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尺度计算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等效刚度矩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5130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373389.3

    申请日:2016-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尺度计算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等效刚度矩阵的方法,采用尺度分离的方法,将宏观、细观、微观三尺度结构分离,根据不同尺度模型的几何特征,分别建立各个尺度分析模型;将三尺度问题转化为两个多尺度问题:宏观-细观多尺度问题、细观-微观多尺度问题,依次对着两个多尺度问题进行分析,将微观多尺度问题得到的等效模量最终返回给宏观多尺度问题。克服了传统结构分析方法计算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结构性能预测的效率和精度,使其可以用于指导复合材料的生产、研发等工作。本发明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复杂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以及其他复合材料工程领域的结构设计热、力学分析问题。

    一种含孔隙随机单胞的复合材料刚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79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7459.6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结构性能预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孔隙随机单胞的复合材料刚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预测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分数、纤维半径和孔隙率,构建复合材料的单胞纤维束模型;根据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大小和球形孔隙的球体直径大小,计算孔隙球体数,并在所述单胞纤维束模型基体内部随机生成球形孔隙,构建含孔隙的单胞纤维束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所述含孔隙的单胞纤维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复合材料进行刚度性能仿真验证,获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相比于传统的力学性能预报方法,考虑孔隙缺陷影响的本发明能够显著的提高预报精确度。

    一种固体推进剂损伤位置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527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030067.4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固体推进剂损伤位置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对固体推进剂试样进行压缩处理;其中,固体推进剂试样的表面制备有均匀散斑;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固体推进剂试样进行初始散斑图像采集,以及对压缩处理中的固体推进剂进行变形散斑图像采集;在采集到的初始散斑图像中确定出第一图像子区,并根据第一图像子区确定出第一中心点坐标;在采集到的变形散斑图像中,确定出符合第一图像子区对应的预设相似值条件的第二图像子区,并根据第二图像子区确定出第二中心点坐标;根据第一中心点坐标与第二中心点坐标,对固体推进剂试样的损伤位置进行识别。通过上述方法,提高对固体推进剂损伤位置的识别效率。

    一种基于形态学特征的亚像素级椭圆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33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996487.3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态学特征的亚像素级椭圆检测方法,从目标图像中有效提取椭圆的亚像素级边缘坐标以及椭圆的几何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图像采集和图像预处理;对目标图像进行基于局部子区的亚像素级边缘检测;将亚像素级边缘点整像素化;进行基于形态学特征的边缘筛选;根据目标椭圆的整像素边缘坐标索引得到亚像素边缘坐标;最后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进行椭圆拟合,从而得到椭圆的几何信息。通过设计光测动力学实验,将本发明与传统椭圆检测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了椭圆检测的准确性。为光测实验力学和数字摄影测量领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手段。

    孔隙随机分布的C/C复合材料的强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27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9089.6

    申请日:2024-02-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孔隙随机分布的C/C复合材料的强度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C/C复合材料试件的各相的体积参数与静态参数;基于静态参数构建C/C复合材料试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体积参数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构建精细化分析模型;其中,精细化分析模型包括多个孔隙率不同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精细化分析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承载能力曲线,并获得C/C复合材料试件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过程;根据承载能力曲线与失效过程预测C/C复合材料试件的承载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限元建模分析方法无法准确评估C/C复合材料的强度问题,能够有效评估C/C复合材料的强度,并能够降低试验成本。

    多层热塑性预浸料宽温域赋形工艺缺陷预示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927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50660.8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热塑性预浸料宽温域赋形工艺缺陷预示方法及其装置,涉及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单层热塑性预浸料宽温域下的力学参数;构建单层热塑性预浸料非正交模型;构建库伦摩擦模型或基于Stribeck理论修正摩擦模型的层间相互作用模型;获取多层热塑性预浸料缺陷预示模型;通过输入不同工艺条件到多层热塑性预浸料缺陷预示模型中,获得对应的变形结果。本发明通过实验表征的方法获得,相比于有限元方法与理论计算,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复合材料的实际变形行为。

    一种用于分体式复合材料芯模制造的胶接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3650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740630.2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体式复合材料芯模制造的胶接工装,包括底部支撑组件、小端封头定位组件、筒段定位组件和大端封头定位组件,底部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底部支撑柱、底部定位圆盘以及N个限位隔板,小端封头定位组件包括小端连接板、小端支撑柱、小端定位卡盘以及小端压盘,筒段定位组件包括筒段连接板、筒段支撑柱、筒段定位圆盘以及筒段压盘,大端封头定位组件包括大端连接板、大端支撑柱、大端连接圆盘、大端定位卡盘以及大端压盘。在胶接分体式复合材料芯模零部件时,有效利用小端封头、筒段和大端封头各分瓣模一端尺寸相同的特点,采用同一底部支撑组件进行定位紧固,避免因不同零件间尺寸、位置及表面质量的差异造成误差,提高胶接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