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油氧化程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78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99616.8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一种大豆油氧化程度的检测方法属于油脂氧化的检测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油进行热氧化处理得氧化油脂,氧化后将大豆油冷却,-20℃冷藏;(2)测定大豆油的共轭二烯值(CDV)和p-茴香胺值(p-AV),并利用气相色谱测定脂肪酸比例;(3)对共轭二烯值(CDV)和p-茴香胺值(p-AV)与脂肪酸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与共轭二烯值(CDV)和p-茴香胺值(p-AV)相关系数大于0.9的脂肪酸比例作为参数来表示大豆油氧化程度;本方法利用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固有属性,通过其比例的变化来评价油脂氧化程度,是一种方便、准确、快捷、成本低、再现性强的油脂氧化程度的检测方法。

    从水酶法水解液中同步提取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525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92726.4

    申请日:2013-11-22

    Abstract: 从水酶法水解液中同步提取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的方法属于医药保健食品制造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碎后的大豆挤压膨化得膨化产物,将膨化产物与水混合后进行酶解,经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2)向水解液中加入酸进行酸沉,然后离心分离得沉淀和水相,将水相进行微波处理后进行纳滤得到透过液;(3)透过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得吸附物;(4)吸附物经解吸后进行丙酮萃取,得到萃取物和未萃取物,将萃取物和未萃取物分别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本方法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安全,可同步得到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两种产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固态发酵超临界萃取芝麻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3739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304768.3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一种固态发酵超临界萃取芝麻油脂的方法属于植物油脂提取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芝麻脱皮后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得到膨化产物,同时经榨笼回收压榨芝麻油,将得到的膨化产物粉碎后进行水分调节,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进行固态发酵,得到发酵产物;(2)将步骤(1)得到的发酵产物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萃取物,然后将萃取物进行减压分离得到芝麻油并回收CO2;本方法所需的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芝麻油提取率高,萃取时间短,油脂的营养价值高,在提油过程中具有一定脱酸、脱色、脱臭效果,大大简化了后续精炼工艺,所得产品为天然绿色有机食品。

    一种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豆粕中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897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32504.6

    申请日:2014-05-23

    Abstract: 一种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豆粕中蛋白的方法属于植物蛋白的提取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脱脂豆粕粉碎过筛后与水混合形成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先后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分步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酶解液和沉淀;(2)在酶解液中加入反胶束体系进行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得到萃取液,将萃取液进行反萃取后离心分离得有机相和水相;(3)将水相进行碱溶酸沉得沉淀,将沉淀加水复溶后超滤、真空浓缩、冷冻干燥即得大豆蛋白;本方法所需的工艺设备简单,操作安全,该方法将超声技术和反胶束萃取技术联合使用,应用于豆粕蛋白的提取,提高了蛋白提取率,降低了提取成本,制得的大豆蛋白纯度高、变性程度低、功能性好。

    一种高F值复合低聚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460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57402.2

    申请日:201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F值复合低聚肽的制备方法,采用氨基酸比例平衡及脂肪酸平衡的混合油料,进行粉碎、挤压膨化预处理后,选择两步酶解法,提取油脂与低聚肽混合液,借助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再经透析、超滤、冷冻干燥得到高F值的低聚肽。采用混合油料,有利于得到一种氨基酸比例平衡的低聚肽;酶法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溶剂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及废水处理的能耗,而且保证了所提取的混合油料低聚肽的绿色制取,按照人类所需来剪切蛋白质得到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天然植物低聚肽。

    一种水酶法同步提取大豆油脂与大豆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4209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47101.1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生物酶破乳的方法属于植物油脂提取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膨化大豆粉碎后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反应,酶解后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2)向步骤(1)得到的乳状液中加入水和磷脂酶进行搅拌酶解反应,得到反应液;(3)向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乙醇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离心分离,既得大豆油脂;本方法所需的工艺设备简单、破乳时间短、绿色环保并且破乳率高。

    真空挤压膨化预处理溶剂法提取大豆油脂和豆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262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433157.4

    申请日:2012-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挤压膨化预处理溶剂法提取大豆油脂和低变性豆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脱皮大豆片粉碎后用真空挤压膨化机进行真空挤压膨化;真空挤压膨化后的大豆产物用溶剂正己烷进行浸提;浸提后分离得到混合油和湿粕;混合油经真空旋转蒸发器进行汽提,得到产物即为大豆油,湿粕经闪蒸脱溶得到豆粕;真空挤压膨化机的模孔孔径为10-22mm,螺杆转速为40-140r/min,套筒温度为40-80℃,真空度为0.02-0.06MPa;粉碎后的大豆物料含水率为8-16%;浸提时间为40-100min,浸提温度为60-92℃,溶剂正己烷的体积和真空挤压膨化后的大豆产物的重量比为0.6:1-2.2:1ml/g,搅拌速度为60-120r/min,浸提次数为1-5次。达到提高大豆油脂得率、降低豆粕的变性程度以及缩短浸出时间的目的。

    一种脂肪酸配比均衡调和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950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620824.4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一种脂肪酸配比均衡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属于植物油脂提取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菜籽、紫苏、火麻子和月见草籽清理、粉碎后按比例混合得混合油料;(2)将混合油料加水配成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进行超声预处理;(3)向超声预处理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破壁;(4)向复合酶酶解后的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水解液、乳状液和残渣,乳状液经冷冻解冻破乳后得游离油,合并两次得到的游离油即为脂肪酸配比均衡的调和油;本发明将五种油料按比例混合后利用超声结合酶解制备脂肪酸配比均衡的调和油,脂肪酸配比接近SFA:MUFA:PUFA=0.27:1:1,Omega6:Omega3=1-5:1,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一种油茶籽皂素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079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41546.3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一种油茶籽皂素的提取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茶籽去壳后粉碎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与残渣;(2)将步骤(1)得到的水解液调节pH至酸性,搅拌一段时间后,离心分离去除不溶物,在上清液中加入乙醇进行萃取;(3)萃取后进行大孔吸附树脂脱色,脱色后进行真空浓缩,然后喷雾干燥即得到油茶籽皂素;本方法所需的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皂素回收率高且品质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固态发酵超临界萃取芝麻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373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304768.3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一种固态发酵超临界萃取芝麻油脂的方法属于植物油脂提取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芝麻脱皮后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得到膨化产物,同时经榨笼回收压榨芝麻油,将得到的膨化产物粉碎后进行水分调节,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进行固态发酵,得到发酵产物;(2)将步骤(1)得到的发酵产物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萃取物,然后将萃取物进行减压分离得到芝麻油并回收CO2;本方法所需的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芝麻油提取率高,萃取时间短,油脂的营养价值高,在提油过程中具有一定脱酸、脱色、脱臭效果,大大简化了后续精炼工艺,所得产品为天然绿色有机食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