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437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0187284.3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和/或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草药唇膏,所述中草药唇膏是由如下所述方法制备的:(1)取蜂蜡1.5份、凡士林2.0份,水浴加热熔化,得混合液1;(2)取羊毛脂1.0份、中药提取物5.0份,水浴加热熔化,得混合液2;(3)将混合液1与混合液2混合,加入氮酮0.5份混合均匀,置于50‑60℃加入薄荷精油,混合后罐装。本发明将中医药与日常护肤品相结合,理论联合实际,衍生推出新型具有治疗效果的中草药唇膏,其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成本低,对于慢性唇炎效果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655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5183.X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新用途技术领域,具体是丙酮酸的新用途,本发明发现丙酮酸可以保护人和小鼠皮肤免受UVB诱导的DNA损伤,实验结果表明:丙酮酸足以减少UVB诱导的CPD在人和小鼠体内模型中的累积;此外,丙酮酸还保护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免受UVB诱导的DNA损伤。重要的是,外源丙酮酸显著增加组蛋白H3-赖氨酸9(H3K9)的乙酰化水平,它直接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途径。本发明还包括丙酮酸在制备抵抗由于紫外线UVB照射诱导产生的细胞凋亡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皮肤老化和皮肤癌的发病率,可很好的应用于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60532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0130678.0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甲癣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冰醋酸5‑20份、枯矾20‑40份、猪牙皂10‑20份、侧柏叶10‑20份、花椒10‑20份、雄黄10‑20份。本发明优点在于:1)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甲癣效果显著,临床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药物涂膜治疗4个月后总有效率为100%;2)本发明的涂膜剂使用时无需棉签点蘸即可涂擦指甲,使用更方便;位于出液口边缘的海绵圈可防止药液溢出,不损伤指甲周围皮肤,涂抹更加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545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15562.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慢性皮肤溃疡病脏腑辩证的联系数模型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病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为:(1)将临床诊断结果及其程度等级作为联系数模型右边的具体展示或补充;(2)根据患者体征,运用脏腑辩证论治理论和经验展开辩证,在联系数模型右边补充致病机理讨论;(3)根据致病机理和所在脏腑及其临近脏腑或相关联脏腑的辩证链处方给药;其中所述联系数模型为(脾,胃)+(肝,胆)i+(心,小肠)j+(肺,大肠)k+(肾,膀胱)l=f(e,-e)皮。所述系统包括临床诊断记录模块、慢性皮肤溃疡病联系数模型生成模块、药物记录模块、用药指导模块和阶段性治疗效果评价与反馈模块。本发明有助于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的定量化研究,提高临床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192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421608.6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基于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诊治慢性皮肤溃疡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为:将患者临床症状与慢性皮肤溃疡阴阳辨证参考指证表对照,得到患者慢性皮肤溃疡临床阴阳辩证量化表;根据量化表得到患者的阴阳平衡方程;再根据阴阳平衡方程中各经脉上的定量符号,选用相应的中药给予治疗。所述系统包括临床症状记录模块、患者慢性皮肤溃疡临床阴阳辩证量化表生成模块、药物记录模块、用药指导模块和阶段性治疗疗效评价反馈模块。本发明还涉及基于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判断慢性皮肤溃疡疾患所处阶段和治愈所需时间的方法、基于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评判慢性皮肤溃疡中医治疗水平的方法。本发明有利于促进慢性皮肤溃疡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现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7425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281891.0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77 , A61B5/1032 , A61B5/1075 , A61B5/1077 , A61B5/1079 , A61B5/445 , A61B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视觉三维重建技术皮肤溃疡创面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采用标定方法,分别得到两个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再通过同一世界坐标中的一组定标点来建立两个摄像机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三维重建模型,数字化提取曲面创面的颜色特征、三维表面积特征以及创面的纹理特征,同时将溃疡创面的中医色泽特征进行数字化转换,利用患者皮肤创面特征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其优点表现在:用于直接计算出慢性创面的曲面形状和表面积信息,为溃疡在中医里的辨证论治提供数字化依据,为临床慢性溃疡的诊治创造更为直观、简便的研究观测和评估手段,同时积累有标注的三维图像信息,从而在治疗全过程动态建立首个皮肤溃疡数字化辨证AI资源库。
-
公开(公告)号:CN1075645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39295.8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元联系数对症用药评估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通过中医上的“望闻问切”的方式建立症候项目;步骤S2,对步骤S2中的症候项目进行疗效评定;步骤S3:得到“望闻问切”项目的疗效四元联系数μ(gt)=at+bti+ctj+dtk(t=1,2…16);步骤S4,计算疗效四元联系数μ(gt)的3阶全偏联系数并对3阶全偏联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序;步骤S5,对人数之比η=“总有效/无效”作从大到小的排序;步骤S6,把同一项目上的η值排序号与该项目的3阶全偏联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序号作对照。其优点表现在:正确的对症加减有助于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则可以用于随症加减与疗效关系的定量研究,起评估预测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65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38784.1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偏联系数法的中药筛选方法和系统。所述的中药筛选方法对四元联系数,仅计算直接反映当前治疗措施下药物疗效的变化趋势,且更具临床意义的一阶全偏联系数并依据其排序于i∈[0.5,1],j∈[-0.5,0]内对i,j取值,使得一阶全偏联系数不全小于0(符合临床实际)。所述的中药筛选系统包括特征函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不同症状的疗效四元联系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一阶全偏联系数;修正模块,用于根据其排序于i∈[0.5,1],j∈[-0.5,0]内对i,j取值作进一步调整,使得一阶全偏联系数不全小于0。本发明将有助于更科学合理的评估中药对症疗效,用于随症加减与疗效关系的定量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46379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38786.0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筛选中药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筛选出疾病常用中药,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元联系数;根据四元联系数在疗效数量测度与疗效性质测度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疗效曲线;通过把疗效曲线映射到4维疗效空间中,计算各疗效曲线与完美疗效曲线的欧氏距离;根据欧氏距离的从小到大排序出疾病常用中药的优劣,把此优劣排序与按痊愈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比较,确定出中药优选次序。本发明还依据所述方法提供了中药筛选系统。本发明将为临证用药选优提供参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也为药物疗效的评估等科学研究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000919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310056153.3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K36/758 , A61P17/04 , A61P31/10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手足癣治疗的复方透骨草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其主要药效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透骨草20‑40份;花椒50‑70份;皂荚20‑40份;木鳖子4‑8份。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功效的功效。方药中君药透骨草味甘性温,善祛风除湿,解毒止痒;花椒除湿止痒,为臣药;皂荚、木鳖子除湿毒,杀虫,共为佐药;米醋调和诸药,又有软化皮肤角质作用,可助抑菌消炎,为使药。组方精简,诸药合用外治,共奏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