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425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910372620.0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压缩机包括法兰,法兰设有法兰补气口,还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设有用于对其进行补气的第一补气口,第二气缸设有用于对其进行补气的第二补气口,第一补气口和第二补气口上设有止回装置,本发明中的压缩机通过在现有的增焓压缩机法兰补气的基础上新增了气缸补气,可以根据地域环境变化,调整补气量,使得压缩机可以适用于更大低温环境中;同时对补气结构设计止回阀结构,以确保补气不产生回流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升压缩机的可靠性,第一气缸补气和第二气缸补气还可以有效提升压缩机的制热量及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6311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0870725.9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热泵系统及空调,涉及热泵技术领域,该热泵系统包括空气热交换器,及与空气热交换器连通的压缩机,压缩机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排气孔面积和缸体容积不同,第一气缸连通有第一换热保温组件,第二气缸连通有第二换热保温组件,第一换热保温组件、第二换热保温组件连通有切换开关。本发明通过压缩机的内部设置的两个气缸,利用其双排气结构,同时这两个排气口分别对应换热保温组件,从而对应着两种水温,实现了两种不同水温的再热,进而可根据不同模式的需求来通过切换开关进行切换,实现不同水温的调节,其不仅可以提高换热效率,提升热泵系统的能效,而且还可以节能环保,提升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87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1910726793.8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温并行独立的压缩机及空调系统,压缩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并行气缸,分隔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的中隔板,第一气缸的排气孔和并行气缸的排气孔均与壳体的内腔连通,中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二气缸的排气孔和壳体内腔的排气通道,中隔板还设有连通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连接通道,排气通道和连接通道均设有控制其开关状态的切换装置;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并行气缸的吸气孔各自独立连接有分液器,每个分液器的进气管均设置有调节进气状态的开关阀。本发明的压缩机具备多种功能,针对不同季节及环境对空调系统实现不同方式的控制,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可以显著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94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0400081.X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及包括其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压缩机的壳体内部形成排气腔,壳体内设置有并行气缸、第一变容气缸和第二变容气缸,并行气缸的吸气孔连接有并行吸气分液器,并行气缸的排气孔连接有并行控制组件;第一变容气缸的吸气孔连接有第一吸气分液器,第一变容气缸的排气孔连接有第一控制组件;第二变容气缸的吸气孔连接有第二吸气分液器,第二变容气缸的排气孔连接有第二控制组件。本发明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以及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692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810784742.6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以及双排气压缩机,以提高双排气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气缸,包括缸体,设置于缸体的吸气孔道、排气孔道、排气控制孔道以及控制阀,控制器,其中:缸体包括沿排气方向设置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连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侧面,以及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吸气腔;吸气孔道设置于侧面,且与吸气腔相通;排气孔道平行于缸体的轴向设置,且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排气控制孔道设置于侧面,且贯穿于排气孔道;控制阀可滑动安装于排气控制孔道;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控制阀沿排气控制孔道滑动至完全封堵排气孔道,控制排气孔道不排气;通过控制控制阀沿排气控制孔道滑动至不封堵排气孔道,控制排气孔道排气。
-
公开(公告)号:CN109026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811069981.X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18/356 , F04C29/12 , F04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容泵体组件及具有该泵体组件的压缩机,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单个压缩机气缸无法根据负荷变化来提高压缩机能效的技术缺陷,技术方案包括:泵体组件,包括:气缸组件,偏心转动组件,滑片组件,所述滑片的朝向所述低压腔的侧壁上增设有第二吸气口,所述气缸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滑片容置腔连通的第二排气口,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与滑片容置腔和低压腔连通的可控阀组件。通过本发明,可根据泵体工作负荷的需要,卸载或者加载此由滑片容置腔形成的新压缩腔,实现单缸体的变容量运行,提高压缩机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13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11188400.4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8/00 , F25B1/04 , F25B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容压缩机、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变容压缩机包括:变容缸体和固定缸体,固定缸体位于变容缸体和并行缸体之间,变容缸体与固定缸体组成大小缸双缸结构;并行缸体,相对于变容缸体和固定缸体独立的单独缸体,用于独立压缩补气;变容缸体、固定缸体和并行缸体的容积各不相同,变容缸体的容积最大,固定缸体的容积次之,并行缸体的容积最小。本发明打破常规双级增焓结构,无需新增增焓分液器进行双缸补气,使用另一个较小的单独并行缸体实现单级增焓;通过对其三个缸体容积比的理论计算,可确认最优容积比使得压缩机的制热性能达到最优,在提升压缩机能效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振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49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68427.5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引出线连接结构,包括绕组和引出线,所述绕组设置有多个引出端,所述引出线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接触区,所述绕组的多个引出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引出线的多个接触区上。本发明在引出线上间隔设置多个接触区,同一绕组的多个引出端分别连接在同一引出线上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一对一”的多线连接,既保证了连接质量,避免常规“一对多”连接时容易产生的连接不良问题,减少售后故障率,又可以节省引出线数量,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842633.1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C29/12 , F04C18/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双温空调系统,其中的泵体组件,包括高压压缩部与低压压缩部,其中,高压压缩部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滑片,低压压缩部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滑片,高压缩部具有第一补气口,低压压缩部具有第二补气口,第一滑片与第二滑片重合,第一补气口的补气中心线与第一滑片的对称中心线之间具有基于第一气缸的中心的第一中心夹角β,第二补气口的补气中心线与第二滑片的对称中心线之间具有基于第二气缸的中心的第二中心夹角α,α>β。根据本发明,适应了高压压缩部以及低压压缩部在吸气压力方面的不同需求,有效提高系统能效;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压缩机的小型化设计,且能够提高压缩机容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04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821358.6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F24F1/0003 , F24F1/0035 , F24F1/0063 , F24F1/0087 , F24F1/44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3 , F24F11/88 , F24F13/22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空调器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具有一个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冷凝器的进口端与排气口相连通;第二冷凝器的进口端与排气口相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端的管路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端的管路连通并汇集成第一管路;第一蒸发器的进口端与第一管路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蒸发器的出口端与第一吸气口相连通;第二蒸发器的进口端与第一管路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端与第二吸气口相连通。通过双蒸发器结构的设置对空气进行梯级降温,降低蒸发器传热过程中的不可逆的热损失,提高了采用多排设置方式的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系统的能效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