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346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727541.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7 , G06Q50/08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少样本条件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桥梁工程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对桥梁施工安全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经验评估法获取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BP神经网络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训练,构建混合评估模型;最后将该混合评估模型应用于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本发明利用AHP构建了满足工程施工评估指标体系,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特点克服了专家评价法对风险等级量化的人为主观性过大的问题。本发明更加简洁实用、科学严谨,便于编制标准化的算法程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价值。本发明在没有大量数据样本的情况下,也可以科学、准确的得到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984702.2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4G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多方向移动的构件位移装置及移动方法,构件位移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支撑板、升降机构、上支撑板和调平机构;升降机构底部通过X向运动机构安装于下支撑板上;上支撑板通过Y向运动机构安装于升降机构的顶部伸缩端;所述调平机构安装于上支撑板,用于支撑待移动构件,并调整待移动构件水平度;在待移动构件和其支撑座之间安装构件位移装置,通过X向运动机构和Y向运动机构调整调平机构上的构件在XY平面内位移;通过升降机构调整调平机构上的构件在Z方向上的高度位移。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三维空间范围内移动构件并调整水平度。大大提高了构件安装精度和安装对接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76419.9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K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伪立方三维码,包括正六面体和若干二维码,所述二维码通过投影映射后贴附于正六面体的视觉可见面上,正六面体的每个可见顶点均为一个定位点,通过定位点定位和分割正六面体的多个面;所述正六面体轴测图视角设置,所述二维码通过轴测投影映射后贴附于正六面体的视觉可见面上。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技术中二维码进行投影变形,通过公用定位点方式进行缩减定位点,使得在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载量,并且通过局部加密,降低了解密算力需求,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73573.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K19/06 , G06T19/20 , G06F3/04845 , G06F16/9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切换的动态二维码,包括能够旋转的正六面体和贴附于正六面体的面上的若干二维码。能够旋转的正六面体采用Web三维容器实现,所述Web三维容器采用WebGL技术制作,多采用Web前端语言如JavaScript语言编程实现。所述正六面体四周还设有将其包裹限位的旋转球,通过所述旋转球来控制定位正六面体旋转和定位。本发明利用现有的二维码技术,将多源信息生成不同的二维码,然后将二维码图像贴附在可旋转展示的正方体的面上,当用户使用时,通过手指滑动移动终端屏幕使系统内的正方体旋转实现不同信息源二维码图像的切换,展示对应面上二维码图像给用户,实现多源信息的高效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984711.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29/00 , E02D29/045 , E02D17/02 , E02D5/74 , E02D5/54 , E02D33/00 , E02D17/20 , E02D5/34 , E02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层工程施工主动补偿下穿运营隧道变形的施工方法,首先在运营隧道两侧设置锚桩,然后通过工作井在运营隧道顶部开挖工作空间,之后在运营隧道两侧的锚桩之间设置锚梁,形成反力支架,在运营隧道顶部设置承力平台,然后在承力平台和反力支架之间设置千斤顶,并在运营隧道内顶部设置监测系统监测隧道变形,在上层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到的变形量调整千斤顶的加载力,以维持运营隧道的稳定性,上层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土方回填,然后逐步拆除千斤顶和检测系统,即完成上层工程施工。本发明能有效地自动化控制上层深基坑施工所引起的下穿运营隧道在竖直方向上的不均匀变形,确保下穿既有运营隧道的安全工作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033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35487.2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端下伏多溶洞地基的安全顶板厚度计算方法,首先将溶洞截面简化为规则的矩形,引入溶洞间隔,对冲切角进行修正,采用板理论进行求解,做出一定参数假设,然后计算考虑侧溶洞的冲切角,利用修正后的冲切角分别计算法向拉应力和切应力情况下安全顶板厚度,最后选取最大厚度作为最终的安全顶板厚度。相比传统计算方法,本发明考虑了岩溶区地基中多溶洞对冲切角所造成的影响,所构建的破坏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求得的溶洞安全顶板厚度更为精确,与现存理论相比能更能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达到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50277.X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桥梁节段的双端面同步匹配短线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制梁台进行功能区域划分,分为第一预制梁区、匹配现浇区、第二预制梁区、独立现浇区和转运区;首先利用独立现浇区制备N号和N+2号节段梁,然后通过移动小车依次转移至第一预制梁区和第二预制梁区,对N号和N+2号节段梁进行放样匹配,然后在两者之间的匹配现浇区现浇N+1号节段梁;同时在独立现浇区制备N+4号节段梁,养护完成后;进行梁段移位,通过转运区将N号和N+1号移至存梁区;N+2号和N+4号移至第一预制梁区和第二预制梁区,进行下一轮循环预制。本发明匹配精度高,施工场地利用率高,并且能够大幅度提高节段梁预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7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51830.8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桩身双荷载箱的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确定上、下两个平衡点,将桩分为上段桩、中段桩和下段桩三段;在上段桩顶部以及相邻段桩之间分别设置一个荷载箱,依次记为第一荷载箱、第二荷载箱和第三荷载箱;荷载箱均包括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在上段桩顶部设置反力锚固系统,包括反力端板和将反力端板与中段桩锚固相连的锚索;布置位移监测系统,分别监测上段桩、中段桩和下段桩的位移;依次加载第三荷载箱、第二荷载箱和第一荷载箱,根据每次加载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到每段桩的正极限承载力;然后相加得到桩基总极限承载力。本发明规避了原有技术中桩身加载和桩顶加载平衡点不重合问题,得到的桩基承载力更符合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61975.8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束实验参数计算方法,首先依据工程场地选择张拉方式,进行两次单端分级张拉,根据各级预应力钢筋束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钢束摩阻系数和偏差系数进行拟合,并对张拉伸长量及张拉力进行算法预测及动态修正,最终将摩阻实验修正算法应用到实际工程张拉中。区别于传统工程施工时,摩阻实验与预应力张拉不可同时进行。将不同工况下数据测量代替传统的抽样运算,每次张拉时孔道内所有管道都可进行相应实验,并依据管道情况进行最终张拉预测修正。将传统的摩阻试验和实际张拉的两步工作通过该算法结合在一起,无需单独进行摩阻实验。将多级张拉代替原本需要多根孔道张拉,以此满足最小二乘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34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94842.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地基沉降监测系统及方法,首先通过地质资料预估待监测区域地基沉降影响范围,然后在待监测区域开钻倾斜孔;在倾斜孔内植入光纤应变传感器和光纤温度传感器,之后在钻孔中灌入充填物,保证光纤与周围介质协调变形;将光纤传感器连接至分布式光纤应变采集仪,搭建好地基沉降监测系统,确定采样率,采集初始数据,校正光纤传感器植入的长度;采用与初始采集数据相同的参数按监测频率采集数据;最后按照地基沉降与应变之间的转换关系式计算地基沉降。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容易、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实用性强。为地基变形沉降评价和地基变形机理研究提供可靠、丰富的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