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压利用回收装置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05618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617988.1

    申请日:2014-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余压利用回收装置,包括工艺管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涡轮机、异步电动机、并网控制柜和供电电缆;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涡轮机设置在工艺管道上,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设置在涡轮机的两端,第一阀门为电动控制阀,第二阀门为手动调节阀;涡轮机连接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与并网控制柜电连接,并网控制柜连接供电电缆。在事故状态下,通过失电制动器和第一阀门的双重保护,有效提高余压利用回收装置安全性能。

    一种耐高温高杂质的泵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548312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595449.8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杂质的泵密封结构,包括大气端机械密封和介质端机械密封,还包括内置轴承和导流套,内置轴承置于大气端机械密封和介质端机械密封之间,并分别与大气端机械密封和介质端机械密封相连,导流套固定在泵密封的下端盖上,导流套上口呈伞形收敛间隙状,下口呈伞形扩散张开状,导流套上口与机械密封装置形成净化区,下口与泵腔形成杂质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了一种密封效果更好且带有净化保护装置的耐高温高杂质的泵密封结构。轴承置于双端面机械密封中,更有利于机械密封可靠运行。净化保护装置,既可以屏蔽高杂质颗粒进入密封面,又为高温源与密封面之间起到热屏蔽作用并带走摩擦发热,保护了密封面中的润滑膜。

    循环流体余压回收装置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82231U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20051628.6

    申请日:2011-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流体余压回收装置。一种循环流体余压回收装置,包括冷却塔塔体(1)、风筒(2)、风机(3)、水池(4)、填料(5)、布水器(6)、除水器(7)、风机驱动电动机(81)和循环总管(9),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涡轮机(11),涡轮机(11)的进水口通过串联有涡轮机进水阀(111)的水管连接循环总管(9),涡轮机(11)的出水口通过串联有涡轮机出水阀(112)的水管连接布水器进水口(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容易,控制精确,能源利用率高,适用范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