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2870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92443.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4 , G02B6/0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入式导光板底面网点分布设计方法,包括:设定导光板参数,LED参数;计算点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其次由点及线,用积分计算出线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根据全反射的条件,拟合出线状光棒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然后由线到面,再次使用积分方法,计算出单个面光源对导光板底部的照度;接着推广到N个面光源,根据N个面光源对导光板底面的照度,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得到任意坐标位置的网点半径大小。本发明能够根据所给的LED参数,导光板的参数,准确和高效地计算导光板底部具体某点的照度值,并实现均匀照明光出射的网点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2415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51966.4
申请日:2020-11-11
IPC: G02F1/13357 , G02B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Mini‑LED光源的二维区域调光导光板,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光单元、下扩散膜、水平棱镜增亮膜、垂直棱镜增亮膜和上扩散膜。所述背光单元由若干单块区域调光导光板组成。所述单块区域调光导光板为矩形立体结构,其内侧壁涂覆有高反射率材料、上表面为光滑平整化的出光表面,底面为排布有微结构阵列及覆有高反射率介质层,且设置有若干规则或不规则排布的内嵌孔。本发明将发光源和导光板有机结合为一体,不仅降低了整个背光模组厚度,同时结合区域动态调光技术提高了环境对比度;另外也减少了发光源的个数,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功耗,提高了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162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271036.5
申请日:2020-11-13
IPC: G02F1/13357 , G02B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结构,包括量子点导光板、具有反射罩的阵列光源和空心反射光管,量子点导光板由导光板本体区域及设于其侧部或下部的量子点区域组成,空心反射光管嵌套于量子点区域外周部;阵列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罩收集,从量子点区域的一侧射入,激发量子点区域内的量子点,被激发的光随机向四周发射,被激发的光和光源出射未转化的光经过空心反射光管和反射罩的反射再次收集利用,经过混合后进入导光板本体区域内进行全反射,直至受到导光板本体区域上的微结构调制后出光。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颜色统一性;此外,浆料混合注塑工艺,能够精准控制导光板一体成型中各功能层的实现,不仅缩减了加工步骤,而且节省了产线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911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00627.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发光效率的交流驱动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电极、有机发光层、绝缘层、金属栅极;还包括有源层,所述有机发光层结构呈凸型,在发光层两侧凹槽内填充有所述有源层,所述金属栅极接交流驱动信号,所述有源层接直流电源负极,所述电极接直流电源正极。本发明利用电荷堆积产生电场推(拉)有机材料中的载流子,使得发光层载流子与有源层极性相反的载流子充分接触,复合发光。栅极交流电的加载,其幅值和频率的可调控性,使得该结构下,整周期都发光,不仅解决了层状OLETs器件厚度高、串联电阻高、功耗高的缺点,同时打破了交流驱动OLETs材料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94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85470.1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点丝网印刷导光板补色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为:反射片、补色结构优化导光板、基板光导层,还包括侧入式光源;该结构利用量子点网点阵列将侧入式光源扩展为高色域的面光源出光,根据底面网点方案的不同,采用激光刻蚀网点补色结构优化导光板以及喷墨打印量子点矩阵补色结构优化导光板;其中激光刻蚀法应用于等大小、等间距的量子点网点阵列,实现导光板均匀出光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节约量子点材料的使用,同时也简化了网点微结构形式的导光板网点设计过程;喷墨打印量子点矩阵法应用于等间距、不同尺寸的网点阵列设计,解决了侧入式量子点网点形式大尺寸背光源的色度衰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94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85312.6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B6/00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丝印导光板补色膜制作方法。先进行导光板自动印刷,此过程通过机器印刷避免人工印刷的缓慢和印刷质量的参差不齐,然后进行自动亮度检测,亮度计在离导光板固定距离内自动移动进行检测,精准快捷,再代入色度衰减公式计算改变3D打印喷涂量子点的频率,以改变膜中量子点不同位置浓度起到补色作用。从导光板的网点自动印刷,到导光板色差自动检测识别,再进行3D打印制作补色膜,全程由主控计算机进行协调控制达到更高的制作精密性,有针对性对印刷导光板补色而且系统化使速度提高,同时改进工业生产方式提高了丝印导光板显示色域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16242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889885.0
申请日:2020-08-28
IPC: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ini‑LED通孔调光结构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个以上的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电极基板、Mini‑LED、内壁贴附有高效反射膜的通孔结构、扩散板以及量子点膜;所述Mini‑LED设置于电极基板上,所述通孔结构同样设置在电极基板上,并罩设在Mini‑LED的周围;所述扩散板包括矩形部分以及倒锥形部分,所述倒锥形部分设于通孔结构内,矩形部分位于倒锥形部分的顶部,设置于通孔结构的上端;所述量子点膜设置于扩散板的顶部。本发明能够增加耦合的光线数量提升整个耦合出光区域亮度,既达到出光均匀的效果又维持了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1157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200627.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发光效率的交流驱动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电极、有机发光层、绝缘层、金属栅极;还包括有源层,所述有机发光层结构呈凸型,在发光层两侧凹槽内填充有所述有源层,所述金属栅极接交流驱动信号,所述有源层接直流电源负极,所述电极接直流电源正极。本发明利用电荷堆积产生电场推(拉)有机材料中的载流子,使得发光层载流子与有源层极性相反的载流子充分接触,复合发光。栅极交流电的加载,其幅值和频率的可调控性,使得该结构下,整周期都发光,不仅解决了层状OLETs器件厚度高、串联电阻高、功耗高的缺点,同时打破了交流驱动OLETs材料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9450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085470.1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点丝网印刷导光板补色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为:反射片、补色结构优化导光板、基板光导层,还包括侧入式光源;该结构利用量子点网点阵列将侧入式光源扩展为高色域的面光源出光,根据底面网点方案的不同,采用激光刻蚀网点补色结构优化导光板以及喷墨打印量子点矩阵补色结构优化导光板;其中激光刻蚀法应用于等大小、等间距的量子点网点阵列,实现导光板均匀出光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节约量子点材料的使用,同时也简化了网点微结构形式的导光板网点设计过程;喷墨打印量子点矩阵法应用于等间距、不同尺寸的网点阵列设计,解决了侧入式量子点网点形式大尺寸背光源的色度衰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21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628562.2
申请日:2020-12-31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大面积多光源高均匀性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光源切换装置、线光源、抛物面四棱台反光罩,曝光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面四棱台反光罩上下端面贯通,其四周面均为曲面,抛物面四棱台反光罩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且上端开口位于线光源正下方,所述线光源设置若干且均安装在多光源切换装置上并经其步序切换,所述曝光台面位于抛物面四棱台反光罩下端开口下方,所述抛物面四棱台反光罩周面均为双层结构,将光照直接接触的部分定义为外层,即内外分别为光吸收层与反射层,该多光源高均匀性曝光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