药物来源紧缺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齐墩果酸药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一种高产没食子酸的茶条槭悬浮细胞系

    公开(公告)号:CN101210231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144877.8

    申请日:200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没食子酸的茶条槭悬浮培养细胞。其特征在于将适量的茶条槭愈伤组织接种于WPM+TDZ0.002-0.01mg/L+6-BA0.05-0.15mg/L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5-20天1继代。选择长势好的愈伤组织转入3倍的大量元素WPM液体培养基中,激素为TDZ0.002-0.010mg/L和6-BA0.05-0.15mg/L,蔗糖为2-3%,pH值为5.8-6.0,接种量鲜重为20-40g/L。23-25℃,110-130转/min,光照8-10h/d,光照强度1400-1700Lx,7-15天1继代,20-30天为一周期,1个周期后收集细胞。鲜重达478.2g/L,干重可达22.3g/L,没食子酸含量达2.29%,没食子酸产量0.51g/L,一年可收获6.1227g/L。本发明是第一次在茶条槭植物中能通过细胞工程方法高产没食子酸的悬浮细胞。解决了没食子酸生产上的原料问题,易操作,周期短,成本低,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保护环境,保护茶条槭植物资源。

    一种高效水曲柳诱变育种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49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37882.1

    申请日:2025-03-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水曲柳诱变育种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结合物理诱变(60Co‑γ射线辐射)和化学诱变(EMS、秋水仙素、叠氮化钠、5‑氮胞苷)两大类诱变方式,并通过单一诱变、物理‑化学叠加诱变、化学‑化学叠加诱变的组合策略,优化诱变剂量、浓度和时间参数,显著提高了水曲柳遗传变异频率。本发明通过对不同诱变方式下的水曲柳苗期性状(株高、地径、复叶长、复叶宽、复叶面积等)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筛选出最佳诱变组合,并构建数据库。本发明提高了水曲柳的诱变效率和遗传多样性,为水曲柳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种水曲柳基因编辑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16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5270.0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曲柳基因编辑系统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水曲柳FmPDS2核苷酸序列,选择外显子区域设计一条靶序列sgRNA4;②构建水曲柳基因编辑载体;③将步骤②所获重组载体转入农杆菌,瞬时转化水曲柳;④检测靶序列活性及效率;⑤将步骤③所获农杆菌对水曲柳下胚轴进行稳定遗传转化;⑥获得转基因植株。本发明首次获得了水曲柳稳定基因编辑植株,为水曲柳功能基因研究、基因资源开发利用、突变体构建及新种质创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种循环复幼促进水曲柳萌蘖和扦插再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6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58461.7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复幼促进水曲柳萌蘖和扦插再生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针对扦插繁殖中年龄效应瓶颈的难题,从难生根大龄苗上获得的扦插成活苗再截干复幼取萌枝扦插,通过循环复幼三轮后生根率提高了6.6倍、产穗量提高了2.1倍。提出循环复幼诱导母株形成枝细、茎节短的半木质化萌枝发育状态最适宜扦插生根。本发明通过表型即可确定适宜扦插水曲柳萌条状态,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生根率,而且简化了评价环节,解决了硬木阔叶树生根繁殖年龄效应瓶颈和穗条产量问题,为水曲柳优良基因型的无性繁殖奠定基础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6及其克隆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03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6613.7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6及其克隆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成功克隆了水曲柳RNA聚合酶Ⅲ型启动子——水曲柳内源U6基因启动子proFmU6.6,并成功构建了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活性检测载体,通过瞬时转化水曲柳幼苗、GUS染色及gus基因转录表达验证,证明该启动子具有高效转录活性。实验证明四种水曲柳U6基因截短启动子proFmU6.6.1、proFmU6.6.2、proFmU6.6.3、proFmU6.6.4均有启动活性,并成功在CRISPR/Cas9系统中应用。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6克隆及启动子活性的表达分析,为研究水曲柳及近缘植物的转化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启动子序列,也可以实现对水曲柳高效精准的种质创新与品种遗传改良。

    一种快速打破水曲柳组培苗休眠芽并成功离体繁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7534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504136.9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快速打破水曲柳组培苗休眠芽并成功离体繁殖的方法,以水曲柳带休眠芽点的组培苗或者带休眠芽茎段为材料,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TDZ,两种光照条件(光,暗),两种培养方式(固体、液体),温度为25℃,培养7d内,水曲柳休眠芽解除休眠状态,开始萌发,培养24d,固体培养的萌发率最高达57.14%,液体培养的萌发率最高达100%,在壮苗和增殖培养中,培养30d,A6培养基成活率100%,平均苗长为1.68cm,Z1培养基成活率75%,平均苗高2.65cm。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打破水曲柳休眠芽进行离体繁殖,而且该方法可以进行循环使用,是一项可持续的循环培养生产方法,并且,该方法激素单一,浓度低,过程简单,具有可控性和低成本特征,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条件,为规模化繁殖水曲柳苗木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解除水曲柳组培苗移栽过程中非生理性休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84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725126.8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除水曲柳组培苗移栽过程中非生理性休眠的方法,所述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水曲柳组培苗高效移栽技术:通过对移栽过程中的栽培基质、光照强度、组培苗类型等关键因素对水曲柳组培苗移栽影响的研究,确定水曲柳组培苗高效移栽技术,移栽30d后成活率可以达到93.33%;二、水曲柳组培苗移栽过程中出现的非生理性休眠的解除方案:针对移栽苗过早形成顶芽停止生长和休眠现象,本发明通过向植株喷施100mg/L GA3可重新诱导新芽萌发,萌发率达到90%。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水曲柳组培苗移栽后发生休眠导致的幼苗枯死、烂根等移栽障碍,提高了水曲柳的生长量,为水曲柳组培微繁工厂化育苗技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花曲柳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484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11904.7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愈伤组织团块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方法。本发明以优良花曲柳茎段和叶片作为原始材料,在添加了激素NAA和TDZ的WPM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添加了激素NAA和TDZ的WPM液体培养基中,光照振荡培养。经过多代定向诱导驯化,建立了生长量稳定,增殖迅速,团块均匀的愈伤组织团块悬浮系。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增殖系数可观,能够促进花曲柳的快速繁殖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