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物好氧堆肥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33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0967.8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有机废物好氧堆肥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转动轴上的发酵罐,发酵罐上方有搅拌电机,发酵罐内的搅拌轴穿过密封盖与搅拌电机相连,密封盖上有排气口,排气口与检测柜内的冷干机和气体检测器依次相连通,排气口的支路上还连通有冷凝水收集器,在发酵罐底部连通有温控装置和空压机并设置有渗滤液排放口,发酵罐内部下方设置有布气板,堆肥物料在发酵罐中反应,气体检测器进行分析,排气的大部分经过冷凝水收集器后排至室外,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数据和气体检测器检测得出的气体组分数据经过PLC控制模块在电脑上实时显示,本发明可实时在线检测堆体温度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并能随时随地远程查阅数据,功能齐全,效果显著。

    一种滤膜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793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59048.1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膜完整性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滤池中投加氧化铁纳米颗粒;对滤后水进行采样并检测该滤后水中铁的浓度;以及根据滤后水中铁的浓度判断该滤池中滤膜的完整性。本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对过滤过程的影响很小,可以实现在线检测,并且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是滤膜完整性检测方法上的创新。

    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溴酸根生成量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987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12976.2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溴酸根生成量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滤后的水体注入臭氧接触塔;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得到O3和O2的混合物,向臭氧接触塔中鼓入所述的混合物;(2)利用O2在臭氧接触塔底部进行电化学原位反应,产生H2O2,使水体中H2O2的浓度:O3的浓度=0.8~1.8,控制水体中溴酸根的生成量。与传统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溴酸根生成量的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加化学药剂,大幅降低处理成本,并且适用的水体范围广,过程易于控制,反应效率高,不会产生絮状沉淀及二次污染。

    水中低浓度溶解态铝和胶体态铝的分离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2875C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10042534.7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水中低浓度溶解态铝和胶体态铝的分离测定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无法分离测定水中低浓度溶解态铝和胶体态铝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中低浓度溶解态铝和胶体态铝的分离测定方法,首先将待测水样用滤膜过滤除去悬浮态铝,并测定过滤后的总铝浓度。采用凝胶层析柱并利用校准铝溶液来确定凝胶柱分离操作条件。此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铝浓度,通过调节加样量和洗脱速度使代表溶解态铝和胶体态铝的峰分开。按照此条件对滤膜过滤后水样进行层析分离,收集第一个峰对应的流出液,测定其铝浓度并换算得到原水样中的胶体态铝浓度。过滤后水样的总铝浓度与胶体态铝浓度的差值即为溶解态铝浓度。该方法操作方便,重现性好,分析时间较短。

    臭氧接触池的设计方法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09534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73293.0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接触池的设计方法。所述臭氧接触池的设计方法包括:设定一臭氧接触池模型,该臭氧接触池包括多个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包括一曝气段和一反应段,处理单元的个数记为i个,所述臭氧接触池包括i个曝气段和i个反应段;通过计算方法获得每个曝气段的出水液相臭氧浓度与液面尾气余臭氧的浓度的数值;通过每个曝气段出水液相臭氧浓度与液面尾气余臭氧的浓度计算最终出水液相臭氧浓度及整个臭氧接触池的液面尾气余臭氧平均浓度;利用最终出水液相臭氧浓度及整个臭氧接触池的液面尾气余臭氧平均浓度优化臭氧接触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