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

    公开(公告)号:CN211355755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462195.6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包括刀柄、与刀柄连接的直刀杆、与直刀杆延伸连接的弯刀杆,弯刀杆前端设置剥离刀头,剥离刀头包括设置于末端外沿的圆弧切刃。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以提供一种圆弧切刃的剥离刀头,降低脊柱外科手术减压操作时的难度,尤其适用于将韧带及周边增生肥厚的软组织切除;通过在手柄、直刀柄分别设置盲孔、连接头、磁铁,一个刀柄可安装不同结构的刀头,使得不同刀具的手感一致,降低手术操作难度,从而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手术刀长短不一、把手粗细不同、手感不同,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

    一种设置有颈部创面压迫器的颈托

    公开(公告)号:CN215459089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786123.8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颈部创面压迫器的颈托,包括颈托和创面压迫器;颈托上设置有一通孔,创面压迫器固定于通孔内;创面压迫器包括:固定部件,固定于通孔内,包括固定端和固定杆;固定端固定于通孔内,固定杆位于颈托外;压迫部件,穿过固定端,可相对于固定端移动;压迫部件的一部分位于颈托内,压迫颈部创面;另一部分位于颈托外;和加压部件,设置于固定杆上,位于颈托外,可相对于固定杆移动,接触并对压迫部件施加压力,使压迫部件向颈托内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有颈部创面压迫器的颈托,对颈部局部创面的压迫效果更为精准,加压部件使压迫效果稳定,且不会压迫患者的气管或食道导致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

    一种设置有局部创面气囊式压迫器的颈托

    公开(公告)号:CN21545908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783941.2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局部创面气囊式压迫器的颈托,包括颈托和气囊式压迫器;颈托包括前托和后托,前托设置于人体颈部前方;后托设置于人体颈部的后方,与前托通过固定带连接固定;功能开口设置于前托上,正对人体颈部前路的位置;气囊式压迫器可拆卸地设置于前托靠近人体颈部的内表面上,包括:压迫气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固定于前托上,第二端贴合人体颈部;充气组件,连接压迫气囊,使压迫气囊充气或放气;和压力检测组件,设置于压迫气囊上,用以检测并显示压迫气囊对人体颈部的压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托内的气囊式压迫器可对患者颈部的局部创面进行稳定压迫,且压力可调,压力较为平均,不影响患者的气管和食道。

    一种腰椎间孔成形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191986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1057422.4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腰椎间孔成形定位装置,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主定位架,主定位架的四个侧边分别固定第一侧定位架、第二侧定位架、第三侧定位架和第四侧定位架,第一侧定位架、第二侧定位架、第三侧定位架和第四侧定位架的矩形短边均与主定位架的正方形边长度相等,第一侧定位架的矩形长边和第二侧定位架的矩形长边长度相等,第三侧定位架的矩形长边和第四侧定位架的矩形长边长度相等,第三侧定位架的矩形长边的长度大于第一侧定位架的矩形长边的长度,主定位架、第一侧定位架、第二侧定位架、第三侧定位架和第四侧定位架构成截面为偏心十字形的架体,主定位架沿着轴心方向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固定有穿刺针,穿刺针的针尖伸出于主定位架。

    一种肌肉保护功能的倒计时单齿拉钩

    公开(公告)号:CN212630819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0868446.7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肉保护功能的倒计时单齿拉钩,包括左钩体和右钩体左钩体和右钩体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左钩体底部固定铰接限位齿条的一端,限位齿条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右钩体底部对应的限位孔,限位孔内通过轴体转动安装棘齿,棘齿的一端卡接在限位齿条上的任意一个卡齿上;右钩体的底部还包括一个沿着限位齿条长度方向贯穿右钩体的腔体,腔体内安装定时装置,定时装置上设有定时向棘齿的另一端运动的推动齿,推动齿推动棘齿使其与限位齿条脱离卡合。在现有的单齿拉钩基础上增加了机械的定时装置,能够按照一定时间内对单齿拉钩的夹紧部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松开,避免长时间夹紧肌肉造成肌肉坏死,从而促进手术后切口快速恢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术中脊柱连接棒定制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583438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1593394.0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中脊柱连接棒定制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设有进料机构、测量及定位机构、切割机构、打标机构、折弯机构、操作台和外壳体,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带体、固定爪,所述测量及定位机构包括红外线定位仪和抓取组件,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电动滑轨、气缸、伺服电机和切割刀,所述打标机构为激光打标机,所述折弯机构包括电动滑轨、电动推杆、伺服电机、支撑板、夹持爪、气缸和冲头。所述系统包括进料机构、测量及定位机构、切割机构、折弯机构和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有助于精确、快速、一次成型的完成连接棒的定制,并能完成高复杂度的连接棒定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紧凑,能有效阻隔噪声,并且使用方式灵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术中测量颈椎曲度变化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916225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177174.3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术中测量颈椎曲度变化的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和标尺组件,均具有一个底座和一个支架杆,支架杆均与底座的安装方向呈180°,光源组件上具有两个可以发射定向光束且上下布置的光源,位于下方的光源在标尺上的直射点所指标尺上的颈椎曲度刻度θ=arcos(a/L)–β,其中,两个光源间的距离为定值a,两个光源在标尺上的直射点距离为L,标尺与第二支架杆间的夹角的预设值为β,标尺标有θ。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光源组件和标尺组件能够实现在手术中实时测量颈椎曲度及其变化,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

    防止堵塞的引流管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80932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21438324.4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堵塞的引流管,包括:管头(100)、管体(200)、观察瓶、压力传感器;管头(100)上设置有引流组合孔;所述引流组合孔包括第一圆形孔(101)、第二圆形孔(102)、条形孔(103);条形孔(103)的一端连通第一圆形孔(101),条形孔(103)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圆形孔(102);条形孔(10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管头(100)的周向方向。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不易变形;2、采用引流组合孔的设计,可有效防止堵塞。3、在优选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负压变化,有助于观察。

    一种术中测量胸腰椎曲度变化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916224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172423.X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术中测量胸腰椎曲度变化的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和标尺组件,均具有一个底座和两个支架杆,两个支架杆相互垂直,且其中一个与底座的安装方向呈180°,光源组件上具有两个可以发射定向光束且上下布置的光源,位于下方的光源在标尺上的直射点所指标尺上的胸腰椎曲度刻度θ=arcos(a/L)–β,其中,两个光源间的距离为定值a,两个光源在标尺上的直射点距离为L,标尺与第二支架杆间的夹角的预设值为β,标尺标有θ。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光源组件和标尺组件能够实现在手术中实时测量胸腰椎曲度和侧弯角度及其变化,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

    一种镜下椎间孔骨凿装置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91997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1058179.8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镜下椎间孔骨凿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套管、第二工作套管、椎间孔镜和骨凿,第一工作套管的直径大于第二工作套管的直径,第一工作套管和第二工作套管为圆管体,第一工作套管的外侧和第二工作套管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工作套管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工作套管的中心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工作套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工作套管的顶部和底部齐平;第一工作套管内底部安装椎间孔镜,第一工作套管的底部设有呈向右下倾斜的第一尖头,骨凿包括骨凿柱体、位于骨凿柱体底部的呈向左下倾斜的第二尖头和位于骨凿柱体顶部的敲击部,第二工作套管内插设有骨凿柱体,第二尖头伸出第二工作套管的底部,敲击部置于第二工作套管的顶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