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9931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611257711.2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猝灭机率较高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注入层,其中,所述电子注入层包括由至少一种惰性金属单质与至少一种电子传输材料形成的至少一种配位化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电子传输材料具有配位能力,且包含N^O和/或N^N杂环。

    一种惰性金属n-型掺杂剂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735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142511.1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段炼 宾正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惰性金属n-型掺杂剂,并进一步公开其作为电子传输材料掺杂剂的应用、以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基于惰性金属n-型掺杂剂,包括惰性金属和具有配位功能的配体化合物,所述掺杂剂掺杂于常规电子传输主体材料中,能有效降低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能级,进而促进电子的注入,从而显著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效率。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6488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391515.8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段炼 宾正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具有配位能力的电子传输主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电子传输主体材料中的惰性金属;所述电子传输主体材料为具有配位性能的电子传输材料,能与惰性金属阳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促进惰性金属失去电子的过程,从而降低惰性金属的功函数,使惰性金属也能实现与活泼金属类似的n型掺杂效果,降低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能级,进而促进电子的注入,从而显著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831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1123653.4

    申请日:2016-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的材质为自由基发光材料。由于电荷产生层的材质为自由基发光材料,自由基发光材料为单电子结构,自由基发光材料作为电子给体,在电荷分离时,由于自由基发光材料本身存在孤单电子,无需克服电子成对能,可以更加充分的进行电荷转移,减少了能耗,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648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391515.8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段炼 宾正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具有配位能力的电子传输主体材料和掺杂在所述电子传输主体材料中的惰性金属;所述电子传输主体材料为具有配位性能的电子传输材料,能与惰性金属阳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促进惰性金属失去电子的过程,从而降低惰性金属的功函数,使惰性金属也能实现与活泼金属类似的n型掺杂效果,降低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能级,进而促进电子的注入,从而显著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效率。

    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6993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611270174.5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所述的电极包括第一膜层,包括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由至少一种惰性金属单质与如式(1)‑式(12)所示的至少一种电子传输材料形成的至少一种配位化合物,其中,所述电子传输材料具有配位能力,且包含N∧O和/或N∧N杂环。研究发现惰性金属与具有配位性能的电子传输材料(如Bphen)共掺杂,通过电子传输材料与惰性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促进惰性金属失去电子,降低其功函数,使得惰性金属实现与活泼碱金属类似的n型掺杂效果,提高电子传输材料的传输特性。因此,该电极不仅可以保持所述电极高效的n型掺杂特性,而且能够呈现更好可见光吸收特性,可以作为很好的黑电极,从而提高显示的对比度。

    一种惰性金属的n-型掺杂剂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73558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1142511.1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段炼 宾正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惰性金属的n‑型掺杂剂,并进一步公开其作为电子传输材料掺杂剂的应用、以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基于惰性金属的n‑型掺杂剂,包括惰性金属和具有配位功能的配体化合物,所述掺杂剂掺杂于常规电子传输主体材料中,能有效降低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能级,进而促进电子的注入,从而显著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效率。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4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80627.1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至少一种具有配位性能的长链有机化合物,以及掺杂在所述长链有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惰性金属。所述长链有机化合物为含有选自N^O、N^S、S^O、S^S、O^O、N^N中至少一个配位结构的长链配体化合物。能与惰性金属发生配位反应。该长链配体化合物与惰性金属进行配位后,增加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拉近了分子间的距离,降低载流子的传递势垒,同时配体的长链结构有利于构筑载流子传输的通道,显著改善电子传输层的电子迁移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