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8353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510917941.6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硬粒子增强型奥氏体耐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该钢板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含量为C:1.10‑1.30;Mn:8.00‑10.00;Si:0.30‑0.60;Cr:0.20‑2.50;Ni:0.20‑2.50;Mo:0.20‑0.40;Ti:0.40‑0.80;S≤0.010;P≤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钢种的制造方法是:转炉或电炉冶炼、炉外精炼、板坯连铸或模铸、加热、轧制、冷却、热处理。根据上述成分和工艺,轧材可得到在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体积分数约为0.5‑1.5%的TiC析出相,析出物颗粒尺寸平均约为1‑5um。材料的屈服强度约为400Pa,抗拉强度约为800MPa,延伸率大于15%,室温冲击功大于50J,材料的耐磨粒磨损性能可达Hardox450的3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69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56578.4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耐低温超细晶管线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管线钢制造领域。其化学成分为:C:0.02~0.04wt.%,Si:0.20~0.40wt.%,Mn:1.50~1.80wt.%,P:<0.015wt.%,S:<0.005wt.%,Nb:0.04~0.07wt.%,V:0.005~0.05wt.%,Ti:0.00~0.02wt.%,Mo:0.01~0.15wt.%,(Ni+Cr+Cu)≤0.7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两阶段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得到超细晶铁素体/超细晶铁素体+细晶粒状贝氏体组织,其中有效晶粒尺寸≤3μm、晶界取向差≥15°的晶粒体积分数约为85~96%,强度水平达到X80级,‑40℃的DWTT断口平均剪切面积率≥90%,能够满足极低温环境下的安全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78702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21071.X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小凯 , 穆润青 , 孙新军 , 李昭东 , 雍岐龙 , 贾书君 , 刘清友 , 康韶光 , 朱秀光 , 高助忠 , 吴建鹏 , 李经涛 , 刘俊 , 陈玉辉 , 徐国庆 , 韩全君 , 潘贵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22 , B22D11/1206 , B22D11/1226 , B22D11/225
Abstract: 一种用于细化TiC颗粒增强型耐磨钢中TiC的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采用连铸工艺,工艺参数如为:浇注温度:液相线温度+(20-40℃);板坯结晶器:热流密度0.8-2.5MW/m2;二冷比水量:0.3-0.8L/kg;矫直点温度大于950℃。可有效细化、均匀化碳化物颗粒尺寸,大幅提高材料的塑韧性。与模铸工艺相比,钢板中TiC平均尺寸可从5μm细化至1μm,钢板延伸率从7%提高到11%,室温冲击功从12J提高至20J,冷弯性能满足弯心直径6a,90度合格。
-
-
公开(公告)号:CN1203931C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3117280.6
申请日:2003-02-09
Applicant: 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钢铁研究院 ,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细晶粒的热轧钢板的生产方法及其制造的热轧钢板,该热轧钢板采用低碳低锰钢的化学成份,其重量百分比为:C:0.10~0.16%,Si:0.12~0.30%,Mn:0.45~0.65%,P:≤0.020%,S:≤0.015%;用常规连铸方法将其浇注成连铸板坯,并加热至1200~1230℃后进行粗轧和精轧,控制精轧的精轧机入口温度为870~900℃,精轧第一、二和三道次的压下量分别为13~16mm、8~10mm和5~7mm,诱导出超细的铁素体晶粒,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3~6μm。超细晶粒的热轧钢板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同时还具有钢的化学成份简单、易控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487100A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03156179.9
申请日:2003-09-03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超细组织低碳钢的控制轧制方法,属于低合金钢生产工艺领域。其特点是对于化学成分范围(质量百分数,%)为0.05~0.20C-0.05~0.40Si-0.10~2.0Mn-0.03~0.10Nb的低碳钢,首先在1100~1250℃加热0.5~1小时,使钢坯完全奥氏体化,并使微合金元素充分溶解,然后在950~1100℃进行1~2道次再结晶控轧,道次压下量为20~30%;再在820~720℃进行3~5道次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轧制,道次压下量为30~50%,道次间隔时间大于5s。轧后以>10℃/s冷速加速冷却。该方法可以获得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4μm,体积分数大于85%的变形诱导相变铁素体,且组织均匀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8254C
公开(公告)日:2002-01-23
申请号:CN99109124.8
申请日:1999-06-16
Applicant: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1D8/00
Abstract: 一种超细组织微合金钢控制轧制方法,属于合金钢生产工艺领域;工艺流程为:加热一再结晶控轧-应变诱导轧制-加速冷却,首先钢坯加热至1150℃-1220℃使微合金元素充分溶解,出炉后在900-1150℃实施两道次控轧,每一道次的变形量在20-40%之间,然后在800-840℃对钢坯实施三道次应变诱导轧制,每道次的变形量为30-50%,再以≥10℃/S的冷却速度实施加速冷却。该方法生产的微合金钢晶粒尺寸为0.9-1.2μm,而且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280206A
公开(公告)日:2001-01-17
申请号:CN00121259.1
申请日:2000-08-1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14
Abstract: 一种超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属于合金钢领域。它的具体化学成分(重量%)为:C:0.003—0.015%,Si:0.1—0.5%,Mn:1.0—1.6%,P≤0.03%,S≤0.03%,Nb:0.02—0.06%,Ti:0.005—0.04%,余为Fe。它是在普通低碳微合金钢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钢中的C含量并配以合理的工艺手段可使简单成分系的微合金钢的屈服强度达到8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92430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93821.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疲劳海洋立管用无缝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海洋管线钢制造领域,解决现有无缝管无法同时具有高强韧性和抗疲劳性的问题。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08~0.12,Si:0.2~0.4,Mn:0.035~0.07,Nb:0.01~0.03,V:0.03~0.08,Ti:0.01~0.02,Cr:0.20~0.50,Ni:0.20~0.45,Mo:0.20~0.40,P:<0.003,S:<0.003,H:<0.00015,O:<0.0008,N:<0.004,As≤0.008,Sb≤0.004,Sn≤0.008,Pb≤0.004,Bi≤0.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67822.6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储氢容器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压储氢容器用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氢容器用钢用于大尺寸零件时性能较差,储氢容器用钢的低温韧性较差的问题。高压储氢容器用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3%~0.16%,Si:0.1%~0.25%,Mn:0.3%~1.2%,P:≤0.010%,S:≤0.005%,Mo:0.30%~1.0%,Cr:0.4%~1.2%,V:0.030%~0.10%,Ni:1.0%~3.0%,Al:0.02%~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高压储氢容器用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