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1993.1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包括修复支撑结构、设置在修复支撑结构内部的复合热解机构;修复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底座,支撑架底座顶部固定设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容纳支撑筒;复合热解机构包括固定在容纳支撑筒内的土壤输入机构、蒸气热解机构;土壤输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容纳支撑筒内且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多个土壤输入支撑筒,土壤输入支撑筒内固定设有多根土壤释放管,土壤释放管上侧具有多个土壤释放孔;利用高速冲击气流携带着污染土壤均匀分散在容纳支撑筒内,有利于水蒸气与污染土壤颗粒充分均匀混合,利用高温水蒸气对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热解,并将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溶解在水蒸气中带离。

    一种流动水质检测用的水质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659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57298.8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动水质检测用的水质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属于水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端设有伸缩支腿的测定主体、设于所述测定主体底端的水体采样组件、设于测定主体内的水质测定组件以及智能控制组件;本发明通过伸缩架、滚动辊以及转动电机的设置,使水质测定装置可伸入流动水质内,且通过微型抽水泵对水体进行快速抽取,然后,通过各个检测腔内的水质检测传感器对水质进行快速检测,当检测完毕后,可进行原位重复采样检测,操作简单,既满足了流动水质的实时监测,又增加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原位氧化修复土壤的深层搅拌注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90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539653.3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原位氧化修复土壤的深层搅拌注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前期土壤调配:对现场深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然后进行氧化药剂的调配;再根据分析结果对待修复土壤的分割;对待修复区域进行场地平整,清除表层障碍物,然后对地表水、浅层土壤进行取样检测污染浓度并进行修复处理;采用原位注射加深层搅拌的方式对深层土壤进行修复处理;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在原位注射基础上对深部土壤进行剧烈扰动,能够扩大氧化剂与土壤的接触半径,有效地解决了化学氧化剂与土壤中污染物充分接触的难题,使化学氧化剂向污染土壤中快速、有效迁移。

    一种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修复及废气处理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000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271939.1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修复及废气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布料机构、催化处理机构、废气回收机构,废气处理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底板顶部开口朝下的密封壳体,所述布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板顶部的物料传输器、设置在所述物料传输器左端上方的布料斗和设置在所述布料斗右侧的铺料挡板,所述物料传输器上转动配合连接设有物料传送带,利用人造紫外光对污染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催化分解,利用太阳光进行聚焦,形成能量密度较高的光束对污染土壤进行照射,使得残留农药在高温和紫外光条件下进行催化分解,处理污染土壤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滤和水处理,处理为符合排放标准的气体。

    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耦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017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85932.7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扩散‑电加热耦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受污染土壤区域调节含水量,插入正负电极;然后在土壤中加入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通过向土壤中加入NaS2O8溶液作为氧化剂;然后采用正电极、负电极向土壤通入直流电,进行电动扩散;再将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进行电加热耦合,使土壤温度为40℃~80℃;修复的处理时间为48~60h,期间向土壤表面均匀喷洒FeSO4溶液;本发明能够解决化学氧化剂在土壤中迁移慢,扩散面积小的问题;能够使氧化剂有效活化进而对土壤污染物进行处理,使整个修复效率大大提升。

    基于多变量和PMF模型对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源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708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96501.X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和PMF模型对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源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样品采集;S2样品检测;S3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S4潜在生态危害评价;S5重金属溯源分析:S5‑1多变量统计分析,S5‑2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步骤S1中取样装置为活塞式柱状取样器,包括采样杆以及套设在采样杆下部外侧的采样桶。本发明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源的分析方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生态环境风险开展评价,并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与正定矩阵因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黑臭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开展定量化的溯源分析,从而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城市黑臭河道水体治理标本兼治、生态恢复提供重要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