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21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195146.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B01J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明胶复合制备吸附CO2的活性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质量比例的淀粉、明胶混合均匀,经高温炭化、洗涤、干燥后,得到初始炭材料;将制备好的初始炭材料与固体活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经管式炉活化后,再用超纯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即得到所述的淀粉明胶复合制备的活性炭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需原料成本低廉,环保可再生;制备工艺简单;明胶不仅做碳源也可做氮源,从而实现炭材料的氮掺杂;所制备活性炭对模拟烟道气环境下的CO2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与稳定的循环再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31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506842.4
申请日:2021-05-10
IPC: H01L33/50 , G02F1/1335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多种颜色量子点的光色转换层的光色转换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量子点光色转换层初始参数;步骤S2:依据光线波长或频率的不同对色转换层进行逻辑通道划分的方法实现,分别建立纯蓝光逻辑通道和红绿色量子点色转换逻辑通道;步骤S3:基于纯蓝光逻辑通道,建立入射蓝光光强与膜厚和红绿量子点浓度衰减关系之间的理论模型;步骤S4:基于量子点色转换逻辑通道,建立经过量子点光色转换层转换后的红绿色光随膜厚及量子点浓度变化的关系;步骤S5:分别建立光转换效率、蓝光泄漏率和光密度随膜厚以及均匀变化的量子点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步骤S6:建立混合多色量子点的光色转换层理论模型。本发明能准确、高效地得到量子点光色转换层的出光光学性能函数,为量子点光色转换层参数的设置提供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44941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506847.7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单色量子点色转换层的蓝光泄露率和光密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量子点光色转换层初始参数;步骤S2:建立入射蓝光光强受膜厚和量子点浓度二者影响的衰减关系理论模型;步骤S3:根据光线波长或频率的不同对色转换层进行逻辑通道划分;步骤S4:基于纯蓝光逻辑通道,计算量子点光色转换层的蓝光泄漏率;步骤S5:建立光密度与膜片厚度和量子点浓度之间的理论关系。本发明能够准确、高效地计算量子点光色转换层蓝光泄露率和光密度,为量子点光色转换层参数的设置提供一种技术依据,在背光和照明等光源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3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506842.4
申请日:2021-05-10
IPC: H01L33/50 , G02F1/1335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多种颜色量子点的光色转换层的光色转换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量子点光色转换层初始参数;步骤S2:依据光线波长或频率的不同对色转换层进行逻辑通道划分的方法实现,分别建立纯蓝光逻辑通道和红绿色量子点色转换逻辑通道;步骤S3:基于纯蓝光逻辑通道,建立入射蓝光光强与膜厚和红绿量子点浓度衰减关系之间的理论模型;步骤S4:基于量子点色转换逻辑通道,建立经过量子点光色转换层转换后的红绿色光随膜厚及量子点浓度变化的关系;步骤S5:分别建立光转换效率、蓝光泄漏率和光密度随膜厚以及均匀变化的量子点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步骤S6:建立混合多色量子点的光色转换层理论模型。本发明能准确、高效地得到量子点光色转换层的出光光学性能函数,为量子点光色转换层参数的设置提供技术依据。
-
-
公开(公告)号:CN204495633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199082.7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样品制样辅助夹具,包括相互咬合左、右钳体,所述左钳体咬合面的中部具有凸起,所述左钳体咬合面在凸起的两旁侧平直,所述右钳体咬合面中部具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右钳体咬合面在凹槽的两旁侧也平直,所述左、右钳体在凸起、凹槽的两旁侧处分别经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着重解决手持打磨、样品磨面不平的问题,适用于圆柱形、长方体状和不规则形状的细长棒状样品,具有造价低廉、制作方便、操作简单、适用性广优点,且材料样品制样效果好、不易损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