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093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0859650.7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传递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信息传递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辆节点,包括:获取交通拥堵警告信息TCWM,TCWM携带有用于表示交通拥堵节点位置的第一信息;向距离第一车辆节点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第二车辆节点发送TCWM,以使第二车辆节点根据第一信息发出交通拥堵警告;其中,第一车辆节点与第二车辆节点的当前行驶方向不同,第一车辆节点远离交通拥堵节点行驶。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将交通拥堵警告信息TCWM传递给可能行驶到拥堵区域内的车辆,从而能够在节省网络通信资源的前提下进行TCWM的准确及高效的传递。

    交通拥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38209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032765.3

    申请日:2021-01-1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通拥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通拥堵检测方法应用于路侧单元RSU,包括:获取驶入路侧单元RSU检测区域内各车辆的车辆信息;根据车辆信息计算第一拥堵指数;其中,第一拥堵指数用于表示RSU检测区域的交通拥堵情况;获取目标区域内各RSU的多个第一拥堵指数;其中,目标区域包括多个RSU检测区域;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拥堵指数计算第二拥堵指数;其中,所述第二拥堵指数用于表示所述目标区域的交通拥堵情况。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使得交通数据的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提升,从而提高交通拥堵水平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铁路隧道接触网连接点快速放样的方法及自动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76009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003963.2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杨志强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接触网连接点快速放样的方法及自动测量系统,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制作自动化测量系统的脚架;安装自动化测量系统并将其移到测站点;调整脚架使工作台水平且全站仪位于两铁轨中线;计算得到转向角;使全站仪瞄准后视点后转过转向角,得到接触网连接点点位所在的竖直面;测量人员在该竖直面内转动全站仪镜头并使其连续观测,观测过程中获得多组测量数据,全站仪实时将每组测设数据代入公式,当公式成立时全站仪报警;此时停止测量并记录该组测设角和其对应的测设距离;全站仪打出激光显示在隧道壁上的一点即为放样点,测量人员在隧道壁上标出该点,放样完毕。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实现高效、高精度的放样接触网连接点点位。

    铁路隧道接触网连接点快速放样的方法及自动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7600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3963.2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杨志强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接触网连接点快速放样的方法及自动测量系统,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制作自动化测量系统的脚架;安装自动化测量系统并将其移到测站点;调整脚架使工作台水平且全站仪位于两铁轨中线;计算得到转向角;使全站仪瞄准后视点后转过转向角,得到接触网连接点点位所在的竖直面;测量人员在该竖直面内转动全站仪镜头并使其连续观测,观测过程中获得多组测量数据,全站仪实时将每组测设数据代入公式,当公式成立时全站仪报警;此时停止测量并记录该组测设角和其对应的测设距离;全站仪打出激光显示在隧道壁上的一点即为放样点,测量人员在隧道壁上标出该点,放样完毕。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实现高效、高精度的放样接触网连接点点位。

    一种交通运输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及可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9980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50350.7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运输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及可存储介质,涉及交通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二氧化碳过往排放数据、温室气体过往排放数据,并对所述二氧化碳过往排放数据、所述温室气体过往排放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形成数据集;对所述数据集划分为测试集以及验证集,构建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利用测试集对所述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训练,利用所述验证集对所述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验证,并计算对应的损失;当所述损失最小时,确定此时的模型为最优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利用所述最优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计算交通运输碳排放量,得到计算结果;本发明能够准确计算道路交通碳排放量。

    一种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永临结合应用方法及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46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10231770.5

    申请日:2018-03-20

    Abstract: 一种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永临结合应用方法及管理系统,应用方法包括:1)项目设计阶段,确定永临结合的项目及应用参数;2)招投标阶段,将后期机电工程招标的设备安排在前期的土建工程中进行招标,在招投标文件中约定永临结合设备的归属,制定永临结合设备的管理办法;3)施工阶段,机电工程部门安装高速公路信息化设备,录入设备的使用情况;4)运营维护阶段,由运营维护单位接收永临结合的数据及设备,统计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情况,确定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将设备投入使用。管理系统包括设备参数确认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远程通信模块、中心管理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计量支付模块、远程电脑及手机终端。本发明节约了项目成本。

    一种孔内用环形平面变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1664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84516.2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孔内用环形平面变径装置,属于土壤原位力学测试领域。包括平面变径系统、变径驱动系统、连接扩展板、连接柱,所述平面变径系统包括中间圆盘、大平面支撑板、小平面支撑板、大平面支撑板连杆、小平面支撑板连杆、大平面支撑板滑块、小平面支撑板滑块、平面连接板,所述变径驱动系统包括内活塞杆、外活塞杆、内活塞杆弹簧。该装置可适用于多种平面变径场景中,可快速形成完整的支撑平面,且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装置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节省生产成本,并能够承受更大的支撑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