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74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0516921.3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法尔福空间结构(上海)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4 , G21C3/10 , G21C3/06 , B66F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支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同步液压装置的夹持型支座,包括:连接单元,其顶部设有用于容纳上部结构的上部容纳槽,所述上部结构与所述上部容纳槽底部固定连接;夹持单元,包括夹持座和夹持动力装置,所述夹持座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单元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座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连接单元底面上,所述夹持座的底部设有下部容纳槽,所述夹持动力装置的工作端水平抵接在所述下部容纳槽内的下部结构上,以产生静摩擦力,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够满足临时顶盖抵抗较大的风吸力且不伤害核反应堆安全壳,并且具备同步安装功能,具有操作方便,安全高效的特点,保障了临时顶盖与核反应堆安全壳连接性能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40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1910527205.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伞型折叠开合式反应堆厂房临时顶盖,它包括立体钢支架、若干钢索、膜材、电机及支撑装置;立体钢支架设置在核岛安全壳的顶部,立体钢支架的非结合端固定在核岛安全壳的壳体上,立体钢支架的结合端设置在核岛安全壳顶部的上端,支撑装置设置在核岛安全壳,支撑装置上铺设有电机轨道,电机运行在所述电机轨道上,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立体钢支架的结合端,钢索的另一端与电机相固定,膜材铺设在钢索上;采用类似雨伞形状,并通过折叠的方式实现自动化开启或者关闭;打开时,可以满足反应堆厂房对采光、通风或者吊装等的需求;闭合时,可以满足防风、防雨雪的需要,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55987.2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2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供汽系统包括进气流道和第一分支流道,进气流道,接收压水堆的低温低压蒸汽;第一分支流道,与进气流道连通,第一分支流道上设有热管堆,热管堆用于对第一分支流道内流通的蒸汽进行加温;热管堆下游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支流道,第二分支流道用于对流出热管堆的蒸汽进行加压或者与进气流道的蒸汽进行混合以得到不同品质的输出蒸汽。上述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基于现有压水堆提供的低温低压蒸汽,结合热管堆的固有安全和高温优势,利用第一分支流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分支流道对低温低压蒸汽进行处理,以获得不同品质的输出蒸汽,实现全范围的压力工业供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68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47750.2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热泵、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设备冷却水流经热泵后流回设备冷却水系统;第一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管路和冷水机组,热泵的输出端与冷水机组的输入端连通,冷水机组的输出端与热泵的输入端连通,冷水机组用于接收已加热的循环水,并在吸收热量后将降温后的循环水返回至热泵,第一循环管路在热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有第一切换阀;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第二循环管路和至少一个用户端,第二循环管路流经热泵,并用于将已加热后的循环水输送至用户端,然后将由用户端流出已降温的循环水返回至热泵,第二循环管路在热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有第二切换阀。由此提升核电机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6525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37596.0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柯沃泰膜结构(上海)有限公司
IPC: E04B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驱动台车的弹簧支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驱动台车的弹簧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传动板,其上表面用于与上部结构连接;下传动板,其底面用于与驱动台车连接,所述上传动板与下传动板滑动连接;弹簧调节装置,其纵向弹性形变带动上传动板沿下传动板做相应的上下运动。本发明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不仅能够根据轨道的不平整度和变形及时调整驱动系统,使之能够适应轨道垂直方向的变形,并且保证驱动台车在开合屋盖运行过程中始终与轨道贴合,进一步保障了开合屋盖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高效。可用于开合屋盖与驱动台车的连接,也可安装在其他类似的建筑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77984.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厂房临时顶盖翻转启闭机构,包括翻盖(1)、液压缸(5)、铰链组A(2)、铰链组B(3)、支撑梁(4)、铰链组C(6)及液压泵站(9);所述铰链组A(2)位于所述液压缸(5)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翻盖(1)与所述液压缸(5)之间可绕所述铰链组A(2)进行相对转动;所述液压缸(5)布置在所述翻盖(1)下,所述铰链组B(3)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梁(4),另一端与所述翻盖(1)相连;所述铰链组C(6)位于所述液压缸(5)下部,所述液压缸(5)可沿所述铰链组C(6)的铰链轴进行转动;本发明通过液压缸驱动翻盖启闭,确保顶盖启闭过程中稳定性,并能防止翻盖在失压情况下自由掉落。
-
公开(公告)号:CN1122275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38011.8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4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网气膜式临时屋盖,包括支撑环梁(2)、索网(3)和充气膜(4);所述支撑环梁(2)固定在钢制安全壳(1)顶端,所述支撑环梁(2)由钢管或型钢焊接而成,用于锚固所述充气膜(4)和所述索网(3)的端部;所述索网(3)分为上层索网(31)和下层索网(32),分别由多根拉索组成;所述索网(3)可交叉张拉布置或沿径向张拉布置;所述充气膜(4)为布置在所述上层索网(31)和所述下层索网(32)中间的双层膜,在所述充气膜(4)内充气,呈现出扁平“飞碟”形。本发明实现了反应堆厂房内各物项的吊装“0”干涉,可迅速响应天气变化;能够抵抗强台风和暴雨雪,确保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40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27205.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伞型折叠开合式反应堆厂房临时顶盖,它包括立体钢支架、若干钢索、膜材、电机及支撑装置;立体钢支架设置在核岛安全壳的顶部,立体钢支架的非结合端固定在核岛安全壳的壳体上,立体钢支架的结合端设置在核岛安全壳顶部的上端,支撑装置设置在核岛安全壳,支撑装置上铺设有电机轨道,电机运行在所述电机轨道上,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立体钢支架的结合端,钢索的另一端与电机相固定,膜材铺设在钢索上;采用类似雨伞形状,并通过折叠的方式实现自动化开启或者关闭;打开时,可以满足反应堆厂房对采光、通风或者吊装等的需求;闭合时,可以满足防风、防雨雪的需要,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344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52909.0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云技术的核能智能平台架构,它包括交互层、软件层、系统层和硬件层,所述交互层、软件层、系统层和硬件层依次互相进行数据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云计算超强的计算能力,实现数值反应堆建模分析,材料性能数值模拟,流、固、声、磁、温等多物理参数耦合计算,实现元件加工、设备制造、产品组装全过程模拟、优化、监控,实现测量简单化、控制傻瓜化、诊断专家化,运行智能化甚至无人运行,打破核电站数据孤岛,逐步实现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运行、维护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实现产品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指标的精确控制,项目全局可量化、可视化、可预测的高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91054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03908.6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式核反应堆装换料工艺,其使用厂区桥吊及反应堆厂房单轨吊车完成环吊的功能——对反应堆厂房内的重载物项进行吊装操作;采用顶置设备闸门,作为设备进出反应堆厂房的主要通道,停堆换料时,一体化堆顶组件IHP通过厂区桥吊吊运出反应堆厂房暂存在外部;整个厂区,燃料贮存区域及反应堆厂房相邻一字排开,取消燃料操作区域的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车,同样用厂区桥吊替代完成相关重载物项吊运的操作。本发明提供的紧凑式核反应堆装换料工艺,专门对厂房和系统的紧凑性进行了创新设计,可应用于小型反应堆中。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布置和设计,实现了反应堆厂房及辅助配套设施的小型化、紧凑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