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硅化铝晶须增强的氧化铝-碳化硅-碳免烧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643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90884.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甄强 李文豪 李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硅化铝晶须增强的氧化铝‑碳化硅‑碳免烧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控制免烧耐火材料的组成和各组分用量,硅粉、铝粉和石墨粉作为Al4SiC4晶须的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高温使用过程中,Al4SiC4晶须在耐火材料中原位生长,与一维颗粒状Al4SiC4相比,Al4SiC4晶须具有二维线状结构,表面积更大,对免烧耐火材料内部的包裹性更好,氧化时优先被氧化,在氧化过程中对免烧耐火材料内部其他易被氧化的物质的保护效果更好,Al4SiC4晶须还具备晶须本身的特点,不仅能够提高免烧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还可以增强免烧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6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44486.9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温陶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粉球磨混合及稀土金属元素引入,S2:粉体氢气还原,S3:粉体烧结。本发明通过在超高温陶瓷原料粉中加入稀土元素金属粉进行球磨混合,并对混合粉体进行氢气还原,使复合陶瓷的氧含量低于0.1%,显著促进烧结致密化,同时稀土金属粉的引入导致复合陶瓷中产生稀土掺杂相和晶界析出相,阻碍晶粒长大并降低了晶界的元素扩散速率,提高了材料的强韧性;在高温烧蚀过程中稀土元素与SiO2结合形成Re‑Si‑O相,提高玻璃相的稳定性,使得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得到了提高。

    一种二元合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57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42141.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李榕 李天真 甄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元合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碳酸盐为原料,或者直接以钙钛矿氧化物与预掺杂的化合物为原料;经球磨混合后,在1000‑1200℃下煅烧,高温固相合成二元金属掺杂的钙钛矿氧化物;S2、将二元金属掺杂的钙钛矿氧化物制成工作电极浆料;S3、将工作电极浆料涂覆于电解质片上,烘干,烧结,制得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工作电极;S4、通还原性气氛,高温处理。获得的电极表面上的二元金属纳米粒子增加了电化学反应的活性位点,有利于电极反应的进行;B位元素的出溶,有利于电极表面氧还原反应的进行,提高了电极的氧离子导电性能。

    具有红外辐射散热作用的高温抗氧化釉层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3674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89719.8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甄强 李政 李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外辐射散热作用的高温抗氧化釉层材料及其应用,该材料以硅酸锆粉料和玻璃釉粉料为原料,原料与乙醇和分散剂混合后得到的浆料用喷涂或浸渍的方法均匀涂覆在碳化硅、碳化锆、碳化硼、二硼化锆、二硅化钼陶瓷或者硅碳棒和硅钼棒发热体的表面,经高温热处理制得釉层。本发明所制备的釉层可保护被涂覆的陶瓷和发热体,防止陶瓷和发热体在高温下被氧化。釉层的1~22μm全波段红外辐射率大于0.93,具有较高的红外辐射散热作用。同时,釉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可用于近空间飞行器和高温发热体的抗氧化和辐射散热的需要。

    一种Al2O3-Cr2O3-MgO耐火砖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3643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10317.0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l2O3-Cr2O3-MgO耐火砖。以铝热法生产铬铁合金过程中产生的铝铬渣为主要原料,在细粉中用一定比例的镁铝尖晶石粉或氧化镁和氧化铝混合粉体代替铝铬渣细粉,按照原来的生产工艺,事先加1~5wt%的磷酸混料,经过困料后,外加1~5wt%结合剂,在60~80MPa压力下制成坯体。将经过干燥后的坯体放入高温炉中,在空气气氛下1450~1550℃保温20~30h,制成Al2O3-Cr2O3-MgO耐火砖。与现有铝铬渣耐火砖相比,不仅提高了体积密度,降低气孔率,还提高了耐火砖的抗碱性炉渣和抗金属液侵蚀的能力,以及抗水化能力,并且大幅降低了原料成本。

    一种氮化铬的制备方法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18855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29892.8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铬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粒度为200目以上,且至少为高纯试剂3.5N的金属铬粉为原料,将装有原料的坩埚置于可控气氛高温炉中,在流动的氨气中进行高温反应合成,合成温度为800~1200℃,保温2~20小时,炉内氧气压力范围为1.013×104.55~1.013×104.58Pa,氮气压力范围为1.013×103.11~1.013×106.41Pa。反应完成之后在氨气流中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取出,充分研磨至粉体。本发明制备的氮化铬经XRD分析,仅有氮化铬的物相,没有观察到其他杂质的特征谱峰,不含其他杂质,含氧量低于1.65%,且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于保存,适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利用富含氧化硅的煤矸石制备多孔保温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469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26647.4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富含氧化硅煤矸石制备多孔保温材料的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以及废弃固体物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领域。以破碎后的富含氧化硅的煤矸石和石灰石作为主要原料,原料配料的质量比为煤矸石:石灰石=1:0.5~2,将原料球磨至浆料粒度达到200目以下,放入烘箱中烘干。向烘干后的粉料中添加占原料总重量1~10%的水,再添加0.5~2%的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机压成型,干燥。将坯体放入高温炉中,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反应烧结,合成温度为1000~1200℃,保温0.5~4h。经物相分析,该材料的主晶相为硅钙石(CaSiO3),次晶相为钙铝黄长石(Ca2Al2SiO7);利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分析测试,该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9~1.3g/cm3,气孔率为40%~70%。

    一种低热值富钾煤矸石制备钾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3536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0131.2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热值富钾煤矸石制备钾肥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煤矸石经破碎、除铁,得到铁含量低的富钾煤矸石粉,将其与工业纯氢氧化钠混合后在500~650℃条件下焙烧,焙烧后的熟料和水搅拌混合,通过静置、老化、过滤,得到滤饼和含钾母液。含钾母液通过CO2酸化中和、提取分离,得到钾肥K2CO3。本方法还可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净水剂和可用于陶瓷或耐火材料的SiO2原料,SiO2原料还含有一定量的煤粉,具有一定热值,可以降低陶瓷或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低热值富钾煤矸石中主要的有价值元素,工艺流程简单,不污染环境、无二次废料排放,所用原料为工业废弃物来源广泛便于实施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