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丝黑穗病相关基因ZmNL的克隆鉴定及其在抗丝黑穗病玉米育种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40405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675794.1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抗丝黑穗病相关基因ZmNL的克隆鉴定及其在抗丝黑穗病玉米育种中的用途。研究表明,该基因位于玉米主效抗丝黑穗病区域(bni2.09)区域内,受到丝轴黑粉菌胁迫后,其表达量在抗病玉米材料中显著高于感病材料。其编码的蛋白为膜蛋白,多表达于内质网膜及质膜上,具有R蛋白的保守基序。原核表达试验证明该基因的编码蛋白能够抑制丝轴黑粉菌的生长。转化该基因的玉米株系人工接种丝轴黑粉菌后发病率显著低于未接种的受体对照材料。本发明所提出的ZmNL基因对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玉米抗丝黑穗病分子育种的研究。

    基于抗玉米丝黑穗病候选基因ZmNL开发的分子标记LSdCAP8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98590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75830.4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玉米丝黑穗病候选基因ZmNL开发的分子标记LSdCAP8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玉米主效抗丝黑穗病区域(bni2.09)预测到抗病基因ZmNL,针对该基因外显子1的序列设计引物,比对从感病自交系黄早四与抗病玉米自交系Mo17扩增出的序列,挖掘到抗感材料间存在的差异SNP位点,并转化成分子标记LSdCAP8,其效用在38份抗病性不同的玉米资源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一种dCAPS分子标记可用于玉米抗丝黑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速玉米抗病品种的选育进程。

    一种转异戊烯基酰基转移酶基因玉米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41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72205.7

    申请日:2016-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95 C12N9/1025 C12N15/8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异戊烯基酰基转移酶基因玉米育种方法,包括ZmIPT2基因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ZmIPT2基因对玉米的遗传转化和转ZmIPT2基因后代的功能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转基因技术ipt基因用来转化植物,使得植物内源性细胞分裂素水平升高。在这些转基因植物,ipt基因通过多种启动子驱动,例如组成型的、天然的和诱导型启动子,驱动表达达到增产目的。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基因工程对植物基因组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修饰,定向改变植物的某些性状,为品种的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耐盐碱玉米环境安全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688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010246855.4

    申请日:2010-08-06

    Inventor: 邸宏 王振华 张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耐盐碱玉米环境安全性检测方法。有关转基因玉米花粉中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存留情况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发明包括:(1)玉米的种植:挑选发育良好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耐盐碱玉米种子,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常规管理;(2)盐胁迫处理:在玉米拔节期开始直至玉米植株抽雄,每隔4-7天灌浇氯化钠水溶液,每次灌浇1000ml/盆;(3)采集花粉与盐碱土混合进行花粉降解试验;(4)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检测:在分解30天时取样,提取甜菜碱醛脱氢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

    一种利用线虫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价土壤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7223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6581.2

    申请日:2015-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线虫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价土壤质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土壤线虫提取、分离与鉴定,步骤二、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计算。本发明利用土壤中常见的线虫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价土壤质量,提出一种指标明确,结果可靠的评价标准,对土壤环境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受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转基因玉米小麦大豆环境安全评价技术(2014ZX08011003)”支持。

    玉米抗丝黑穗病相关基因ZmNL的克隆鉴定及其在抗丝黑穗病玉米育种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40405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75794.1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抗丝黑穗病相关基因ZmNL的克隆鉴定及其在抗丝黑穗病玉米育种中的用途。研究表明,该基因位于玉米主效抗丝黑穗病区域(bni2.09)区域内,受到丝轴黑粉菌胁迫后,其表达量在抗病玉米材料中显著高于感病材料。其编码的蛋白为膜蛋白,多表达于内质网膜及质膜上,具有R蛋白的保守基序。原核表达试验证明该基因的编码蛋白能够抑制丝轴黑粉菌的生长。转化该基因的玉米株系人工接种丝轴黑粉菌后发病率显著低于未接种的受体对照材料。本发明所提出的ZmNL基因对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玉米抗丝黑穗病分子育种的研究。

    与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0041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91403.7

    申请日:2025-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为DNdCAPs837,位于玉米第4号染色体ZmMYB42基因第837位,突变碱基为G/C。以玉米基因组总DNA为模板,使用dCAPS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大小为224bp,第27个碱基为突变位点,感病材料该位点为C,不能被KpnI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而抗病材料该位点为G,能被KpnI限制性内切酶切为197bp和27bp两个片段。基于该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可以实现植物的丝黑穗病抗性鉴定。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抗病性植物的培育,为筛选并创制丝黑穗病抗性新材料提供新技术手段和方法基础,在植物育种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基于基因ZmArg开发的与玉米耐盐碱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5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09046.5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因ZmArg开发的与玉米耐盐碱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是使用CAPS引物对,以玉米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后得到的片段,全长319bp,其中第227个碱基为snp位点,高感敏感性材料为C,能被BssSI‑v2限制性内切酶切为两个片段;中高耐性材料则为A,不能被BssSI‑v2限制性内切酶切开。本发明通过在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中分析受盐碱胁迫诱导表达的基因ZmArg编码区的序列变异,与自交系的耐盐碱性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关联位点进而开发出了分子标记DNCAPS363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在盐碱敏感的自交系的鉴别中检测效率平均是88.2%,本发明的提出为获得耐盐碱玉米自交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基于基因ZmArg开发的与玉米耐盐碱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5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09046.5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因ZmArg开发的与玉米耐盐碱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是使用CAPS引物对,以玉米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后得到的片段,全长319bp,其中第227个碱基为snp位点,高感敏感性材料为C,能被BssSI‑v2限制性内切酶切为两个片段;中高耐性材料则为A,不能被BssSI‑v2限制性内切酶切开。本发明通过在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中分析受盐碱胁迫诱导表达的基因ZmArg编码区的序列变异,与自交系的耐盐碱性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关联位点进而开发出了分子标记DNCAPS363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在盐碱敏感的自交系的鉴别中检测效率平均是88.2%,本发明的提出为获得耐盐碱玉米自交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