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1439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80010087.4
申请日:200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6/445 , B60K6/52 , B60L1/003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L2240/12 , B60L2240/3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43 , B60L2240/485 , B60L2250/16 , B60L2250/26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30 , B60W30/194 , B60W2510/107 , F01M5/025 , F16H57/0413 , F16H57/0434 , F16H59/72 , F16H2037/0873 , Y02T10/6239 , Y02T10/6265 , Y02T10/6286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在设定油温升高处理模式中,本发明的驱动控制技术起动发动机以机械油泵,该油泵压力供应润滑油液流用于变速器的机械部分及其他相关部分(步骤S100),驱动控制技术致动压力供应润滑油液流的电子油泵(步骤S110),并将变速器中的制动器B1置于半啮合状态(步骤S120)。然后以较低的输出功率驱动邻近变速器布置的电机(步骤S130至S170)。上述设置有效地加速了电机生热并确保了润滑油温度的快速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688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5776.6
申请日:2006-03-14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2
Abstract: 利用输出轴(12)以及推力轴承(45)的旋转,对从油孔(65a)流出的润滑油作用离心力,该润滑油被引导向座圈(53)以及输出轴凸缘(12b),并一边对推力轴承(45)进行润滑,一边经过座圈外径部(53c)的前端间隙(g)以及切口部(53d),而几乎全部地被引导到环状槽(51)中。进而,经过连通孔(52)、油孔(49、46、50)而供给到小齿轮支承部(41)。
-
公开(公告)号:CN1482020A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3152367.6
申请日:2003-07-30
IPC: B60K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28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45 , B60K6/547 , F16H3/727 , F16H2037/0873 , Y02T10/6239 , Y10S903/911 , Y10T477/23 , Y10T477/26
Abstract: 一种混合驱动装置以及搭载该装置的汽车,所述混合驱动装置,将内燃发动机(5)的输出通过对控制用电动机(7)进行控制,由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机构(9)进行无级变速后向输出轴(16)传递。驱动用电动机(101)的输出,由自动变速装置(301)变速成2档减速转动后向输出轴(16)输入。变速装置(301),在低车速时进行大的减速,获得所希望的力矩,而在高车速时进行小的减速,获得所希望的转速。这种混合驱动装置,作为辅助于驱动用电动机的输出而向驱动车轮传动的混合驱动装置,当汽车要求驱动力大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大型化、车辆搭载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248302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30715.5
申请日:2006-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82 , B60K6/365 , B60K6/40 , B60L15/2054 , B60L50/16 , B60L2220/50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3 , F16H61/0025 , F16H2037/0873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驱动装置,其构成为:前行星架盘(22)的第2凸部(22a)在周向上形成为比后行星架盘(21)的第1凸部(21a)宽度更宽,这样从X1方向看可使环状齿轮(25)与前行星架盘(22)的外缘(22c)的连接部(38)露出,可以从轴向的X1方向侧以连接部(38)来进行对第2凸部(22a)与环状齿轮(25)的焊接。由此,可以从同一方向对后行星架盘(21)的第1凹部(21d)与行星架桥(23)、以及前行星架盘(22)的外缘(22c)与环状齿轮(25)进行焊接,故而省略了使行星架以及输入轴(15)反转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248302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80030715.5
申请日:2006-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82 , B60K6/365 , B60K6/40 , B60L15/2054 , B60L50/16 , B60L2220/50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3 , F16H61/0025 , F16H2037/0873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驱动装置,其构成为:前行星架盘(22)的第2凸部(22a)在周向上形成为比后行星架盘(21)的第1凸部(21a)宽度更宽,这样从X1方向看可使环状齿轮(25)与前行星架盘(22)的外缘(22c)的连接部(38)露出,可以从轴向的X1方向侧以连接部(38)来进行对第2凸部(22a)与环状齿轮(25)的焊接。由此,可以从同一方向对后行星架盘(21)的第1凹部(21d)与行星架桥(23)、以及前行星架盘(22)的外缘(22c)与环状齿轮(25)进行焊接,故而省略了使行星架以及输入轴(15)反转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243275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680030594.4
