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472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91705.1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桥梁伸缩缝缝宽分布式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基于双目视觉的桥梁伸缩缝缝宽分布式监测装置包括在主梁伸缩缝两侧沿主梁竖向安装第一条状目标物和第二条状目标物,所述第一条状目标物和第二条状目标物上等间距设有若干成对的待测点,每对待测点的竖向高度相同,在主梁伸缩缝侧部安装有双目相机,双目相机的摄像范围涵盖第一条状目标物和第二条状目标物;该基于双目视觉的桥梁伸缩缝缝宽分布式监测装置及方法有利于实现对桥梁伸缩缝缝宽进行实时的监测,以达到桥梁使用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71573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080516.0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包括磁悬浮柱和位于磁悬浮柱下方的隔振支座,磁悬浮柱由外磁柱和内磁柱以及磁流变支座组成,内磁柱不接触地套设于外磁柱中且底部置于磁流变支座内,上部结构固定于内磁柱顶部,上部结构内设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及磁流变支座与控制电路连接,外磁柱及磁流变支座固定于隔振支座上,内磁柱及外磁柱上设有构成磁力线回路的磁体阵列,内磁柱受到磁流变支座阻尼作用,当外磁柱与内磁柱沿竖向错位时,内磁柱与外磁柱间对应产生与错位方向相反的磁力。本发明经济性好,在基本消除地震作用的情况下,结构主体的抗震设计标准可大大降低,工程结构建造费用降低;其次能够消除了地震带来的财产损失、人员损失,消除了人类面对自然威胁的精神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1573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80516.0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包括磁悬浮柱和位于磁悬浮柱下方的隔振支座,磁悬浮柱由外磁柱和内磁柱以及磁流变支座组成,内磁柱不接触地套设于外磁柱中且底部置于磁流变支座内,上部结构固定于内磁柱顶部,上部结构内设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及磁流变支座与控制电路连接,外磁柱及磁流变支座固定于隔振支座上,内磁柱及外磁柱上设有构成磁力线回路的磁体阵列,内磁柱受到磁流变支座阻尼作用,当外磁柱与内磁柱沿竖向错位时,内磁柱与外磁柱间对应产生与错位方向相反的磁力。本发明经济性好,在基本消除地震作用的情况下,结构主体的抗震设计标准可大大降低,工程结构建造费用降低;其次能够消除了地震带来的财产损失、人员损失,消除了人类面对自然威胁的精神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56920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95949.3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4B1/9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永磁组合悬浮隔振装置,包括磁悬浮柱和位于磁悬浮柱下方的隔振支座,磁悬浮柱由外磁柱和内磁柱以及内磁柱支座组成,内磁柱不接触地套设于外磁柱中且底部搁置于内磁柱支座上,内磁柱顶部固定有上部结构,外磁柱及内磁柱支座固定于隔振支座上,上部结构上设有振动传感器,所述内磁柱支座、振动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外磁柱包括外磁柱永磁体及外磁柱电磁体,内磁柱包括内磁柱永磁体,内磁柱及外磁柱构成磁力线回路,当外磁体与内磁柱沿竖向错位时,内磁柱与外磁柱对应产生与错位方向相反的磁力。本发明经济性好,在基本消除地震作用的情况下,结构主体的抗震设计标准可大大降低,工程结构建造费用降低;其次能够消除了地震带来的财产损失、人员损失,消除了人类面对自然威胁的精神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3516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305447.5
申请日:2013-07-20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沿工程走向将岩土勘察区域分割为若干个工作段;(2)在每个工作段被测区域进行水平定向钻孔,在所形成的孔道内布设沿工程走向可供工程物探仪及接收仪穿行的管道;(3)重复步骤(2),使被测区域内至少存在两根管道;(4)在其中一根管道中放置工程物探仪,在另一根管道中放入接收仪,使工程物探仪与接收仪由管道的同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从而检测获取各区域岩土勘察数据。该发明步骤简单,勘察精确性高,尤其在管道、地铁、隧道等线状工程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12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3029.8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其专利分类号为E04B1/00),尤其是属于一种电磁永磁混合悬浮隔震装置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结构基础(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基础(1)的上方放置有衔铁(2),在结构基础(1)和衔铁(2)之间设置有若干对磁性相斥的永磁铁(8)和若干垫块(23);所述衔铁(2)的上方固定有结构竖向承重构件(5);所述的结构基础(1)上还固定有支架(4);所述的支架(4)上固定有缠绕线圈(7)的铁芯(3);所述的缠绕线圈(7)的铁芯(3)位于衔铁(2)的上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消除了地震带来的财产损失、人员损失,消除了人类面对自然威胁的精神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3016.0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其专利分类号为E04B1/00),尤其是属于一种电磁悬浮隔震装置。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结构基础(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基础(1)上固定有支架(4)和搁置有衔铁(2);所述的支架(4)上固定有缠绕线圈(7)的铁芯(3);所述的衔铁(2)上固定有结构竖向承重构件(5);所述的缠绕线圈(7)的铁芯(3)位于衔铁(2)的上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消除了地震带来的财产损失、人员损失,消除了人类面对自然威胁的精神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3516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305447.5
申请日:2013-07-20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沿工程走向将岩土勘察区域分割为若干个工作段;(2)在每个工作段被测区域进行水平定向钻孔,在所形成的孔道内布设沿工程走向可供工程物探仪及接收仪穿行的管道;(3)重复步骤(2),使被测区域内至少存在两根管道;(4)在其中一根管道中放置工程物探仪,在另一根管道中放入接收仪,使工程物探仪与接收仪由管道的同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从而检测获取各区域岩土勘察数据。该发明步骤简单,勘察精确性高,尤其在管道、地铁、隧道等线状工程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6715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71129.7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夏昌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内河既有驳岸加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靠近既有抛石基础的河床处施工密排木桩并抛石加固驳岸脚;(2)将带有侧向小孔的小直径钢管打入驳岸土体中,并对小直径钢管进行微压注浆,以加固驳岸土体;(3)在驳岸土体的上表面铺设钢筋砼面层。该方法以“见缝插针”的形式实施,受场地环境的制约小、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性价比高、可操作性强,尤其适用于市政管线密集、树木密集的驳岸。因水泥浆液是通过许多小孔分散进入地层,所以水泥浆液能够比较均匀地注入地层中,避免了实施时对既有驳岸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525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52743.2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夏昌
Inventor: 夏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震结构的安全保证,尤其是属于隔震结构中隔震结构层极限位移的限制装置。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指在上部结构上梁和下部结构下梁之间的隔震结构层中装入至少一个横向布置的极限位移限制装置和至少一个纵向布置的极限位移限制装置,并且该极限位移限制装置内部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2隔震结构层的极限位移,小于或等于隔震结构层的极限位移。本发明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隔震结构层极限位移限制装置,使得人们在设计施工时,可以放心的减少隔震结构中隔震元件的刚度,以达到充分发挥隔震元件隔震效果之目的;2、本发明的隔震结构层极限位移限制装置,可以防止大地震和特大地震时隔震元件破坏而引起的隔震结构的大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