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974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24281.9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B17/391 , H04B7/06 , H04B7/08 , H04B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的波束域信道建模方法,包括:1)建立几何随机信道模型,考虑近场效应和互耦;2)利用波束赋形矩阵,推导波束采样矩阵,建立空间复用下的波束域信道模型;3)基于信道传输函数,实现仿真信道模型,推导并分析信道统计特性。本发明建立的面向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的波束域信道模型是对基于平面波信道模型的扩展,考虑近场效应和互耦,支持空间复用,丰富了轨道角动量信道的非直射场景建模方法,与几何随机信道模型相比计算复杂度降低,仿真的统计特性对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1430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466813.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机转发网络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判断当前部署的随机转发网络是否为无碰撞随机转发网络;无碰撞随机转发网络中,不同转发路径对应的测量时延不同;若随机转发网络为无碰撞随机转发网络,则基于转发策略优化模型,确定随机转发网络对应的优化的随机转发策略;随机转发策略包括随机转发网络中第一节点向中间节点转发的概率以及中间节点间转发的概率;转发策略优化模型是以测量时延信息熵最大化为目标,优化随机转发策略的模型。本发明提供的随机转发网络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减少测量时延的碰撞现象,并获得最佳的随机转发策略,从而提高了基于网络端到端时延生成密钥的随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06183.0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B17/391 , H04B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道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发射端Tx、接收端Rx和至少一个反散射体的位置;基于Tx、Rx和至少一个反散射体的位置,确定目标信道的至少两种信号各自的信号模型;其中不同种类的信号对应不同的簇结构,簇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直射簇LOSC、静态反射簇SC、移动反射簇MC和镜像簇TC。本发明通过基于Tx、Rx和反散射体的几何位置关系,对目标信道的各种信号分别进行信道建模,而且不同种类的信号对应不同的簇结构,有效实现基于簇结构的非规则随机几何混合信道模型,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而且具有高扩展性,进而提高了模型的通用性,避免了对信道进行重复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626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16516.0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密钥分发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应用层、智能合约层和存储层,应用层提供了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存储层为区块链;智能合约层包括多个智能合约如哈希身份认证合约、公钥存储合约、投票验证合约和公钥修改合约。本发明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溯等特点,不需要依赖传统的PKI/CA认证体系,实现了用户公钥和用户身份的唯一绑定关系。基于智能合约的交易不可篡改性以及交易发起者的用户唯一身份标识符的不可伪造性,设计了投票验证合约以及哈希身份验证合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