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90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66832.7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A01G24/28 , A01G24/15 , A01G24/25 , A01G24/20 , A01G24/30 , A01G24/00 , C05F15/00 , C05F17/70 , A01N43/647 , A01N43/653 , A01N47/36 , A01N37/12 , A01N33/22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塑性植物栽培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20~40%的堆肥产物、0.1~0.5%的微生物菌剂、2~10%的稻壳、20~30%的草炭土、2~10%的珍珠岩、2~10%的蛭石、5~20%的虫沙粪、0.2~2%的抑菌剂、0.2~2%的生长调节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塑性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农业能源资源化利用率;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且基质本身除了具备一般栽培基质的特性外,还具有营养全面、吸水性强、透水性强、轻质化、可塑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5916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66738.2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自翻转高效沉淀池,池体内设有若干隔板将池体从左至右分隔为若干进水区和若干沉淀区,隔板上设有若干配水口,每个沉淀区内均设有若干水平翻板位于配水口处,沉淀区近隔板处设有转轴,转轴水平布置且和隔板平行,水平翻板位于转轴上且可沿转轴转动,水平翻板一端搁置在配水口处的隔板上、另一端为落泥端,水平翻板以转轴为分隔线位于配水口一端的面积小于落泥端一端的面积且位于配水口处一端的重量重于落泥端的重量。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在池体内增加活动式的沉淀面积,增加沉淀效率的同时,又利用瞬时的“自翻转排泥”解决污泥粘结堵塞斜管填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403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71168.X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将污水从系统进水口依次进入亏氧曝气区、曝气区、沉淀区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后得到排放水,排放水经沉淀区的系统出水口排出;沉淀区的污泥排入至污泥区,将污泥区内的污泥回流至亏氧曝气区;对亏氧曝气区及曝气区进行曝气,亏氧曝气区的溶解氧含量为0~0.3mg/L,曝气区溶解氧含量为1~2mg/L。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本发明向亏氧曝气区水体中通入空气,使供氧量小于需氧量,创造一个氧亏环境,促进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6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63991.1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度全混料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筒体,筒体顶部设有布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筒体中心设有沿筒体轴向方向布置的搅拌轴,搅拌轴至少一端穿出筒体和电机连接,筒体内从搅拌轴至筒体内壁依次设有若干层环形螺旋桨叶,相邻两层环形螺旋桨叶的螺旋方向相反,相邻两层环形螺旋桨叶之间设有和筒体轴向方向平行的若干支撑片。本发明中的物料进入筒体内后,相邻两层环形螺旋桨叶的螺旋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物料在各层桨叶中的运动方向正反交替,搅拌更为均匀,发酵效果更好。支撑片既可达到支撑内部环形螺旋桨叶的作用,又相当于一个新的转动轴,用于连接外层桨叶。
-
公开(公告)号:CN1190386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20027.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461 , C02F1/6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Cu‑EDTA废水的电化学方法,属于电化学废水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利用硼掺杂金刚石(BDD)阳极与功能化的CF阴极相结合,实现Cu‑EDTA的高效解离和Cu2+增强回收。结合了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于同一系统,通过将螯合吸附功能基团修饰到阴极上,增加阴极金属回收的有效螯合吸附位点,实现更高的回收率和回收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回收Cu‑EDTA废水中铜的方法,该方法高效简易,成本经济可控;阳极破络形成的游离Cu在电化学还原和吸附的作用下被输送到阴极,并与具备螯合能力的基团进行配位,使得Cu在阴极不断被积累回收。对单质铜的回收率提高3倍。本发明制备的电极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且对Cu超过90%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04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10738302.1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装结构超大型装配式环流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包括底板和垂直设置在底板上的三圈环形隔挡板,三圈环形隔挡板分别为内圈隔挡板、中圈隔挡板、外圈隔挡板,内圈隔挡板、中圈隔挡板、外圈隔挡板将反应器本体从中心到外周分为三个沟道分别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内圈隔挡板顶部设有厌氧区过水口,中圈隔挡板顶部设有缺氧区过水口,外圈隔挡板上方侧壁设有出水口,进水管道从反应器本体外部通入厌氧区;底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内圈隔挡板、中圈隔挡板、外圈隔挡板均由若干不锈钢波纹板模块焊接而成。本发明中的套装结构超大型装配式环流反应器使用材料少,水头损失小,使用寿命长,施工周期短,可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8585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810729450.2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宜兴泉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IPC: B01D33/067 , B01D33/06 , C02F11/14 , C02F11/12
Abstract: 一体化污泥浓缩机,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包括中心主轴、中心主轴外围的滤筒、将滤筒与中心主轴固接的若干根连接杆,中心主轴两端设置于轴承座上,中心主轴连接驱动电机驱动或者滤筒外壁设置一圈驱动大齿轮,驱动电机连接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传动,其特征在于滤筒包括滚筒支架、包覆于滚筒支架上的筒面,所述滤筒依次分为絮凝段、重力脱水段以及重力浓缩段,絮凝段、重力脱水段为滤筒的水平段,重力浓缩段为滤筒的锥形段,所述絮凝段的筒面为密封面板,重力浓缩段和絮凝段的筒面为网孔面板,絮凝段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絮凝水槽,絮凝水槽围绕圆心阵列而成,进水管从絮凝段伸入,出水与滤筒切向设置,重力浓缩段末端设置有出渣口。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73734.9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淤泥干化焚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型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及其焚烧方法,包括焚烧箱,所述焚烧箱的顶端设置有干化机构,所述干化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污泥管,所述干化机构的侧壁设置有余热利用机构,所述焚烧箱的内壁设置有刮料机构,所述焚烧箱的侧壁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焚烧箱的另一侧设置有焚烧机构,所述焚烧箱的顶端位于干化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封盖机构,所述焚烧箱的前端设置有升降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干化机构,具体的通过电加热棒转动以及升降移动对湿污泥进行搅拌的同时通电对湿污泥进行加热烘干,达到有效提高对湿污泥的干化效果,快速以及有效的将湿污泥中的水分烘干,避免湿污泥的含水率过高导致对焚烧工作造成影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9093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077994.1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催化氧化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电催化氧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顶部的箱体,还包括:隔板,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并将箱体内部分隔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通过换水部件相连通,箱体顶部通过连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二空腔内部底壁设置有除垢部,除垢部底部穿过工作台并向下延伸,水泵,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水泵与箱体之间通过水管相连通,水泵输出端连接有过滤部,用于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本申请极大程度提高了该装置的混合效果,从而保证污水和絮凝剂充分混合,且过滤袋可以对污水中的大量杂质进行清除,避免二次影响污水的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46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271993.6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吉林省鹏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壮秧剂,该壮秧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有机物料10‑30、微生物菌剂1‑5、调酸剂10‑20、硫酸铵20‑30、磷酸二铵15‑25、硫酸镁钾5‑10、硅钙肥1‑5、硫酸锌0.1‑1、腐殖酸5‑10、生长调节剂0.2‑2、海藻精5‑10和酒糟5‑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强水稻苗床的土壤中酶的活性,活化土壤中的氮磷钾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最终提高水稻秧苗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