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的新用途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655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5183.X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新用途技术领域,具体是丙酮酸的新用途,本发明发现丙酮酸可以保护人和小鼠皮肤免受UVB诱导的DNA损伤,实验结果表明:丙酮酸足以减少UVB诱导的CPD在人和小鼠体内模型中的累积;此外,丙酮酸还保护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免受UVB诱导的DNA损伤。重要的是,外源丙酮酸显著增加组蛋白H3-赖氨酸9(H3K9)的乙酰化水平,它直接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途径。本发明还包括丙酮酸在制备抵抗由于紫外线UVB照射诱导产生的细胞凋亡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皮肤老化和皮肤癌的发病率,可很好的应用于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慢性皮肤溃疡病脏腑辩证的联系数模型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病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45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15562.7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慢性皮肤溃疡病脏腑辩证的联系数模型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病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为:(1)将临床诊断结果及其程度等级作为联系数模型右边的具体展示或补充;(2)根据患者体征,运用脏腑辩证论治理论和经验展开辩证,在联系数模型右边补充致病机理讨论;(3)根据致病机理和所在脏腑及其临近脏腑或相关联脏腑的辩证链处方给药;其中所述联系数模型为(脾,胃)+(肝,胆)i+(心,小肠)j+(肺,大肠)k+(肾,膀胱)l=f(e,-e)皮。所述系统包括临床诊断记录模块、慢性皮肤溃疡病联系数模型生成模块、药物记录模块、用药指导模块和阶段性治疗效果评价与反馈模块。本发明有助于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的定量化研究,提高临床疗效。

    利用基于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诊治慢性皮肤溃疡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92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421608.6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基于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诊治慢性皮肤溃疡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为:将患者临床症状与慢性皮肤溃疡阴阳辨证参考指证表对照,得到患者慢性皮肤溃疡临床阴阳辩证量化表;根据量化表得到患者的阴阳平衡方程;再根据阴阳平衡方程中各经脉上的定量符号,选用相应的中药给予治疗。所述系统包括临床症状记录模块、患者慢性皮肤溃疡临床阴阳辩证量化表生成模块、药物记录模块、用药指导模块和阶段性治疗疗效评价反馈模块。本发明还涉及基于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判断慢性皮肤溃疡疾患所处阶段和治愈所需时间的方法、基于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评判慢性皮肤溃疡中医治疗水平的方法。本发明有利于促进慢性皮肤溃疡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现代化。

    一种基于四元联系数对症用药评估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645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39295.8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元联系数对症用药评估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通过中医上的“望闻问切”的方式建立症候项目;步骤S2,对步骤S2中的症候项目进行疗效评定;步骤S3:得到“望闻问切”项目的疗效四元联系数μ(gt)=at+bti+ctj+dtk(t=1,2…16);步骤S4,计算疗效四元联系数μ(gt)的3阶全偏联系数并对3阶全偏联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序;步骤S5,对人数之比η=“总有效/无效”作从大到小的排序;步骤S6,把同一项目上的η值排序号与该项目的3阶全偏联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序号作对照。其优点表现在:正确的对症加减有助于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则可以用于随症加减与疗效关系的定量研究,起评估预测的作用。

    基于偏联系数法的中药筛选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9165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38784.1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偏联系数法的中药筛选方法和系统。所述的中药筛选方法对四元联系数,仅计算直接反映当前治疗措施下药物疗效的变化趋势,且更具临床意义的一阶全偏联系数并依据其排序于i∈[0.5,1],j∈[-0.5,0]内对i,j取值,使得一阶全偏联系数不全小于0(符合临床实际)。所述的中药筛选系统包括特征函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不同症状的疗效四元联系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一阶全偏联系数;修正模块,用于根据其排序于i∈[0.5,1],j∈[-0.5,0]内对i,j取值作进一步调整,使得一阶全偏联系数不全小于0。本发明将有助于更科学合理的评估中药对症疗效,用于随症加减与疗效关系的定量研究。

    采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筛选中药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6379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38786.0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筛选中药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筛选出疾病常用中药,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元联系数;根据四元联系数在疗效数量测度与疗效性质测度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疗效曲线;通过把疗效曲线映射到4维疗效空间中,计算各疗效曲线与完美疗效曲线的欧氏距离;根据欧氏距离的从小到大排序出疾病常用中药的优劣,把此优劣排序与按痊愈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比较,确定出中药优选次序。本发明还依据所述方法提供了中药筛选系统。本发明将为临证用药选优提供参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也为药物疗效的评估等科学研究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