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5438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533577.7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和热化学制氢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热化学循环矿化CO2同时分解H2O制H2联产H2SO4的方法及装置。其中,Bunsen反应装置连接液相分离装置,液相分离装置分别连接HIx浓缩装置和H2SO4浓缩装置,HIx浓缩装置分别连接Bunsen反应装置和MgI2生成反应器,MgI2生成反应器连接MgI2蒸馏装置,MgI2蒸馏装置分别连接Bunsen反应装置和MgI2水解碳酸化反应器,MgI2水解碳酸化反应器连接HI催化分解反应器,HI催化分解反应器再与Bunsen反应装置连接。本发明创新性地将CO2矿化技术与热化学硫碘开路循环分解水制氢有机结合起来,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矿化固定CO2,同时联产具有高附加值的H2和H2SO4;制氢循环与矿化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更高的理论热效率;反应温度适当,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8591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90476.1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桨轮平板光合反应器及微藻固碳方法。包括用于微藻固碳的反应器,呈立式箱型结构,其顶板及四个侧板均为透光板材;顶板上设有开孔;在反应器内部设有上下共两个桨轮,两个桨轮的轴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设于相对侧板上的轴承座中;各轴均有一个端部伸出至侧板外,且在该端部固定装设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至电动机的输出轴;在反应器的底板上设有曝气条,其一端通过管路与气泵相连,在曝气条的上表面均布若干个出气孔。本发明的反应器内部能够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漩涡流动,加强了气液搅拌和物质传递,能够明显改善藻液流场和促进闪光效应,有利于提高微藻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79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16244.9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禁带光伏电池级联的热光伏系统及其热能回收方法。包括进气口、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内设置有辐射器及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电池组件固定在燃烧腔内壁面上,在燃烧腔沿燃料及燃烧产物流动的方向上分段布置禁带宽度依次递减的光伏电池组组件及与相应光伏电池组件匹配的辐射器,所述辐射器设置在光伏电池组件远离燃烧腔壁面的一侧,且所述的辐射器和光伏电池组件之间由滤波装置或真空层隔开。由于本系统利用多种不同禁带电池分级利用燃烧器中不同波段的辐射能,能源利用高,提高了传统热光伏系统的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42344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74467.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增大藻丝螺距和长度提高螺旋藻生长固碳速率的方法。包括:取钝顶螺旋藻的藻株,以常规方法培养至藻丝螺距为40~50μm,藻丝长度为320~360μm;调整培养条件,最终获得的钝顶螺旋藻的藻丝螺距为60~70μm,藻丝长度为720~760μm;在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中放大培养规模,以提高藻液中的生物质密度和过滤采收效率。本发明能使螺旋藻的藻丝螺距增大的同时增大藻丝长度,提高螺旋藻液的生物质密度,使得藻液流经过滤装置后的生物质采收效率和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固碳速率得到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1661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0103018.8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0L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旨在提供种通过污泥预处理提高污泥水煤浆成浆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向污泥中添加调理剂,混匀后利用微波进行辐射,通过预处理改善污泥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经过预处理后的调理污泥再用于与煤粉、水和水煤浆添加剂掺混制备成污泥水煤浆。所述调理剂为氯盐,其添加量是污泥质量的0.5~1%;微波的频率为2450MHz或900MHz,微波辐射时间为0.5~3min。本发明简单可行,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种有效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方式。利用调理剂和微波辐射双重预处理改性,方法容易实现,便于操作,但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可大幅度提高污泥水煤浆的浓度和污泥掺混量,降低污泥水煤浆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7812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11798.1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和CO2减排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乙二胺和DMA制备两相吸收剂脱除生物氢烷气中CO2的方法。包括步骤:将乙二胺与DMA混合得到液态两相吸收剂后,将其送入喷淋脱碳反应器,雾化喷出与生物氢烷气进行逆流混合;将反应生成的固体沉淀物与液态DMA溶剂进行固液两相分离,固体沉淀物加热分解生成的气相产物经过冷凝回收乙二胺后,收集CO2气体并送至储气罐;分离、加热和冷凝得到的液态DMA溶剂再循环使用。本发明利用的乙二胺和DMA配制成新型的固液两相吸收剂以提高对生物氢烷气中CO2的脱除速率。所用两相吸收剂EDA/DMA脱除CO2速率比传统的醇胺水溶液EDA/H2O脱除CO2速率提高了15~29%,吸收平衡时间缩短了8~20%,对CO2吸收容量增加了10~21%。
-
公开(公告)号:CN10561783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1023788.9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4 ,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废弃物利用技术,旨在提供城乡有机废弃物发酵净化提纯生产车用生物氢烷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城乡有机废弃物发酵成的混合气体收集储存,增压后进行脱硫,冷却后再增压,然后进行脱水脱碳,再冷却压缩脱水后,即得到H2和CH4总浓度高于95%的车用生物氢烷气。本发明针对城乡有机废弃物发酵制备的混合气体进行脱硫脱水脱碳提纯,能得到H2和CH4总浓度高于95%的车用生物氢烷气,H2S浓度低于15mg/m3,高位发热量大于31.415MJ/m3,达到车用压缩天然气的国家标准,能够替代石化天然气应用于天然气汽车,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94141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298744.0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8 , Y02P20/1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活性分子O3低温两步氧化烟气硫硝一体化脱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除尘后的烟气由烟道依次进入烟道反应器和湿法洗涤塔;活性分子O3分两个阶段参与反应:一部分由烟道反应器的前端喷入,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NO2;剩余的由烟道反应器末端或湿法洗涤塔中段喷入,继续将烟气中的NO2氧化生成NO3或N2O5;硫氧化物与NO3或N2O5在湿法洗涤塔中被浆液一并吸收,实现硫硝污染物的一体化脱除;经处理后的烟气送入烟囱实现排放。本发明降低了脱硫脱硝系统的投资成本、实现了同时脱硫脱硝,系统跟随燃烧负荷调节灵活、工艺简单、脱硝效率90%以上、脱硫效率95%以上,废液可回收氮肥和硫元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84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41329.2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山东博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Y02P20/124 , C12P3/00 , C12P5/023 , C12P19/14 , C12P2201/00 , C12P22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氧化甲基吗啉离子液体预处理的木薯渣生产氢烷气的方法。包括:将木薯渣研磨后烘干得到预处理原料;然后与氧化甲基吗啉离子液体混合后在110℃预处理;加入蒸馏水搅拌,沉淀物为酶水解的原料;继续加入去离子水、纤维素酶;密封加热得酶解液;再和去离子水混合后加入酵母提取物,接种暗发酵产氢菌,通入高纯氮气,直至暗发酵产氢结束;尾液经灭菌后,接种活化的产甲烷菌,通高纯氮气后进行发酵产甲烷。本发明利用氧化甲基吗啉离子液体预处理木薯渣显著提高了氢烷气产率。而与氧化甲基吗啉离子液体预处理的木薯渣单产甲烷相比,本发明利用预处理的木薯渣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能使能量转化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02827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257515.X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技术领域,旨在提供铈铜二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铈铜二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通式为:CexCu1‑xO1+x,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2~0.8;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确定CexCu1‑xO1+x中x的值,称取Ce(NO3)3·6H2O、Cu(NO3)2·3H2O、C6H8O7·H2O和C2H6O2,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得到溶液,进行水浴加热至蒸干形成凝胶,将凝胶烘干并研磨成粉末,将粉末升温预烧再炉冷后,再升温焙烧炉冷,即制备得到铈铜二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中的铈铜二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高、来源广、价格低廉,并且由于铈铜氧化物的相互作用,抗失活能力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