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065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47631.6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包括外箱体,外箱体内具有安装腔体;冷凝器部件,设置在安装腔体内,冷凝器部件包括冷凝壳体和与冷凝壳体连接的隔板;隔板将安装腔体分隔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加热管路,加热管路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压缩机,压缩机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内;压缩机具有与加热管路连通的压缩管路,压缩管路穿过隔板后,与加热管路连接;风机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风机部件位于加热管8的上方。原有的天氟地水一体式空调机组的结构复杂,本发明将原分开的空调系统和地暖系统合并入一个整体空间中,在提高机组能效的同时,充分利用机组本身的结构空间,降低成本和售后的维修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1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92006.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蓄热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属于蓄热技术领域,所述蓄热模块,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换热组件,壳体和换热组件之间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层,换热组件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U型换热管以及套设于多个U型换热管上的翅片组,U型换热管沿第一方向延伸,U型换热管沿第二方向排列成行,U型换热管沿第三方向排列成列,位于同一列的U型换热管通过连接管依次串联形成冷媒流路,位于同一行的U型换热管并联,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根据本发明的蓄热模块,位于同一列的多个U型换热管依次串联形成冷媒流路,位于同一行的多列U型换热管并联,从而形成多个并联的冷媒流路,能够有效地解决制冷剂分配不均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1966.8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22 , F24F1/0047 , F24F1/0067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77 , F24F11/81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1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该装置包括:机壳、导风部件、换热部件、出风口和回风口;机壳,设置在房间的吊顶中;导风部件和换热部件,设置在机壳的内部,且换热部件位于导风部件与出风口之间;出风口,设置在风管机的出风方向上;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位于吊顶的正面,且能够沿机壳的水平方向,通过吊顶向两侧出风;回风口,设置在风管机的回风方向上;回风口,位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且能够沿机壳的水平方向,通过吊顶向中间回风。该方案,通过吊顶向两侧出风,使风管机具有两个出风口,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3011.6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0047 , F24F1/0067 , F24F13/08 , F24F1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机。该风管机包括机壳(1)、风机(2)、出风口(3)、回风口和换热器(5),出风口(3)和回风口设置在机壳(1)上,风机(2)和换热器(5)设置在机壳(1)内,换热器(5)设置在回风口和出风口(3)之间,换热器(5)为一体化弯制成型。根据本申请的风管机,能够降低换热器的成形工艺复杂度,降低装配难度,方便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0047.9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5 , F24F1/0063 , F24F11/61 , F24F11/65 , F24F11/79 , F24F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结构、风管机、中央空调及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风管机出风口结构不合理,用户舒适度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该风口结构包括风道、与风道连通的正面出风口和下出风口,还包括设置在风道内用于改变出风方向的切换组件,通过切换组件能使气流从正面出风口出风或从下出风口出风;风管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上的风口结构。本发明具有两个出风口,在制热时实现下出风,在制冷时实现水平出风,实现机组的冷热分布送风,符合人体舒适性体验,通过设置新风口,能够引入外界新风,实现中央空调制冷、制热功能基础上还具有新风功能,更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感和舒适度,还具有外观美观、实用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99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549644.7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空调器,该方法包括:在多联机出现部分内机与外机之间通讯中断时,能执行预设的多联机的掉线内机控制模式,以通过多联机的掉线内机控制模式,对外机和掉线内机进行控制。若需要启动掉线内机,则控制在线内机进入掉线内机辅控模式来对外机进行控制,控制掉线内机进入掉线内机自控模式来对掉线内机进行控制;若需要关闭掉线内机,则控制掉线内机进入掉线内机自控模式来对掉线内机进行控制。在多联机内设置掉线内机控制模式,可以对多联机的外机和内机分别进行控制,实现掉线内机的开机或关机,使用户在多联机通讯中断时,仍然能够使用多联机系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63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20616.7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蓄热装置及空调系统,包括:第一集流管,各个第一分流管相间隔地设置在第一集流管上;多个平行流管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排列形成多个纵向流路;板状分配组件包括多个分流板,多个分流板上设置有连通槽,各个分流板上的连通槽相互连通;板状分配组件与各个第一分流管连接,板状分配组件与各个平行流管连接;板状分配组件将多个平行流管分成两个侧管组和多个内管组,两个侧管组分别设置在换热组件的两侧,各个内管组均设置在两个侧管组之间;两个侧管组的纵向流路的数量均小于内管组的纵向流路的数量。本发明的换热组件、蓄热装置及空调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蓄热模块流路中制冷剂换热不均匀影响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03330.8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蓄热装置及空调系统,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上设置有用于进出流体的第一进出口;多个第一分流管,各个第一分流管相间隔地设置在第一集流管上;多个管组,各个第一分流管与各个管组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管组包括两个侧管组和多个内管组,两个侧管组分别设置在换热组件的两侧,各个内管组均设置在两个侧管组之间;各个管组分别由若干个互相平行的支管组成,支管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排列,以形成多个纵向流路;其中,两个侧管组的纵向流路的数量均小于各个内管组的纵向流路的数量。本发明的换热组件、蓄热装置及空调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蓄热装置流路单一,导致换热效率不一致影响换热效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79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97025.8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应用其的空调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基板,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基板,和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铰接连接,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凹槽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用于放置磁环的容纳空间;弹性固定部,设置于第一基板背离第一凹槽的一侧,弹性固定部具有固定卡槽,用于卡接管路;以及至少一个旋转限位部,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至少一者上,旋转限位部具有限位卡槽,用于对线束进行限位。本固定装置降低了安装磁环的操作难度,既方便固定又能兼顾走线,实现固定质量和操作效率的双重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978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47296.7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联供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两联供空调室外机包括:空调模块和地暖模块,空调模块位于地暖模块上方;空调底板和地暖底板,空调模块位于所空调底板上,地暖模块位于地暖底板上,空调底板位于地暖模块的上方;多根立柱,多根立柱连接在空调底板和地暖底板之间;多根立柱包括排水立柱,排水立柱设置有排水通道,空调底板上开有空调排水孔,地暖底板开有地暖排水孔,空调排水孔经排水通道与地暖排水孔连通。以达到不占用空调底板下方空间(地暖模块的空间)而将空调模块产生的冷凝水引流至地暖底板上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