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1640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38403.7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电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可变型的基片集成波导模拟移相器。包括50Ω特征阻抗微带线、变容二极管、过渡结构、基片集成波导和外围电阻电容电感;输入端为50Ω特征阻抗的微带线,信号再经过渡结构馈到基片集成波导。在SIW中,沿电磁场传播方向开一条槽,此槽线将SIW分为两个部分,包含过渡结构一侧的SIW宽度为W,另一侧宽度为C,过渡结构为凹陷的矩形。将变容二极管和固定容值电容成对垂直于SIW安装在槽线两侧。该移相器的相位变化随调谐电压连续可变,带宽较宽,传输损耗小,反射系数小,移相范围大,方便集成在电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41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07081.X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M5/1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5/1684 , A61M5/172 , A61M2205/18
Abstract: 一种基于线阵CCD传感器的吊瓶液面自动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吊瓶液面检测方法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线阵CCD的监测区域,并进行标示;2、将线阵CCD安装在吊瓶上,并使其感光线与液面垂直;3、线阵CCD对输液吊瓶内介质信息进行采集,得到光电信号;4、无线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光电信号输出;5、计算机对接收到的光电信号中位于监测区域的像素值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并判断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是否满足报警条件;6、当满足报警条件时,执行步骤7,否则执行步骤3;7、计算机将报警信号输出;8、报警装置接收报警信号并报警。本发明检测准确率高,结构简单,适用于医疗结构对吊瓶液位的自动监测与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0461625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12633.9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技术的光学遥感图像薄云去除方法,它包括数据准备,大气校正,提取二值图,ICA变换,提取和处理云成分和ICA逆变换这些步骤。本发明利用光学遥感数据单幅图像自身数据,利用了独立成分分析技术提取云独立成分并处理,获得去云的结果。该方法摆脱了多数据或多传感器去云方法对数据要求苛刻等诸多束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他单幅遥感影像去云方法中的不足。在多光谱光学遥感数据中,该方法去除了薄云对地物光谱特征的影响,提高了光学遥感数据的使用质量和图像的应用能力。本发明与现有的去薄云的方法相比,相对于单幅数据方法要进行时域变换、频域变换和频率域滤波等一系列复杂处理,克服了现有方法对数据要求苛刻、处理方法复杂等缺点,本发明所用的独立成分分析技术成熟,操作高效、简单,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53960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21945.X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428 , H04L63/0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涉及一种多用户数据安全共享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分发给不同用户的数据采用单个非精确数据进行共享,共享的数据采用精确数据和各级密码映射得出,获得不同的密码的人可以获得不同质量的数据,使得数据的误差范围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获得的密码越多,就可以得到越精确的数据,这样可以减少发送信息的次数,让不同的用户各取所需。
-
公开(公告)号:CN10263834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073859.6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是密码学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压缩函数的哈希函数的加固方法。该方法对hash函数的关键性环节进行加固,即对第一个分组和最后一个分组的压缩函数进行加固,针对现有hash函数大多数运算以单个bit为基础,增加多bit的运算,或者利用已有的安全分组密码算法。加固以抗击现有的差分密码分析等方法为主,同时考虑一些其他的攻击,比如第二原像攻击,在最后一个分组的压缩函数的输入中,还增加了一个输入变量,即所有分组信息的一个简单压缩。这种加固的方法的优势在于,在关键性的分组进行加固,随着明文长度的增加,计算量的增加不大,并且通过在最关键的位置设置破译障碍,可有效抗击原像攻击,碰撞攻击,第二原像攻击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83304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332657.9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作多点系统中的多用户预编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平均反馈开销和平均回传开销较大的问题。其实现步骤为:利用随机矢量量化生成码本并预存在用户端和基站端;用户通过信道估计得到其下行信道矢量并计算出单链路信道方向;用户根据最小距离准则选择该单链路信道方向的码字序号及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用户将信道质量指示与预设门限值比较,得到其下行反馈索引矢量;基站根据该反馈索引矢量对用户进行分组调度,得到最终的待服务用户集合;基站重构出该用户集合的下行信道矩阵以实现发射端的迫零预编码。本发明将选择性有限反馈和分组调度相结合,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平均反馈开销和平均回传开销,可用于开销较小的协作多点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2394682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110315029.5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协同中继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其步骤为:(1)调制发送信息;(2)获取用户端预编码矩阵;(3)中继端译码转发;(4)天线选择;(5)获取中继端预编码矩阵;(6)用户解码。本发明方法采用了信号空间对齐、零空间抑制和网络编码方法来完成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和协同中继传输,允许通信系统中的多个用户借助于一个共同中继而无需通过基站来进行同时通信,可以实现多向协同中继,提高网络传输速率,扩大系统容量区域,最大限度地获取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中继通信系统的和速率和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9174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338482.2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为了克服现有的多小区干扰抑制方法中发送端需要建立反馈信道,传送信道信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盲干扰对齐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根据信道相关特性,两个相邻时段内的发送信道近似不变。系统引入天线切换的概念并利用信道的这种相关特性,在发送端采用切换发送天线的方法,无需发送端获得任何干扰用户的MIMO信道矩阵信息和干扰用户的数据信息,因此无需反馈链路。该方法在有效消除邻小区干扰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系统开销。与此同时,该方法在一定的发送准则下,仍然保持较高的MIMO传输自由度,不影响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94628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39074.4
申请日:2012-05-0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用户MIMO协同中继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主要解决共信道多用户中继系统中用户配置多天线的问题。其实现步骤为:用户采用信号空间对齐方法确定波束成形矢量,然后在多址接入时隙将波束成形矢量加权后的信号发送出去;中继根据正交投影原理构造预编码矩阵,将接收到的信号预编码后放大发送;用户接收信号并采用译码矢量抑制用户对间的干扰信号,再进行最大似然检测得到所需的信号。本发明提高了网络传输速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了多天线的分集增益,增强了系统抗信道衰落能力,并降低了误码率,可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和基站集中管理控制下的用户—中继—用户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的传输模式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557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2021.8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路径延迟的LTE Turbo码并行分块译码方法,主要解决传统的LTE Turbo码并行分块译码方法中交织过程路径延迟较大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包括:(1)将解复用后的信息流送入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2)将输出信息流中的每个码块分成n个迭代单元,对其进行地址交织,(3)预计算迭代单元的初始地址,利用初始地址计算每个迭代单元的交织地址,(4)将交织后的信息反馈给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对反馈信号依次进行一次迭代和二次迭代,(5)对二次迭代后结果解交织,并对解交织的结果判决后译码输出。本发明减小了路径延迟和存储资源消耗,可用于LTE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