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用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694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36236.2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用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三层结构复合材料中,中间层为绝缘体,其两侧为导电层,从而导致中间层与上下两表面层电性能存在差异,既提高了三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又使得其具有非常高的介电常数以及足够低的介电损耗;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很低,无法满足高储能密度材料的问题;本发明三层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具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和高储能密度,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应用。

    一种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504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1099082.5

    申请日:2016-1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以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及热塑性聚苯并咪唑(PBI)为原料,通过制备PBI膜,将其与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树脂体系预聚体薄板交叉铺层,经热固化处理得到一种含PBI膜的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树脂体系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在插入少量PBI膜可获得突出的抗冲击性能,且其热性能及其它力学性能均高于或不低于未插入PBI膜的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树脂体系;该材料体系在航空、航天等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一种无色透明的高介电常数柔性聚氨酯及其自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6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0467.4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色透明的高介电常数柔性聚氨酯及其自修复方法。将羟基封端的聚亚烷基碳酸酯二醇、二异氰酸酯、2,2'-二硫二乙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氯代烷混合,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齐聚物溶液;将多元醇交联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和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加入异氰酸酯封端的齐聚物溶液中,于40~60℃反应0.5~1.5h;反应结束后,去除溶剂,得到无色透明的高介电常数柔性聚氨酯。将受损的无色透明的高介电常数柔性聚氨酯膜的受损面用夹具固定并紧密贴合,然后于80~150℃下加热0.5~2小时,即可完成无色透明的高介电常数柔性聚氨酯膜的自修复。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兼具高抗拉强度和高断裂伸长率,且具有突出的弯曲能力以及高介电常数。

    一种热适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531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60590.X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适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应用方法。热适性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1)以环氧树脂和醇胺为原料,合成含侧羟基的线型环氧低聚物;(2)以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二元胺合成含烷氧端基的硅烷交联剂;(3)将含侧羟基的线型环氧低聚物与含烷氧端基的硅烷交联剂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交联型聚合物。本发明不仅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且具有高的拉伸强度,原始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被重新永久地改变,克服了传统交联聚合物在成型后无法再次加工的缺陷,适用于作为具有复杂三维立体原始形状的形状记忆聚合物使用,并实现了在加热刺激(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条件下的自展开/自折叠功能,大大提高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适用范围。

    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15826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604137.7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将聚苯并咪唑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环氧化合物,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液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溶液或者去离子水中,0.5‑2小时后,得到微胶囊悬浮液;所述微胶囊悬浮液经去离子水洗涤、抽滤、真空干燥得到自修复微胶囊;本发明以聚苯并咪唑材料为壁材、以环氧树脂/环氧乙烯基树脂为芯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聚苯并咪唑微胶囊,得到的微胶囊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可用于材料裂纹等损伤缺陷的修复,制备方法简便,易产业化。

    一种透明可卷曲折叠聚硅氧烷膜及其制备与自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47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54743.9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可卷曲折叠聚硅氧烷膜及其制备与自修复方法。将2,2'‑二硫二乙醇和二异氰酸酯加入氯代烷中,扩链反应得到含二硫醚的异氰酸酯;将双(3‑氨基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异氰酸酯加入氯代烷中,扩链反应得到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将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末端含氨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溶于氯代烷中,加入含二硫醚的异氰酸酯,混匀后倒入模具,烘干,得到透明可卷曲折叠聚硅氧烷膜。本发明通过室温下氢键的动态物理交联与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永久化学交联使所制备的聚硅氧烷膜兼具了刚性与韧性,而在加热条件下氢键解离与二硫醚交换使所制备的聚硅氧烷膜具有良好的可逆自修复性能。

    一种可逆自修复环氧树脂及其制备与回收重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074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52385.1

    申请日:2018-0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自修复环氧树脂及其制备与回收重塑方法。在碘化钾催化下,2-巯基乙酸的酯溶液经30% 双氧水氧化,得到2,2’-二硫乙二酸。再通过酸酐将2,2’-二硫乙二酸脱水关环,制得2,2’-二硫乙二酸酐。将2,2’-二硫乙二酸酐与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按比例混合,加入环氧树脂固化后,得到一种可逆自修复环氧树脂。本发明通过改变环氧树脂中动态交联网络与永久交联网络的组成,在实现环氧树脂的可逆自修复与回收重塑的同时,获得了优良的耐热性并提高了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可逆自修复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材料来源广、工艺简单,产品具有适用性好及实用性强的特点。

    一种环氧树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2086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153922.0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主要以环氧树脂为囊芯原料,以吸附固化剂的无机粒子为囊壁原料,通过将囊芯及囊壁材料分散在水溶液中,在适当条件下,利用囊芯材料对无机粒子的吸附及固化剂引发囊芯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以环氧树脂膜及无机粒子为囊壁组分的环氧微胶囊。该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有产量高、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溶剂挥发等特点,所合成的微胶囊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在自修复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价值。

    一种微/纳米银负载的钛酸钡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2162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610014635.6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银负载的钛酸钡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以有机添加剂为助剂,去离子水为溶剂,纳米钛酸钡为陶瓷原料,混合研磨后形成浆料;将预处理的聚合物海绵浸渍于浆料中挂浆处理,干燥后得到钛酸钡泡沫陶瓷生坯,经烧结得到钛酸钡泡沫陶瓷,经多巴胺改性,在骨架表面原位沉积微/纳米银,得到改性的微/纳米银负载的钛酸钡泡沫陶瓷,再将其置于新配制的银氨溶液中进一步还原,得到一种微/纳米银负载的钛酸钡泡沫陶瓷,它具有三维立体网络骨架结构,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实现微/纳米银负载量、粒径等的调控。本发明提供的微/纳米银负载的钛酸钡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控,绿色环保,适用性广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改性钛酸钡泡沫陶瓷/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932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014634.1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468 C04B38/06 C08K3/24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钛酸钡泡沫陶瓷/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有机添加剂为助剂,去离子水为溶剂,纳米钛酸钡为陶瓷原料,混合研磨后形成浆料;将预处理的聚合物海绵浸渍于浆料中进行挂浆处理,干燥、烧结后得到钛酸钡泡沫陶瓷,再经多巴胺改性,在骨架表面原位沉积微/纳米银;将熔融态可热固化的树脂浸没于改性的钛酸钡泡沫陶瓷孔隙,热固化处理后即得到一种改性钛酸钡泡沫陶瓷/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且可通过调节陶瓷与微/纳米银的含量实现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控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控,绿色环保,适用性广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