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9168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959311.3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断裂韧性铝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棒材包含以下成分及质量百分比:锌Zn为1wt%~5wt%,镁Mg为2wt%~5wt%,钪Sc为0.3~1wt%,其他杂质元素的总质量百分比≤0.1%,余量为铝Al。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将铝锭加热至熔化成铝液,加入镁锭、锌锭和铝钪中间合金;(2)升温至730~740℃进行充分搅拌、静置后,在720~730℃进行精炼除气、除渣和保温静置后,在700~710℃下浇铸成铝合金铸锭;(3)将铝合金铸锭进行热挤压及后续热处理,形成高强高断裂韧性铝合金棒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铝锌镁钪棒材具有高强度,抗拉强度达495MPa,屈服强度达415MPa,延伸率大于10%,平面应变断裂韧度高达55MPa·m1/2。
-
公开(公告)号:CN111321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129226.7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高导热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合金包含按重量百分比的如下元素:RE:3~7%,Mg:0.01~1%,Cu:0.01~1%,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所述杂质元素包括总量小于0.1%的Fe。其中RE的组分为Ce和La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以纯铝锭、纯镁锭、Al‑Cu中间合金和Al‑RE中间合金为原料,所述铝合金的制备工艺为压力铸造,制备的合金在具有高韧性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导热性能,适用于制备形状复杂的电子产品的压铸结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05912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711262502.1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NiB12的可逆复合储氢材料,包含重量百分比为10%~50%的NiB12、重量百分比为50%~90%的NaBH4。本发明还提供了可逆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含有NiB12的可逆复合储氢材料具有合适的NiB12和NaBH4的含量比例,提高了储氢材料的动力学性能,放氢温度更低;显示较好的储氢和放氢的可逆性。制备本发明公开的含NiB12的可逆复合储氢材料的方法简便,易操作,安全环保,有利于实现工业化扩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51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198047.9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耐腐蚀三元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镁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元素组分:Y 8‑12wt%,Al 0.6‑3wt%,余量为Mg。通过:(1)在保护气氛下,将Mg‑Y中间合金、铝锭和镁锭制备成镁合金熔体;(2)在保护气氛下,将镁合金熔体在搅拌后静置,然后精炼除气、除渣,再次静置后保温,得到镁合金液;(3)在保护气氛下,将镁合金液浇铸成型,形成铸锭;以上三个步骤最终得到高强高耐腐蚀三元镁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耐腐蚀性能好、力学性能高、对杂质铁元素的敏感程度低以及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9429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911460.8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涉及储氢材料领域,包括中间部分和外层部分,氢化前,所述中间部分是镁颗粒,所述外层部分是金属颗粒;氢化后,所述中间部分是氢化镁,所述外层部分是金属化合物颗粒。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4个步骤:(1)制备未经钝化的纯镁粉;(2)将含过渡金属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搅拌吸附至所述纯镁粉上,得到混合样品;(3)制备中间是镁颗粒,外层是金属颗粒包覆的核壳结构材料;(4)制备中间是氢化镁颗粒,外层是金属化合物颗粒的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本发明公开的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结构稳定,提高了材料的储氢性能,增强储氢材料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3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7291.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均匀延伸率高加工硬化非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元素组分:Al 3.0~6.0%,Ca 0.5-1.0%,其余为M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非稀土镁合金棒材晶粒尺寸10~30微米,合金抗拉强度大于245MPa,屈服强度大于125MPa,最大延伸率为27%,均匀延伸率超过20%,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均匀延伸率显著高于现有的任何非稀土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98047.9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耐腐蚀三元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镁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元素组分:Y 8-12wt%,Al 0.6-3wt%,余量为Mg。通过:(1)在保护气氛下,将Mg-Y中间合金、铝锭和镁锭制备成镁合金熔体;(2)在保护气氛下,将镁合金熔体在搅拌后静置,然后精炼除气、除渣,再次静置后保温,得到镁合金液;(3)在保护气氛下,将镁合金液浇铸成型,形成铸锭;以上三个步骤最终得到高强高耐腐蚀三元镁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耐腐蚀性能好、力学性能高、对杂质铁元素的敏感程度低以及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43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34158.6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包头市慧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变质铸造铝硅合金的工艺方法,属于铝合金铸造领域,本发明以Al-10%RE中间合金为变质剂,以铸造铝硅合金为变质对象,具体工艺方法为:将铝硅合金加热熔化,升温至730-740℃进行搅拌、精炼除气、除渣,保温静置20-30min后加入1.5-3%的Al-10%RE中间合金并同步对熔体充分搅拌、除渣,然后升温至750-760℃静置保温40-50min,之后在690-700℃将金属液快速浇注入温度在160℃-190℃的金属模具中;利用本发明的稀土变质铸造铝硅合金的工艺方法,可以显著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提高合金电导率和力学性能,充分发挥稀土对共晶硅的变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01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90770.5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腐蚀三元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由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组成:Sc:2~5wt.%,Y:0.3~2.2wt.%,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杂质元素Fe含量不超过0.02wt.%,杂质元素Cu含量不超过0.02wt.%,杂质元素Ni含量不超过0.003wt.%。通过井式电阻炉熔炼制备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环保、耐腐蚀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40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34413.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非热处理强化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合金包含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元素:RE:7~10%,Mg:0.05~0.5%,Ti:0.05~0.1%,不可避免杂质元素≤0.1%,其余为Al元素。其中RE的组分为Ce和La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组合。以纯铝锭、纯镁锭、Al-Ti中间合金、Al-Ce中间合金和Al-La中间合金为原料,所述铝合金的制备工艺为压力铸造,所述合金不需经过后续的热处理,在铸态下屈服强度大于150MPa,抗拉强度大于200MPa,延伸率大于10%,可用于汽车等行业对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结构件上,替代钢制结构件,满足汽车轻量化发展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