申请日:2006-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87 , B60L15/2054 , B60L50/16 , B60L2240/486 , F16H61/0021 , F16H2037/0873 , F16K15/044 , Y02T10/6239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10T47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设置在由行驶系统的驱动源驱动的机械式泵与电动泵的两系统的油压供给路上的单向阀的偏磨耗,从而降低供给压的压力损失的车辆用传动装置。设置在从机械式泵出来的供给油路上的单向阀(70),以其轴线方向作为重力方向而将阀外壳(72)固定安装于变速箱(41),而被配置于阀体(40)与阀外壳(72)之间。来自变速箱的油压供给路的油从阀外壳(72)的阀座(72a)沿着凹槽(72b)在轴线方向流下,并从下端的流出口(76a、76c)流出到阀体(40)的油压供给路中。球体(73)沿轴线可在阀座(72a)与挡块部(75a)之间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619189A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200410082553.2
申请日:2004-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34 , F16H3/728 , F16H2037/0873 , Y02T10/7258
Abstract: 一种油泵的润滑结构,将输入轴(17)的旋转通过齿轮(45,43)增速后传递到油泵(30)的驱动轴(31)。在油泵(30)上设置润滑油孔(50),从排出侧油室(37)排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润滑油孔(50)供给到径向轴承(32)的第1滑动面(32a)。另外,通过设置储油容器(61)的切口部(61b)和第1凸棱(62),将从输入轴(17)侧通过油路(a、b、c)、储油容器(61)供给到轴承(56)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供给到自由旋转地支撑推力垫圈(46)的第2滑动面(47a)。由此,可以增加供给到自由旋转地支撑相对于输入轴而增速旋转的油泵的驱动轴的径向轴承的第1滑动面和推力轴承的第2滑动面的润滑油量。
-
公开(公告)号:CN1530249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410039777.5
申请日:2004-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1/02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W10/10 , F16H3/728 , F16H61/061 , F16H61/12 , F16H2037/0873 , F16H2061/1232 , Y02T10/6239 , Y10T477/23 , Y10T477/33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控制装置,具有:第一原动机和第二原动机,用于把扭矩传递到车轮上;一个动力分配装置,用于将所述的第一原动机的动力分配到车轮和一个旋转装置;一个变速器,布置于所述的第二原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传动系上;一个传动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变速器的传动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副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的变速器的状态,使之即使在所述的传动比控制机构功能下降时,也能够防止车辆的驾驶性能变差。
-
公开(公告)号:CN100358744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480001148.1
申请日:2004-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1/02 , B60K6/40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1/14 , F16H3/728 , F16H2037/0873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46 , Y02T10/7077 , Y10S903/904 , Y10S903/905 , Y10S903/906
Abstract: 在壳体部件(14)的内侧的1轴(13)上,从前侧(内燃发动机侧)起依次配置有第1电动马达(20)、第2电动马达(23)、变速装置(22)、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21)。通过使第1电动马达(20)和第2电动马达(23)相邻配置,可以使收容该第1、第2电动马达(20、23)的壳体部分一体化,从而容易实现单元的系列化。
-
公开(公告)号:CN1700999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80001147.7
申请日:2004-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1/02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17/04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70/145 , F16H3/728 , F16H2037/0873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7077 , Y10S903/951 , Y10T477/23
Abstract: 壳体部件(14)的前端部的连接部(14d)与内燃发动机连接,同时通过壳体部件(14)的后端部的装配部(安装部)(14c)装配在车身的一部分(4a)上。还有,作为重物的第2电动马达(23)配置于设置在壳体部件(14)的1轴(13)上的第1电动马达(20)、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21)、第2电动马达(22)、及变速装置(23)中的最后端部,从而抑制壳体部件(14)上发生的振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