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再生汽车减振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97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262220.X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杨彦东 甄春江

    Abstract: 一种能量再生汽车减振器,下套筒和上套筒相对线性运动,上套筒为柱形套筒,在上套筒的内壁上设有沿套筒内壁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凸台,在凸台上均设有通孔。在上套筒的上部设有上吊环,在上套筒的内部设有运动转换机构。运动转换机构的下部与第一传动轴的上端相连,第一传动轴的下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行星增速器的输入轴相连,行星增速器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机械整流桥的输入轴相连,发电机固定在机械整流桥的套筒外壁上。本发明具有原理简单、能量回收效率高以及良好的减振效果等特点。

    一种能量再生汽车减震器

    公开(公告)号:CN105782332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247649.2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杨彦东

    Abstract: 一种能量再生汽车减震器,主要包括上套筒、下套筒、上吊环、上吊环、传动机构、运动转换机构、行星增速器和发电机,下套筒置于上套筒的内部,上套筒与下套筒滑动连接。下套筒的下部设有下吊环,在上套筒的上部设有上吊环,上吊环的下部与运动转换机构的上平台通过螺钉相连。运动转换机构的下平台与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轴的上端相连。传动机构的第二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行星增速器的输入轴相连,行星增速器与发电机固定连接。行星增速器的上部固定在行星增速器安装法兰上,行星增速器安装法兰通过螺钉设在下套筒的中部。本发明结构简单、效率高的回收汽车悬架系统振动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

    差动机构式三轴转台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8676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91348.3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差动机构式三轴转台,包括机座、俯仰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与俯仰部件组配合形成俯仰轴、滚动轴、方位轴三个转动轴系,俯仰轴采用独立的驱动单元实现上台面的俯仰转动,滚动轴和方位轴的转动通过差动机构实现,该差动机构具有三个锥齿轮,其中有两个锥齿轮的轴线重合,第三个锥齿轮轴线垂直于前两个锥齿轮的公共轴线且与前两个锥齿轮分别啮合,共轴线的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对称布置的驱动马达传动连接实现两个锥齿轮的复合运动,从而带动第三个锥齿轮完成两个自由度运动,第三个锥齿轮和上台面连接,这样便实现工作台面的滚动和方位转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滚动轴和方位轴尺寸小、质量轻的特点,适用于转台领域。

    一种一转动单自由度并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18133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46395.2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0045

    Abstract: 一种一转动单自由度并联机构,它包括定平台、动平台以及连接动平台和定平台的3?6条结构完全相同的支链,各支链在定、动平台上呈均等布置;所述各支链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定平台连接,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虎克铰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动平台连接;与定平台相连的转动副与定平台共面;与动平台相连的转动副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动平台;所述各支链中的虎克铰,其中一轴线平行于其所在支链与定平台连接的转动副轴线,另一轴线平行于其所在支链与动平台连接的转动副轴线。本发明具有运动学分析简单,易于标定和控制、刚度大的优点。

    圆弧轨道式虚拟轴三轴转台

    公开(公告)号:CN206208274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234012.1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圆弧轨道式虚拟轴三轴转台是由方位实轴Ⅰ部件组,滚动虚拟轴Ⅱ部件组,俯仰虚拟轴Ⅲ部件组和机座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方位实轴Ⅰ的轴线与滚动虚拟轴Ⅱ的轴线垂直,滚动虚拟轴Ⅱ的轴线与俯仰虚拟轴Ⅲ的轴线垂直。两虚拟轴用圆弧轨道和滚轮替代传统的实轴转动支承系统,实现串联运动连接,并通过滚轮来约束圆弧轨道,使圆弧轨道连同机架支撑结构一起绕虚拟轴转动,实现机架运动。转台的三轴转动:即固定的竖直实轴实现方位转动;第一虚拟轴实现滚转运动;第二虚拟轴实现俯仰运动。本实用新型利用圆弧轨道实现圆周转动,不用增加额外的配重即可把负载配平,实现了转台的轻量化,提高了转台的动态机动性能,扩展了转台的负载能力和应用场合。

    差动机构式三轴转台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30032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117745.7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差动机构式三轴转台,包括机座、俯仰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与俯仰部件组配合形成俯仰轴、滚动轴、方位轴三个转动轴系,俯仰轴采用独立的驱动单元实现上台面的俯仰转动,滚动轴和方位轴的转动通过差动机构实现,该差动机构具有三个锥齿轮,其中有两个锥齿轮的轴线重合,第三个锥齿轮轴线垂直于前两个锥齿轮的公共轴线且与前两个锥齿轮分别啮合,共轴线的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对称布置的驱动马达传动连接实现两个锥齿轮的复合运动,从而带动第三个锥齿轮完成两个自由度运动,第三个锥齿轮和上台面连接,这样便实现工作台面的滚动和方位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滚动轴和方位轴尺寸小、质量轻的特点,适用于转台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