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55118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510067936.7
申请日:2005-04-2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G9/042 , H01G11/28 , H01G11/38 , H01G11/42 , H01M4/0435 , H01M4/0471 , H01M4/7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3 , Y10T29/49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降低含有活性物质的颗粒和集电体的接触电阻的电极及具备该电极的电化学装置、和该电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极(2),包括板状的集电体(22)和在集电体(22)上设置的活性物质含有层(24),活性物质含有层(24)包括含有活性物质的多个颗粒(25)及在使含有活性物质的颗粒(25)彼此粘接的同时还使含有活性物质的颗粒(25)与集电体(22)粘接的粘接剂(27),集电体(22)的表面沿着含有这些活性物质的颗粒(25)的形状凹下。
-
公开(公告)号:CN1332457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410062427.0
申请日:2004-07-0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H01M4/02 , H01M4/0402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4/623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6/40 , H01M10/0472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2004/021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85 , Y02E60/13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元件,该电化学元件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具有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层,并且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上述电解质层为媒介对向配置的结构。而且,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由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导电助剂、和可以粘接上述电极活性物质和上述导电助剂的粘接剂的复合颗粒构成,在复合颗粒中,电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不孤立地电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328817C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410078174.6
申请日:2004-09-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G9/038 , H01G9/155 , H01G11/12 , H01G11/62 , H01M10/0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300/0022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9112 , Y10T29/4911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器件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包括具有一对对置的电极层、配置于一对电极层间的隔层、以及存在于一对电极层之间的电解质的电化学元件在内的电化学器件,它在将离子性液体涂布在电极层和隔层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后,层积电极层和隔层。
-
公开(公告)号:CN1328802C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410057075.X
申请日:2004-08-30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B05B5/081 , B05B13/025 , H01G11/24 , H01G11/28 , H01G11/42 , H01G11/46 , H01G11/86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621 , H01M4/624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用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具有造粒工艺,该造粒工艺通过使由电极活性物质构成的颗粒与导电助剂、能将电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粘合的粘合剂在不活泼气体环境中密合成一体,形成含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和粘合剂的电极用复合颗粒。由该制造方法得到的复合颗粒用作电极构成材料时,能容易且确实地形成具有优异的电极特性的电极,以及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特性的电化学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953247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53899.6
申请日:2003-06-2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0267 , H01M2/0275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10/4235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牺牲电池特性,即使在异常情况时,其自身安全性的功能仍保持优异的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具有正极3a、3b,负极2a、2b,电解液和隔膜,其构成为,在配置有多个上述正极3a、3b和负极2a、2b的电极结构体的最外层的电极上形成有保护层11。
-
公开(公告)号:CN1661742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200510051004.3
申请日:2005-02-2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6 , H01G9/08 , H01G9/155 , H01M2/0207 , H01M2/0275 , H01M2/1673 , H01M2/18 , H01M10/0436 , H01M10/0585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9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它包括:按照第一电极层、隔膜层和第二电极层这样的顺序层叠的层叠体;含浸于层叠体中的电解质溶液;和,包覆层叠体的外周面的树脂部;第二电极层的面积比隔膜层的面积及第一电极层的面积小,在隔膜层中的与第二电极层相对向的面上,沿着隔膜层的外周面、呈环状地设置不与第二电极层接触的非接触部,树脂部还包覆隔膜层的非接触部。
-
公开(公告)号:CN1619877A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200410086642.4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它使用具有正极、负极和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包含以至少含有Li、Mn和Ni作为金属成分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在相当于满足2C≤nC≤60C表示的条件的一个设定值nC的设定充电电流值I1下,进行定电流充电的定电流充电工序。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可为应充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其至少具有将电力供给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源;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方法,在充电时控制上述电源部,调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充电控制部。本发明的电力供给装置至少具有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给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585159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70246.2
申请日:2004-07-30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19 , H01M4/043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用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化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极用复合颗粒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导电助剂和氧化还原剂。因此,这样的复合颗粒可以构筑有效的导电网络,可以有效地赋予起因于所述氧化还原剂的、所谓的氧化还原容量。因此,本发明的电极用复合颗粒用作电化学元件的电极的构成材料时,可以实现电化学元件的高容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740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480014609.9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10/0525 , H01M2300/0025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1)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非水溶剂中,含有碳酸丙烯酯(PC)、以式(I)表示的第一化合物、以及以式(II)表示的第二化合物,非水溶剂中的PC含有率为10体积%以上,第一化合物的含有率(X)[质量%]和第二化合物的含有率(Y)[质量%],同时满足以式(1)和(2)所表示的条件{2≤(X+Y)≤8…(1)、0.01≤(Y/X)≤0.30…(2)}。式(I)中的R1~R6表示氢原子和碳原子数为1~3的烃基中的任一种,式(II)中的R7和R8表示氢原子和碳原子数为1~3的烃基中的任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113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08834.1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它使用具有正极、负极和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包含以至少含有Li、Mn和Ni作为金属成分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在相当于满足2C≤nC≤60C表示的条件的一个设定值nC的设定充电电流值I1下,进行定电流充电的定电流充电工序。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可为应充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其至少具有将电力供给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源;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方法,在充电时控制上述电源部,调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充电控制部。本发明的电力供给装置至少具有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给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