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964940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276463.6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校准工装,用于对检堵设备进行精度校准,其中校准工装包括流通设备、监测设备和调节设备;流通设备的入口与检堵设备的出口连接,流通设备的出口与监测设备的入口连接;调节设备与流通设备电连接,用于调节由检堵设备的出口流出的流体流经流通设备时的流量;监测设备设置于调节设备上,用于监测并显示流体流经流通设备时的第一流量值;根据第一流量值和检堵设备显示的第二流量值,进行检堵设备的校准。其通过调节设备调节流体流经流通设备时的流量,模拟检堵设备检测的换热器系统的各种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检堵设备检测换热器系统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950956U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20364206.8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通阀的线圈压接端子,包括用于与接线压接的压接端子本体,并且还包括与所述压接端子本体相连,且用于在压接时对所述压接端子本体定位的定位片。在实际压接的过程中,定位片将被定位装置压紧,从而完成定位片对压接端子本体的定位,在压接端子本体与接线压接的过程中,定位片将限制压接端子本体的移动,从而有效避免压接端子本体的错位,完成压接后将压接端子本体从定位片上切除下来即可。这不仅可以使完成压接后的压接端子本体的形状符合标准,而且还可以使接线端子与接线之间的拉力满足要求,从而保证了四通阀线圈的可靠工作。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线圈压接端子的四通阀,以及包含该四通阀的冷暖空调。
-
公开(公告)号:CN203934277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70178.0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接收头及其内屏蔽罩,内屏蔽罩包括:用于固定红外接收头的接收头本体的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侧具有引线脚(2);与所述本体(2)的另一侧连接,用于罩设在所述接收头本体的正面的主屏蔽板(3);设置于所述主屏蔽板(3)的边缘,用于罩设在所述接收头本体的侧面的侧屏蔽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屏蔽罩,具有遮盖接收头本体的正面的主屏蔽板以防止由接收头本体的正面方向传递的电磁干扰;并且,具有罩设在接收头本体的侧面的侧屏蔽板,以防止由接收头本体的侧面方向传递的电磁干扰。通过设置主屏蔽板及侧屏蔽板,有效避免来自接收头本体的正面方向及侧面方向的电磁干扰,有效提高了红外接收头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3824823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212853.7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端部设有能够将待检测螺栓套入的套孔,且所述套孔的端面与所述套孔的轴线相垂直;支撑基脚,设置于所述套孔的外周面。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栓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其能够在保证螺栓垂直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螺栓焊接强度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573126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736606.2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切换遥控模式的电路结构,所述切换遥控模式的电路结构通过引入循环定时器和延时电路,能够自动控制遥控器中各个功能按键的线路的连通或断开,从而实现了自动对空调器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的控制,能够有效提升空调器进行可靠性测试实现的效率,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931959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66633.X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50/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动铁、与动铁连接的推动杆、动簧片和静簧片,推动杆在继电器闭合时推动动簧片与静簧片接触,动簧片包括:本体,本体上与推动杆对应地开设有簧片孔;翻边外缘,设置在簧片孔的边沿并朝向静簧片的方向突出于本体,翻边外缘的直径沿远离本体的方向增大。由于推动杆与动簧片之间的磨损主要产生在簧片孔的边缘处,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动簧片还具有翻边外缘的结构,以此来避免推动杆与簧片孔的边缘剧烈摩擦,从而降低推动杆的磨损程度,此外由于推动杆不再与簧片孔尖锐的边缘发生摩擦,降低了推动杆的材料脱落产生异物的几率,从而保障继电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