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薄玻璃刻蚀减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8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75352.X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薄玻璃刻蚀减薄装置及方法,包括:若干玻璃夹持架,若干所述玻璃夹持架包括两端设置的夹持盘,两侧所述夹持盘的瀑布流挡板槽内通过挡流板相连接;统一操动机构,若干所述活动轴均活动插设在同一根牵拉连杆上;减薄刻蚀箱,若干所述玻璃夹持架两端通过密封轴承活动安装在减薄刻蚀箱两侧;瀑布流喷淋板,所述瀑布流喷淋板底部阵列式安装有若干喷淋头,本发明通过若干玻璃夹持架的夹持,能够进行直立式浸泡刻蚀和瀑布流式刻蚀法,通过在待检测玻璃两侧安装挡流板,使得待刻蚀玻璃两侧与挡流板形成的缝隙处,克服了瀑布流法无法进行双侧刻蚀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刻蚀的质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背光模组瑕疵的检测方法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00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20848.6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背光模组瑕疵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利用光学手段,具体是利用可见光手段采集可见光图像以此检测或分析材料的方法,对背光模组进行检测,具体为:采集背光模组在不同拍摄角度下的发光图像,得到发光图像的灰度图像;基于灰度图像,计算各像素点属于各类别的模糊分类结果;然后计算不同间距下所有点对中的两像素点对各类别的统计贡献;根据统计贡献,计算各类别的分布稳定系数;进而得到所有像素点对各类别的剔除影响;基于剔除影响,判断对应像素点是否为瑕疵点。本发明利用背光模组能够自发光的物理性质,获取背光模组的发光图像,通过发光图像检测背光模组的瑕疵,能够准确检测到背光模组的瑕疵。

    一种用于BIPV模块的新通风结构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541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80034921.7

    申请日:2023-03-22

    Inventor: 沈轶磊 陈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BIPV模块的新通风结构,包括与建筑物墙体相适配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背面通过多个钢柱平行安装于所述建筑物墙体的外立面上,所述光伏组件与建筑物墙体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的底部横向插设有用于构成收缩进风口的进气通道,其顶部纵向插设有作为出风口的排气烟囱。本发明以一种简单的方式修改了光伏组件和建筑物墙体之间的风道,这样通风间隙中的自然对流可以被加速到与强制对流的情况类似的高风速水平,但无需任何机械风扇装置,可以在不增加电力消耗的情况下增强BIPV模块的通风冷却;此外,本发明改进的通风结构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而无需大量的安装工作,相关的固定成本也远低于单个太阳能电池板的修改。

    一种薄膜光伏组件的层堆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5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80036810.5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一种薄膜光伏组件的层堆栈,该层堆栈由背电极、吸收层、缓冲层、前电极和夹层依次通过真空镀膜的沉积方式自下而上层叠于对应的基材之上;该层堆栈分别由P1、P2和P3结构线分隔;该层堆栈内埋置有导电型金属网格线,所述金属网格线沉积于P2结构线之前或之后的所述缓冲层之上。本发明通过在层堆栈内埋置有导电型金属网格线,金属网格线沉积于P2结构线之前或之后的所述缓冲层之上,从而形成埋置网格,这样可以在不破坏真空的情况下,按工艺顺序沉积前电极和夹层,与标准薄膜光伏组件在前电极的应用相比,此类埋置网格在降低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