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4548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310535603.7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搜集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因素指标,包括采高、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工作面斜长和采深;对矿井导水裂隙带的各影响因素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的各影响因素指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函数并利用改进的果蝇算法对该预测函数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函数进行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得到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值。通过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函数得到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值,为确定合理煤层的安全开采上限和采煤方法提供指导,对实现矿井安全生产、保水采煤及地面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实际价值。

    一种矿井动力灾害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231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151608.4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动力灾害预测方法,该矿井动力灾害预测方法包括:矿区自然地质动力条件分析从构造形式、构造运动、天然地震、地应力等自然地质条件对矿区灾害背景进行宏观分析,实现对矿区构造环境、应力环境和能量环境的初步评价;矿井动力灾害一级预测,以矿井自然条件为基础实现煤层发生动力灾害的危险评估,实现对全矿井相关煤层危险性的预测和区域划分;矿井动力灾害二级预测,在一级预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工程活动效应和瓦斯抽采工程活动,实现工作面的预测。本发明实现了预测结果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为矿井动力灾害的防治提供指导,为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了盲目采取措施的经济浪费。

    一种围岩裂隙发育动态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334308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12032.1

    申请日:2015-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围岩裂隙发育动态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监测方法包括:沿垂直于围岩侧壁的方向,向围岩内部打钻孔;在钻孔内每间隔一定距离处固定放置有气囊,气囊连接于充气管;将测试仪器送入钻孔中并固定到待测的位置;向充气管内充气,使与其连接的各个气囊与钻孔的内壁充分接触,两个相邻气囊之间形成空腔,空腔连接于注水管;由钻孔的深部向浅部,由对应注水管依次向空腔内冲水,记录每个空腔的注水量,根据注水量的大小,确定围岩裂隙发育动态。打一次钻孔就可对围岩松动圈进行多次测量,操作简单,减少施工成本,同时在同一巷道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条件下进行测试,可得到巷道围岩松动圈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数字交互式语音无线中程教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6441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40367.0

    申请日:2013-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5/14

    Abstract: 数字交互式语音无线中程教学系统,该系统是通过无线音频传输通道,开展语音中心设备与分机设备之间的音频交流,搭建了一个教师与学生音频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将语音中心设备与电脑连接,通过电脑选择需要发送音频信息的局部或是全体学生的分机设备,然后组织音频会话内容,通过麦克将语音输送进语音中心设备,语音中心设备的无线音频编码器与音频信息转换器将语音转换为可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无线音频信号传输器传送到已经选择好的语音分机设备。语音分机设备通过天线接收来自语音中心设备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传送到语音分机设备中的音频编写与解码器,音频编写与解码器将信号转换为语音,发送到学生佩戴的耳机上,以此循环,学生可以通过麦克与教师建立音频沟通,教师可以通过电脑选择部分或指定人群进行语音交流。

    可控冲击波致裂煤层与注气联合增强瓦斯抽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27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76030.7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一种可控冲击波致裂煤层与注气联合增强瓦斯抽采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钻孔致裂组件和驱替抽采组件;钻孔致裂组件包括钻机、空心钻杆、高压电脉冲控制器、高压电脉冲可控冲击波发生器、多功能转接器及多功能密封堵头;驱替抽采组件包括CO2气体增透系统、CO2注气管、瓦斯抽采管、瓦斯抽采系统及CO2气体分离系统。方法为:针对低透气性难解吸煤层时,先在煤层内瓦斯抽采区域标定位置完成钻孔批量施工,钻孔划分为常规钻孔和增透钻孔且交替分布;之后利用高压电脉冲可控冲击波对煤层进行致裂增透,有效增加煤层的裂隙发育程度,随后利用二氧化碳对煤层内的瓦斯进行驱替,有效增强了煤层中难解吸瓦斯的抽采效果,进一步降低瓦斯突出及瓦斯爆炸的风险。

    一种典型与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6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30970.1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典型与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方法,具体步骤:步骤一:构建目标矿井的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步骤二:将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值ai划分为四个等级,根据每项评价指标对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的影响程度逐一评判;步骤三:将步骤三中得的到各项评价指标值ai进行加和;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综合评价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五:根据步骤四中的标矿井地质动力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值N划分目标矿井的类型。本发明通过建立地质动力环境条件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矿井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动力环境进行分析和量化评价,划分出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对矿井冲击地压的理论研究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回采巷道冲击地压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615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125561.3

    申请日:2016-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回采巷道冲击地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煤体的动态破坏应力指数;在每个需要使用的敏感压力传感器、孔隙水压力计和顶板动态仪内安装射频发射器后,按照设定的阀值和要求安装在巷道内,并将传感器信号通过射频发射器与数据采集处理器相连;架设三维生成模块,并将数据采集处理器与三维生成模块相连。本发明将传感器之间的冗余和互补信息按规则进行组合,实现对煤矿回采巷道冲击的监测及发出安全警报,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强化巷道施工的安全性,预警效果明显,且可以通过三维生成模块,将巷道情况展现在工作人员的面前,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身临其境的观察巷道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预警的效果。

    一种深孔爆破卸压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6070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963761.1

    申请日:2015-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孔爆破卸压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包括在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性煤层的工作面上、下巷道中检测冲击地压监测信号,与正常值和邻区发生的冲击地压显现特征比对,对震源位置和煤体钻屑量进行现场检测,划分出高集中应力区,圈定危险区域;沿上巷道向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中心开掘导向卸压巷,并在导向卸压巷沿顶板围岩和底板围岩方向钻取爆破卸压孔,安装炸药后,用黄泥封孔,在爆破卸压孔外的导向卸压巷内安全起爆;冲击地压危险区实施爆破卸压解危后,通过卸压效果分析及检验,未达到检测标准时,则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二次解危,直至达标。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方法,可提高卸压解危的效果,降低冲击地压危险性和防冲的成本,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一种煤矿高应力区域巷道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364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197353.4

    申请日:2016-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高应力区域巷道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高应力区域的掘进工作面进行钻孔探测,确定冲击地压防治区域;B、在冲击地压防治区域进行钻孔卸压,钻孔位置沿着巷道布置;每个钻孔位置上布置两组钻孔;C、在第二钻孔和第三钻孔内设置雷管,在第四钻孔内灌注固化浆液,将巷道内的钻孔位置按照位置顺序进行单双号标注,采用两次爆破进行卸压;D、爆破后使用钢管顶部插入第五钻孔、第六钻孔和第七钻孔,位于每个第二钻孔组内的钢管之间连接加强筋;E、随着巷道的掘进,对上述A‑D步骤进行循环施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对于冲击地压的防治效果。

    一种煤矿高应力区域巷道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36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97353.4

    申请日:2016-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E21D9/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高应力区域巷道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高应力区域的掘进工作面进行钻孔探测,确定冲击地压防治区域;B、在冲击地压防治区域进行钻孔卸压,钻孔位置沿着巷道布置;每个钻孔位置上布置两组钻孔;C、在第二钻孔和第三钻孔内设置雷管,在第四钻孔内灌注固化浆液,将巷道内的钻孔位置按照位置顺序进行单双号标注,采用两次爆破进行卸压;D、爆破后使用钢管顶部插入第五钻孔、第六钻孔和第七钻孔,位于每个第二钻孔组内的钢管之间连接加强筋;E、随着巷道的掘进,对上述A?D步骤进行循环施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对于冲击地压的防治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