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42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0187.5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GET ATRP的比率型HER2电化学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该试剂盒包括以下原料:金电极、cDNA、hairpin DNA、MCH、BMP、ARGET ATRP溶液。本发明中hairpin DNA通过Au‑S键自主装到电极上,并特异性识别捕获HER2。DNA‑NH2通过特异性识别连接到HER2上,通过BMP引发ARGET ATRP反应,将大量信号单体FMMA连接到电极上。利用方波伏安法记录氧化电流的响应值,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灵敏检测。在最佳条件下电流信号与HER2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Fc/IMB=1.39636lgCHER2+2.78477,检测限低至78.47fM。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望推广到其他目标物的检测以及临床应用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2051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13669.1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9/127 , A61K31/12 , A61K31/196 , A61K31/337 , A61K31/573 , A61K31/585 , A61K45/00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靶向仿生纳米治疗载体系统,能够携带抗炎物质更准确地识别和调控炎症环境的巨噬细胞,从而实现精准协同抗炎治疗。所提供的靶向仿生纳米治疗载体系统,是由磷脂、活性氧响应性芳基硼酸酯修饰磷脂酰丝氨酸钠盐、胆固醇和助剂构成的纳米脂质体;所述的抗炎物质,为疏水性抗炎物质或亲水性抗炎物质。本发明中制备靶向仿生纳米脂质体系统易于携带抗炎物质,避免正常生理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而在关节炎部位炎症环境中发生模拟细胞凋亡的转变,从而实现针对关节炎部位巨噬细胞的靶向协同抗炎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5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77541.X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植体周围炎质谱正离子模式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所述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4‑己基间苯二酚、N,N‑双(2‑羟乙基)甲酰胺、N‑乙酰血清素、癸二酸、硬脂酰胺、硬脂酰基乙醇酰胺、谷氨酰胺、溶血甘油磷脂酰乙醇胺、4‑硝基喹啉N‑氧化物。本发明通过进行种植体周围炎质谱正离子模式代谢组学的研究,最终筛选出种植体周围炎中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产物作为生物标志物,开拓性地提供所述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在种植体周围炎诊断方面的应用,为研究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药物提供新靶点,本发明具有重要的临床、科研及药物转化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3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115442.X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监控脑卒中风险预警方法和脑卒中风险预警的智能眼镜,该智能眼镜通过电源给摄像模块、预警模块及控制模块供电,摄像模块获取人体视网膜图像,控制模块接收人体视网膜图像,对人体视网膜图像判别并返回判别结果,预警模块,在诊断为有脑卒中风险时,发出风险预警。如此,形成了一种能够实现脑卒中风险检测地智能眼镜。由于该智能眼镜能够随时随地对脑卒中进行检测,不用去医院进行眼底照相检查,提升了便捷性和依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82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9113.1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48/00 , C12N5/10 , A61K38/17 , A61K31/352 , A61K9/51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P19/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过表达Clec1b蛋白质细胞膜在制备膝骨关节炎药物的用途。具体还公开了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骨关节炎关节滑膜单细胞测序发现一种PDPN+炎性巨噬细胞亚型。目前如何通过将药物递送至PDPN+炎性巨噬细胞从而调控其炎症水平,最终缓解滑膜炎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6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591310.4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IPC: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捕获特定RNA结合蛋白介导的RNA‑RNA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对细胞进行UV交联固定RNA结合蛋白和RNA的相互作用,裂解细胞之后,通过结合特异性抗体的磁珠将特定的RNA结合蛋白及其结合的RNA富集在磁珠上,将RNA酶切成片段,然后在RNA的3’末端进行pCp‑biotin标记并在磁珠上进行近端连接。将RNA结合蛋白‑RNA复合物从磁珠上洗脱,1/3的复合物用蛋白胶电泳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后,通过化学发光的方法进行检测,2/3的复合物在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后,切下RNA结合蛋白‑RNA复合物,分离纯化RNA并构建链特异性文库进行测序。本发明使用化学发光法替代放射性元素检测蛋白‑RNA复合物,提高了安全性和方便性;无需过表达特定RNA结合蛋白,提高了嵌合体RNA的检出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01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43890.7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SP1蛋白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等试验,发现LASP1蛋白在脊髓损伤急性期内的神经元内表达显著上调。LASP1蛋白在神经元轴突内定位于轴突侧枝形成处并招募spastin至轴突侧枝形成处以促进轴突侧枝进一步生长。进一步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LASP1与spastin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而且,在神经元中过表达LASP1可明显促进神经元轴突侧枝的形成,而此时需要spastin的参与。本发明明确了LASP1蛋白是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关键蛋白,主要作用为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轴突侧枝形成处的微管切割,促进轴突侧枝进一步生长以修复脊髓损伤,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切实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88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61500.6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乏氧外泌体的智能响应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高G含量的海藻酸钠进行醛基化改性,再进行苯基硼酸接枝,制得苯基硼酸接枝的醛基化海藻酸钠(PBA‑OSA);利用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单宁酸改性,制得单宁酸改性羧甲基壳聚糖(TA‑CMCS);利用PBA‑OSA的醛基与TA‑CMCS的氨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以及PBA‑OSA的苯基硼酸基团与TA‑CMCS的羟基的硼酸酯键形成力学性能及交联密度可调节的双网络结构多糖基水凝胶,并将干细胞来源的乏氧外泌体负载于多糖基水凝胶中,制备得到基于乏氧外泌体的智能响应水凝胶敷料,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和柔韧性,且根据糖尿病创面微环境的高糖和氧化应激水平,按需释放乏氧外泌体,达到持续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531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571730.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阔鳞鳞毛蕨提取物在制备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阔鳞鳞毛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阔鳞鳞毛蕨用乙醇提取,提取结束后,将提取液浓缩干燥后得阔鳞鳞毛蕨乙醇提取物,即所述的阔鳞鳞毛蕨提取物。研究表明,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阔鳞鳞毛蕨乙醇提取物、鳞鳞毛蕨萃取物、阔鳞鳞毛蕨硅胶柱层析有效部位以及阔鳞鳞毛蕨提取物具有抗SARS‑CoV‑2病毒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具有抗SARS‑CoV‑2病毒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974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510079.2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拆卸的哺乳辅助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套筒与放置桌体,所述底座的端口内侧固定安装有置物板,同时底座的底端面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刹车轮。本发明中,此设计适用于哺乳期的哺乳女性,使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保证舒适哺乳体位,确保婴儿正确的含乳姿势等以延长哺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哺乳期乳房常见问题的发生率。可调节可拆卸多功能U型结构哺乳枕,可以根据母婴身形调节支撑垫高低;减少哺乳女性的肘部承压,减轻腰部受力;降低因为缺乏足够支撑、不易固定从而导致哺乳女性疲劳、肌肉酸痛等症状;可根据乳房局部乳汁淤积的不同位置分别调整相对应的哺乳姿势,利用婴儿的吸吮力解决乳汁淤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