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远状态脉宽调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50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38474.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远状态脉宽调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整个电流平面划分为六个扇区;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角计算当前电流矢量相位,并判断当前电流矢量相位所处的扇区;根据矢量等效原理,计算一个开关周期内奇数次电压矢量和偶数次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基于当前电流矢量相位所处的扇区以及所述作用时间,查表选择电压矢量以及所述电压矢量对应的开关序列,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调整二次开关区间能够调整二次开关区间落到三相电流幅值最小的一相,使得开关损耗最低。

    电动汽车电机柔性生产线性能测试的地址分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51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94795.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柔性生产线性能测试的地址分配装置及方法,涉及通信传输领域,通过为每台性能测试设备对应配备通信芯片、开关芯片、终端电阻R1、进线端B口以及出线端B口来构成从设备,结合设置的地址分配方法,使得各台性能测试设备能够按照RS485线路连接顺序自动分配地址,进而能够在大量性能测试设备运行维护时直接根据所分配的地址迅速定位对应的性能测试设备,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提高了批量设备地址自动分配及运行维护效率;同时在自动寻址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强,自动分配的(56)对比文件Jian Yang 等.A novel quasi-master-slave control frame for PV-storageindependent microgrid.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Systems.2018,全文.

    电动汽车电机柔性生产线性能测试的地址分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51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94795.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柔性生产线性能测试的地址分配装置及方法,涉及通信传输领域,通过为每台性能测试设备对应配备通信芯片、开关芯片、终端电阻R1、进线端B口以及出线端B口来构成从设备,结合设置的地址分配方法,使得各台性能测试设备能够按照RS485线路连接顺序自动分配地址,进而能够在大量性能测试设备运行维护时直接根据所分配的地址迅速定位对应的性能测试设备,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提高了批量设备地址自动分配及运行维护效率;同时在自动寻址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强,自动分配的地址既不会重复又不会遗漏,而且通信稳定、兼容性好,自动寻址花费时间短,成本低、空间小,能够在复杂潮湿等工业环境下正确设置地址。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驱动系统电流传感器故障容错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7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4108.5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驱动系统电流传感器故障容错控制方法,包括:依据电机运行的状态方程及由仅剩的一个电流传感器准确采集得到的一相电流,在静止两相坐标系下构建自适应变参数状态观测器;采用所述状态观测器,当消除观测电流与实际电流的幅值误差后,相位误差也会随之消除;通过采集得到最近一个电周期内αβ电压最大值,αβ电流观测值最大值及一相电流测量最大值,以其为依据基于特定的变化律动态变化调整所述状态观测器中的自适应变化参数;实现对电机的控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下当仅有一个电流传感器能正常工作时,伺服控制器仍能控制电机正常运行。

    空气轴承支承的高速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5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14962.0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轴承支承的高速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电机系统包括:转轴、空气轴承、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径向位移传感器;径向位移传感器设有两组,分别设置于电机转子两侧的转轴外部,径向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转轴在轴和轴方向的位移;电机定子上设有定子槽,定子槽内设置有电枢绕组,电枢绕组电连接有控制器,电枢绕组根据其极对数平均分为个绕组单元,控制器包括个分别控制所述绕组单元的控制器单元,控制器单元向其对应的绕组单元的输入用于产生电磁阻尼力的阻尼电流分量。本申请的高速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主动提供电磁阻尼,即在高速运行的工况下提供空气轴承稳定运行所需的外部阻尼。

    一种基于MRAS参数辨识的永磁电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13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41183.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RAS参数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d‑q轴电流方程上建立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根据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通过MRAS参数辨识方法建立自适应系统,从中提取自适应系统的非线性部分,再据此建立自适应律,利用自适应律结合已知的d‑q轴的定子电压和定子电流计算获得定子电阻和定子电感,利用电阻和电感参数通过增量式DPCC控制器实现无磁链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进而电机转矩控制,结合PI控制实现电机的转速反馈控制。本发明方法既保持了增量DPCC的高动态响应,无电流静差的优点,同时采用参数辨识,有效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电工钢铁芯损耗测试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084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12538.7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工钢铁芯损耗测试方法。通过在圆环试样的两边绕激励线圈以及感应线圈,并且在原边将传统的正弦电压激励(原边加正弦电压的情况下当磁通密度接近饱和时电流会发生畸变导致电流波形非正弦)改为在原边加入周期性电流激励测量铁芯损耗,通过电流反馈以及PWM调制来实现正弦以及其他不同波形的电流输出,通过实验获得某一频率下的一系列磁滞回线曲线,通过对BH曲线积分计算得到铁芯损耗值。本发明有益之处在于能够在多种电流波形下测量铁芯损耗值,通过对原有的磁环试样测量铁芯损耗方法中存在激励电流非正弦且波形单一的缺点进行改进,能够更为精准的测量不同工况下的铁芯损耗,适用于电机环境内铁磁材料铁芯损耗的分析计算场合。

    一种具有转子储油孔槽的低速外转子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195310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85778.0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转子储油孔槽的低速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内定子和外转子,所述的外转子固定在转子外壳的内表面,所述转子外壳的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的外转子包括转子铁芯以及沿周向交替设置在转子铁芯内表面的永磁体和铁磁极,在转子铁芯的全部或部分的铁磁极上设有储油孔槽;所述内定子和外转子之间的气隙内设有液态冷却媒质。利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低速外转子永磁电机定子散热困难的问题,在不影响电机电磁性能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电机的转子结构,尽可能降低生产工艺成本,改善电机的散热性能。

    一种增强谐波磁场屏蔽作用的永磁电机转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38053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50749.3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谐波磁场屏蔽作用的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表面由内向外依次包裹有转子铁心、永磁体、屏蔽层和转子护套;所述永磁体的轴向两端设有导电端盖,所述的导电端盖与屏蔽层固定相连,且与永磁体紧贴。该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永磁体内的涡流损耗及屏蔽层内的涡流损耗,并且降低转子的总涡流损耗,提高永磁电机的运行可靠性。

    一种带复合护套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8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409265.5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复合护套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轴、转子、永磁体和复合护套,永磁体紧贴于转子表面;复合护套包括:集热层、非金属护套环、导热层和散热层,集热层位于护套的最内层,包裹永磁体;非金属护套环与导热层沿轴向间隔包绕在集热层外;所述散热层包裹在非金属护套环和导热层的外表面。利用本发明,解决了常见转子结构会有机械强度差、涡流损耗大或散热条件差等问题,在保证转子机械强度足够的基础上减小转子的发热与温升,提高高速永磁电机的运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