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80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20644.1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酸铁锂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纺丝技术合成硅酸铁锂纳米纤维的方法。本发明静电纺丝技术合成硅酸铁锂纳米纤维的方法为: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乙醇中,溶解后得到A溶液;取锂源、铁源、硅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溶解后得到B溶液;将A溶液和B溶液混合,搅拌,得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烘干、空烧、在惰性气氛条件下烧结,得到硅酸铁锂纳米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污染少,该方法制备的硅酸铁锂(Li2FeSiO4)纳米纤维直径可控,为制备硅酸铁锂(Li2FeSiO4)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3006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1646895.2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C01B32/16 , C01B32/168 , C01B32/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氮掺杂MoxC/Co/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氮掺杂的二维片状MoxC基体以及原位生长在该基体表面上氮掺杂碳的纳米管组成的三维结构。本发明的氮掺杂MoxC/Co/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兼具一维碳纳米管和二维片状的形貌结构,不仅保持了二维MXene的催化特性,而且碳纳米管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另外,本发明的氮掺杂MoxC/Co/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其能够提供更多的多硫化物吸附位点,抑制多硫化物的扩散,从而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显著提高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3717.X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B32/956 , C01G4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红外辐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锰酸铜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钴掺杂锰酸铜褶皱微球由纳米颗粒堆积而成;所述钴掺杂锰酸铜褶皱微球具有介孔特性,孔径为2‑40 nm;所述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将碳化硅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将柠檬酸,铜离子源及锰离子源溶于分散液中,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前驱体粉末,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所述碳化硅/锰酸铜复合微球。所述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原料易得及操作简单等优点,易于复合微球的大规模制备。本发明制备的碳化硅/锰酸铜复合微球能够有效提升铜锰尖晶石红外辐射性能的同时抑制碳化硅的氧化,具有优异红外辐射性能和热稳定性,在高温涂层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41066.4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子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掺杂碳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高电压下的应用。所述材料为氟掺杂的无规则块状的碳材料。本发明的氟掺杂碳材料通过原位生成制备简单,而且氟掺杂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另外,本发明利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直接高温退火,通过调节温度原位掺杂得到氟掺杂碳材料。通过氟与碳形成碳氟(C‑F)半离子键,其可以增强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导电性和润湿性。同时可以减弱碱金属离子插入和脱出的能垒,并扩大层间距,在碳质框架中产生缺陷结构,为碱金属离子的储存提供良好的结合位点。此外,由于氟原子更负的电负性,可将氧取代,降低了碳表面含氧官能团,抑制其在较高电压下发生的副反应,因此可大幅度提升碱金属电容器碳质电极的电压上限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710140.8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软化点沥青基柔性纳米碳纤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碳纤维薄膜中含有硝酸盐受热分解的金属氧化物经碳化还原的还原产物及碳化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低软化点沥青、硝酸盐、助纺剂溶于溶剂中制成纺丝液。(2)将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成纺丝纤维后干燥、空气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即得碳纤维薄膜。本发明在沥青基纺丝纤维在空气中预氧化过程中,加入的硝酸盐发生分解释放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能够带走导致沥青软化的氢元素。同时,硝酸盐分解后产生的金属氧化物会在后续的碳化过程中抑制纺丝纤维中的沥青分子的重排,也会起到交联作用,进而使沥青不发生软化,保持纤维的形貌,很好地解决了纤维在空气中预氧化以及碳化过程中容易发生熔化融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55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785165.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G41/00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晶颗粒组装片层WNb2O8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WNb2O8是由单晶颗粒组装片层二维片层状物质,且该WNb2O8的晶型为正交晶型。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提供含有多层铌基MXenes材料、钨源的前驱体。(2)将所述前驱体研磨后退火处理,即得。本发明以二维多层铌基MXenes作为铌源,经过退火处理后转化为一种由单晶纳米颗粒堆积而成的二维片层状WNb2O8材料,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出色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53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005176.1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G45/12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利用共沉淀法制备ZnMn2O4空心棒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新能源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聚乙二醇400的混合溶液为溶剂,将二水合草酸、锌盐和锰盐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室温下搅拌至反应完全,通过离心洗涤的方法收集到所得沉淀物,将其完全干燥后即能形成空心棒状的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ZnMn2O4中空棒。本发明相比于其他制备空心结构的方法来说,简单易行,所得中空结构既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也可以缓解因脱嵌锂过程引起的体积膨胀问题,具有较好的储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3122.8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3S4@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一维棒状结构的碳基体以及原位生长在该碳基体表面上的V3S4成分的纳米片。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V2C MXene材料、对苯二甲酸的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分离出反应液中固体产物,干燥后备用。(2)将步骤(1)的所述固体产物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前驱体MIL‑47as。(3)对步骤(2)的所述前驱体MIL‑47as进行气相硫化处理,即得V3S4@C复合材料。当该V3S4@C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时,既可以作为硫的导电基体,又可以加快长链的多硫化锂向Li2S2与Li2S的转化,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66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27329.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90~200℃的烘箱中反应,冷却,清洗后于60℃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置于炉膛内,以不同的升温速率升到8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纳米片。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碳纳米片在超级电容器和水系锌空电池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5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85165.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G41/00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晶颗粒组装片层WNb2O8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WNb2O8是由单晶颗粒组装片层二维片层状物质,且该WNb2O8的晶型为正交晶型。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提供含有多层铌基MXenes材料、钨源的前驱体。(2)将所述前驱体研磨后退火处理,即得。本发明以二维多层铌基MXenes作为铌源,经过退火处理后转化为一种由单晶纳米颗粒堆积而成的二维片层状WNb2O8材料,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出色的电化学性能。
-
-
-
-
-
-
-
-
-