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5956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41603.9
申请日:2006-09-3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131 , G03G2215/0119 , G03G2215/0158
Abstract: 一种图像转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感光介质,在该感光介质上,通过光扫描形成静电潜像且通过转移调色剂到该静电潜像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带卷绕在至少一对辊上、绕该辊旋转且通过与感光介质接触而形成转移夹挤区。转印带的线速度快于同该转印带接触的感光介质的外周面的线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940768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28012.8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131 , G03G15/167 , G03G2215/0158 , G03G2215/16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色彩配准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感光介质的显影单元、图像转印装置和供纸装置。图像转印装置包括一对传送辊、传送带和多个转印辊。传送带由传送辊支撑,围绕传送辊进行旋转,并且通过将记录介质附着在其表面上而传送记录介质。多个转印辊布置于传送带内侧,并且在记录介质和感光介质形成转印辊隙。供纸装置将记录介质提供至图像转印装置。图像转印装置在图像转印过程中保持记录介质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置的力等于或者大于由供纸装置施加于记录介质的最大力。
-
公开(公告)号:CN1289975C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03125552.3
申请日:2003-09-3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65 , G03G2215/0634
Abstract: 一种用于一个彩色成像装置的显影设备的电压提供设备,具有一个印刷电路板,其与一个高压电源相连,多个安装在每个彩色显影设备的一端的固定触点,以及多个电压转换单元,用于选择性的连接印刷电路板和固定触点端子,从而有选择的从高电压提供源向每个彩色显影设备提供电压。利用该电压提供设备,能够在显影设备的变化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个具有相对简单结构的继电器部分来进行触点转换,而不需要移动显影设备。因此,由于与显影设备的连接所造成的震动而引起的印刷质量的恶化就能够被避免,并且高电压触点转换的可靠性也能够提高。而且,用于从高电压提供源向显影设备提供电压所需的高电压线束的数目也能够被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497372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03125552.3
申请日:2003-09-3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65 , G03G2215/0634
Abstract: 一种用于一个彩色成像装置的显影设备的电压提供设备,具有一个印刷电路板,其与一个高压电源相连,多个安装在每个彩色显影设备的一端的固定触点,以及多个电压转换单元,用于选择性的连接印刷电路板和固定触点端子,从而有选择的从高电压提供源向每个彩色显影设备提供电压。利用该电压提供设备,能够在显影设备的变化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个具有相对简单结构的继电器部分来进行触点转换,而不需要移动显影设备。因此,由于与显影设备的连接所造成的震动而引起的印刷质量的恶化就能够被避免,并且高电压触点转换的可靠性也能够提高。而且,用于从高电压提供源向显影设备提供电压所需的高电压线束的数目也能够被降低。
-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370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305873.3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3G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31 , B41J11/0095 , B41J13/0036 , B41J13/0045 , B41J13/025 , B41J13/03 , B65H15/00 , B65H2301/3332 , B65H2801/06 , G03G15/6529 , H04N1/00567 , H04N1/00591 , H04N1/00612 , H04N1/00631 , H04N1/006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增加连续地排放打印介质的速度以增加整体打印速度的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排放辊,用于将打印介质从打印单元向后输送;换向辊,使打印介质的运动方向从向后部运动换到向主体的前部运动;第二排放辊,用于将打印介质排放到外部;中间排放辊单元,设置在第一排放辊和换向辊之间,包括主辊、次排放辊和次供应辊。在从换向辊输送的前一张打印介质在主辊和次排放辊之间排放的同时,从第一排放辊输送的后一张打印介质在主辊和次供应辊之间供应。因此,由于前一张打印介质和后一张打印介质之间的间隔比传统的成像设备的间隔短,所以提高了连续排放打印介质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整体打印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51710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410012005.2
申请日:2004-09-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85 , G03G2215/01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主体;光敏单元,该光敏单元设置在主体内以显影图像;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可移动地设置在主体中、与光敏单元相接触,以便将图像从光敏单元转印到记录介质上;闭锁/释放单元,该闭锁/释放单元相对于光敏单元闭锁和解脱转印单元的安装位置;以及检查单元,用以检查转印单元是否由闭锁/释放单元安装。于是,即使在未操纵闭锁/释放单元从而转印单元和光敏单元未彼此固定的情况下用户疏忽操作成像设备,成像设备也可以通知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00474165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159229.5
申请日:2006-09-2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864 , G03G2221/1684 , G03G2221/18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影单元和具有该单元的成像装置。所述显影单元包括具有支撑槽的显影单元主体,当显影单元被安装在安装框架上时,所述支撑槽接触所述框架的支撑突起并被其支撑。光电导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显影单元主体中,其端部形成支撑轴并由支撑单元支撑。从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显影单元主体中,并且当所述显影单元主体被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时与所述驱动单元啮合。所述显影单元主体的一个侧表面包括干涉单元,当将所述显影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时,所述干涉单元与所述安装框架相干涉,并且推压所述显影单元主体,使之与所述驱动齿轮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370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710305873.3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3G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31 , B41J11/0095 , B41J13/0036 , B41J13/0045 , B41J13/025 , B41J13/03 , B65H15/00 , B65H2301/3332 , B65H2801/06 , G03G15/6529 , H04N1/00567 , H04N1/00591 , H04N1/00612 , H04N1/00631 , H04N1/006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增加连续地排放打印介质的速度以增加整体打印速度的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排放辊,用于将打印介质从打印单元向后输送;换向辊,使打印介质的运动方向从向后部运动换到向主体的前部运动;第二排放辊,用于将打印介质排放到外部;中间排放辊单元,设置在第一排放辊和换向辊之间,包括主辊、次排放辊和次供应辊。在从换向辊输送的前一张打印介质在主辊和次排放辊之间排放的同时,从第一排放辊输送的后一张打印介质在主辊和次供应辊之间供应。因此,由于前一张打印介质和后一张打印介质之间的间隔比传统的成像设备的间隔短,所以提高了连续排放打印介质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整体打印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94546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41607.7
申请日:2006-09-3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864 , G03G15/757 , G03G2221/1657
Abstract: 一种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到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耦合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以大致防止两者相对移动的驱动力耦合部分。所述驱动力耦合部分包括轴距保持部件,以将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为大致恒定。在驱动从驱动齿轮传递到从动齿轮时,所述驱动装置耦合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使两者不相对移动,从而保持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大致恒定的距离。因此,大致防止因驱动齿轮的驱动力矩和从动齿轮的负载力矩而造成的从动齿轮轴位置改变以及处理盒变形。如此,显影辊与光导介质之间的间距的变化被最小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