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及新风机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40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70288.9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管及新风机。该风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穿设并固定在墙体的开孔上,内管安装在外管的内部。内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外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内管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与外管连接。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内管插入外管内后,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就可以将内管安装在外管。采用该结构,可轻松便捷安装和拆卸。而且,能根据墙体的厚度调节管的长度,结构紧凑,连接稳固。避免了在外管和内管上打螺钉孔来通过螺钉连接,保证了外管的外壁和内管的内壁的平整度,使得外管的外壁无凸起处,可与墙体无缝贴合,内管的内壁也无凸起处,不影响管内空气的流动。

    风机面板卡扣件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519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28871.2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风机面板卡扣件,本风机面板卡扣件包括卡扣和卡扣槽,卡扣形似齿轮,卡扣包括弧形轮齿,弧形轮齿包括齿根和齿尖,卡扣槽的开口大于齿根的尺寸,使得弧形轮齿能容纳于卡扣槽中,卡扣槽内面向外表弧面的槽壁上设有斜面块,斜面块的横截面沿卡扣槽的槽底方向逐渐增大,卡扣的扣合端为弧形轮齿,当卡扣的弧形轮齿沿弧线的运动轨迹扣入卡扣槽时,弧形轮齿的齿尖一端先经过斜面块与槽壁间的空腔,随着弧形轮齿的深入,弧形轮齿的外表弧面(靠近齿根的部分)逐渐与斜面块(沿卡扣槽的槽底方向逐渐增大)形成抵接,以及通过面板的自重从而使得卡扣和卡扣槽间形成稳固的扣接。

    新风机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0379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1224778.2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热交换器,设置在壳体侧面的室内新风出口、室内排风进口、室外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连通室外新风进口与室内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连通室内排风进口与室外排风出口并的排风风道,切换后关闭室外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并连通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形成内循环风道的内循环风阀。本发明只需要控制内循环风阀上的风阀阀板的移动位置即可切换全热交换模式和内循环模式,使切换过程更加顺畅可靠,避免需要同时控制多个风阀导致切换失效,同时内循环模式可避免新风机在低温、高湿或其他恶劣天气情况运行时,交换芯体内部交换膜会因超出运行范围而塌陷甚至破裂的情况。

    新风机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29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97954.X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侧面的室内新风出口、室内排风进口、室外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热交换器,开启后直接连通室内排风进口与室内新风出口的内循环风道。本发明通过优化风道设计,搭配内循环风阀和新、排风风阀使新风机实现内循环功能,该内循环风道使回风不需要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即热交换器,可有效的减小机组运行内循环模式时的风道阻力,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机组噪声。同时优化了内循环风阀的放置位置,并在新风机的侧面开设检修板,方便维修人员和用户对内循环风阀进行拆卸和检修维护。

    新风空调及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259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23221.8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及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该新风空调包括空调主体、新风风道、排风风道、换热芯体、新风换热器和排风换热器,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设置在空调主体内,换热芯体设置在空调主体内,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分别经过换热芯体,并通过换热芯体换热。新风换热器设置在新风风道上,并在新风风道上位于换热芯体的下游。排风换热器设置在排风风道上,并在排风风道上位于换热芯体的下游。本发明降低了建筑对外能量耗散,在绿色节能建筑中,即可降低室内制冷/制热量需求,进一步可以通过减少两器体积和冷媒量来减少空调器的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空调存在的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风口组件、全热交换芯体及包含其的新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1543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71702.7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口组件、全热交换芯体及包含其的新风系统,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芯体运行阻力大、能耗高的技术问题。该风口组件包括供气流进出的风口和导风结构,通过导风结构能够改变流经风口的气流方向,使进出风口的气流方向与机组气流方向之间的夹角减小,以降低进出风口的气流阻力;全热交换芯体包括六棱形芯体和设置在芯体上的风口组件;芯体的T角=80-110°,a/b=1/3-1/2;K1角=B1角±5°;新风系统包含上述全热交换芯体。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将风向改变的导风结构,使得芯体的进出风口端部的流道方向与机组的气流方向之间夹角变小,接近一致或一致,最大限度降低芯体运行的阻力,机组运行噪音低、运行能耗低。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1536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73631.4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该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道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风道系统包括:全热交换芯体、交叉穿过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新风风道通过全热交换芯体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新风风道具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排风风道具有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冷媒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新风出风口与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新风进风口与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排风进风口与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排风出风口与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四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能够与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能够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