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4624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010239918.3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G01S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来感知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脉冲信号的方法,其首先对感知接收机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并在各时间点处计算特定尺度上小波支撑集内小波变换系数的平方和,再用该尺度上噪声方差对该平方和进行归一化以便获得小波变换域能量感知的判决统计量,接着分析所述判决统计量的统计特征,以便计算出所述判决统计量在观测区间上的最大值,进而根据来确定判决门限值,最后将所获得的判决统计量与所确定的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接收到的信号中是否存在脉冲边沿信号,本法计算复杂度较低,便于在实际系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8122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010195190.9
申请日:2010-06-08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OFDM接收机及其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移滤波,抑制加性噪声,或者同时抑制加性噪声和干扰;对频移滤波的输出进行处理;处理步骤包括CP移除步骤、DFT变换步骤、均衡步骤、解调步骤、去交织步骤、信道译码步骤。本发明提出的OFDM接收机及其实现方法,可以用在使用OFDM信号的系统,尤其在低信噪比下也有很好的传输性能,对频谱重叠但具有不同循环频率的干扰信号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11830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0910247314.0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移动终端在发生RLF事件后,判断发生RLF事件的原因,判断方法为步骤A或步骤B的方法:步骤A、利用发生RLF事件与重新建立RRC链接之间的时间差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如果时间差大于时间T1,则认为存在覆盖漏洞,否则认为没有覆盖漏洞;步骤B、终端对其发生RLF后测量到的所有RSRP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连续N次RSRP小于门限值,或者在时间T2内;且平均的RSRP小于门限值,则认为RLF是由覆盖漏洞造成,否则是由切换参数设置造成。本发明提出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可在移动鲁棒性优化过程中,对于由于非切换参数设置导致的RLF进行区分,从而避免了对切换参数进行不必要的调整,提高了移动鲁棒性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0127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300514.4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循环自相关函数的统计谱域传输信号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择理论CAF平面上能量最为集中的若干个点作为循环自相关函数的特定目标范围;步骤S2:依照求得的所述特定目标范围,根据接收信号L个观察周期的观察值估计对应目标范围的循环自相关函数;步骤S3:对所述求得的循环自相关函数的估计值进行特征检测;步骤S4:对所述特征检测结果进行判决。本发明的基于循环自相关函数的统计谱域传输信号的检测方法相较于现有的检测方法在大幅降低了系统硬件要求及处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检测性能,同时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系统接收端硬件结构的基础上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223186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010145844.7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协同感知转动扫描雷达信号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一个中心处理节点和若干个感知节点;步骤二,中心处理节点选择某几个感知节点对雷达频段的某一信道进行感知,获得感知结果;步骤三,中心处理节点对所述感知结果进行处理,得出转动扫描雷达的特征信息。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准确识别转动扫描雷达,且在小于一个雷达扫描周期的时间内确认转动扫描雷达扫描方向,在小于两个雷达扫描周期的时间内进一步确定已感知雷达的扫描周期和具体位置等相应参数,无需已知雷达系统的先验信息,感知时间短,效率高,可靠性强,使次级通信系统能够合理、高效地共享雷达频段,同时避免对雷达无线电测定业务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370243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52844.X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数据库的上行链路增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主系统向地理位置数据库发送收回可用载频的请求及保护区域信息;地理位置数据库向受影响的基站发送可用载频的释放命令及保护区域信息;基站估算所服务的用户对主系统的干扰情况,并根据干扰情况将用户划分为不同区域;基站为不同区域的用户分配上、下行链路载频的调度信息;基站通知地理位置数据库更新可用载频的使用信息。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次级系统对于可用频谱的利用率,增加上行链路的吞吐量,从而保证了LTE系统网络性能以及通信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1136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0910247480.0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的谱域信号发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内嵌有一发送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一个逆傅立叶变换单元,NT个并联连接的功率分配单元,循环移位处理单元,加法器,循环前缀单元;功率分配单元用以对信号进行功率分配;循环移位处理单元包括NT个平行的循环移位单元,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对NT个功率分配单元的输出信号进行移位处理,获得NT个移位信号;加法器用以将NT个移位信号累加获得一个和信号;循环前缀单元用以在和信号前附上循环前缀然后馈入单根发射天线发送。本发明在单天线装置上实现了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循环自相关函数的调控,降低了发送装置对射频天线模块的数量要求,减少了硬件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44988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0910054524.8
申请日:2009-07-08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发射装置在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CDD-OFDM发射模块上,叠加一个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用于独立地将一个信息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用于根据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进行相应的循环移位操作,调制CDD-OFDM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函数,从而建立谱域信道。本发明在现有的CDD-OFDM标准系统中嵌入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实现了OFDM调制信道和循环延时调制信道的复用,解决了在多载波频域信道上复用谱域信道的问题;本发明在获得循环延时分集的同时,不消耗额外发射功率和带宽,并且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39109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80481.X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TDD模式下多小区协作传输中预补偿频偏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多小区协作传输系统中的发射端通过接收到的信号来计算获得发射端n对接收端m的上行链路的频偏步骤二、TDD模式下的下行链路的频偏等于上行链路的频偏的相反数,发射端将待发射的信号进行预补偿频偏处理后发送给接收端,预补偿频偏处理的过程为:其中,为发射端n对接收端m的下行链路的频偏;fm,n为发射端n向接收端m发送的频偏预补偿前的频率数据,为发射端n向接收端m发送的频偏预补偿后的频率数据;n=1,…,N,N表示发射端的总数,m=1,…,M,M表示接收端的总数。本发明解决了多小区协作传输中发射端导入的多个频偏的影响,保证多小区协作传输的系统增益,且降低了对发射端晶振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6798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22631.1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超高速无线局域网信道绑定与分配方法,包括:步骤一,AP监听自身管理下的STA可通信的信道是否空闲,若为空闲信道,则开始对空闲信道进行控制,获取空闲信道的数目、信噪比、及信号干扰比;步骤二,AP根据信噪比和信号干扰比计算出信道质量权值,并根据信道质量权值的大小确定空闲信道的优先级;步骤三,AP对自身管理下的STA进行轮询,获取STA的本地优先级队列中存在的业务类型;步骤四,AP对STA中存在的业务进行优先级划分;步骤五,AP按照业务优先级和信道优先级通过二分法为STA自适应分配空闲信道。本发明既平衡了网络中的业务量,又为高优先级业务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信道资源,保障了业务的QoS,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